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电力碳排放预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206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电力碳排放预测装置,涉及碳排放预测技术领域。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电力碳排放预测装置,包括碳排放监测箱主体,碳排放监测箱主体包括有设置于顶部的箱盖,箱盖的上表面开设有导向滑轨,且箱盖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一端贯穿箱盖,且双向丝杆的外侧对称螺接有贯穿导向滑轨的导向滑块,每个导向滑块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板,两个活动板的相对面均固定安装有与存放数据采集器卡合的限位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电力碳排放预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碳排放预测装置的采集器与主体间多为分体式结构,这样在搬运时容易出现部分掉落的问题,搬运麻烦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电力碳排放预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碳排放预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电力碳排放预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有可能造成碳排放,比如普通百姓简单的烧火做饭都能造成碳排放,任何物体被火烧后的废气都会产生碳排放。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碳中和”这样的术语就成为容易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接受、并采取行动的文化基础。
[0003]现有碳排放预测装置的采集器与主体间多为分体式结构,这样在搬运时容易出现部分掉落的问题,搬运麻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电力碳排放预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电力碳排放预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碳排放预测装置的采集器与主体间多为分体式结构,这样在搬运时容易出现部分掉落的问题,搬运麻烦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电力碳排放预测装置,包括碳排放监测箱主体,所述碳排放监测箱主体包括有设置于一侧的数据采集线,所述数据采集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存放数据采集器,所述碳排放监测箱主体包括有设置于顶部的箱盖,所述箱盖的上表面开设有导向滑轨,且所述箱盖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贯穿箱盖,且所述双向丝杆的外侧对称螺接有贯穿导向滑轨的导向滑块,每个所述导向滑块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的相对面均固定安装有与存放数据采集器卡合的限位壳体。
[0006]优选的,所述双向丝杆与箱盖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且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0007]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与限位壳体之间连接形成“L”型结构,且所述活动板与限位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碳排放监测箱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抠槽,所述抠槽呈“L”型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碳排放监测箱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下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与碳排放监测箱主体连接的多个减震弹簧。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凹槽连通的活动槽,所述碳排放监测箱主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与活动槽滑动连接的防护围板。
[0011]优选的,所述防护围板呈矩形框架结构,且所述防护围板由橡胶材料制成。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电力碳排放预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电力碳排放预测装置,通过将存放数据采集器置于箱盖的顶部,并转动双向丝杆,带动外侧的两个导向滑块向着相对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通过活动板连接的限位壳体夹固存放数据采集器,解决了现有碳排放预测装置的采集器与主体间多为分体式结构,这样在搬运时容易出现部分掉落的问题,搬运麻烦的问题。
[0014]2.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电力碳排放预测装置,通过在碳排放监测箱主体的底部设置有防护围板和减震弹簧,利用防护围板和减震弹簧的弹性形变能力,可提高对碳排放监测箱主体的防护能力,提高防碰撞能力,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电力碳排放预测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存放数据采集器与箱盖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碳排放监测箱主体与底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底座;2、防护围板;3、碳排放监测箱主体;4、箱盖;5、活动板;6、限位壳体;7、存放数据采集器;8、导向滑轨;9、数据采集线;10、旋钮;11、导向滑块;12、双向丝杆;13、活动槽;14、减震弹簧;15、凹槽;16、抠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实施例一: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电力碳排放预测装置,包括碳排放监测箱主体3,碳排放监测箱主体3包括有设置于一侧的数据采集线9,数据采集线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存放数据采集器7,碳排放监测箱主体3包括有设置于顶部的箱盖4,箱盖4的上表面开设有导向滑轨8,且箱盖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12,双向丝杆12的一端贯穿箱盖4,且双向丝杆12的外侧对称螺接有贯穿导向滑轨8的导向滑块11,每个导向滑块11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板5,两个活动板5的相对面均固定安装有与存放数据采集器7卡合的限位壳体6,双向丝杆12与箱盖4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且双向丝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0,活动板5与限位壳体6之间连接形成“L”型结构,且活动板5与限位壳体6为一体成型结构,碳排放监测箱主体3的两侧均开设有抠槽16,抠槽16呈“L”型结构。
[0023]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将存放数据采集器7置于箱盖4的顶部,并转动双向丝杆12,带动外侧的两个导向滑块11向着相对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通过活动板5连接的限位壳体6夹固存放数据采集器7,解决了现有碳排放预测装置的采集器与主体间多为分体式结构,这样在搬运时容易出现部分掉落的问题,搬运麻烦的问题。
[0024]实施例二:
[0025]请参阅图1

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碳排放监测箱主体3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的内腔下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与碳排放监测箱主体3连接的多个减震弹簧14,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凹槽15连通的活动槽13,碳排放监测箱主体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与活动槽13滑动连接的防护围板2,防护围板2呈矩形框架结构,且防护围板2由橡胶材料制成。
[0026]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碳排放监测箱主体3的底部设置有防护围板2和减震弹簧14,利用防护围板2和减震弹簧14的弹性形变能力,可提高对碳排放监测箱主体3的防护能力,提高防碰撞能力,安全性较高。
[002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电力碳排放预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8]搬运装置受到碰撞时,防护围板2和减震弹簧14均发生弹性形变,对碳排放监测箱主体3受到的碰撞力进行缓冲,提高防护能力。固定存放数据采集器7时,首先将其置于箱盖4的顶部,然后转动旋钮10,带动与其连接的双向丝杆12转动,带动外侧的两个导向滑块11带动通过活动板5连接的限位壳体6向着相对的方向移动,将存放数据采集器7夹固。
[00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电力碳排放预测装置,包括碳排放监测箱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排放监测箱主体(3)包括有设置于一侧的数据采集线(9),所述数据采集线(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存放数据采集器(7),所述碳排放监测箱主体(3)包括有设置于顶部的箱盖(4),所述箱盖(4)的上表面开设有导向滑轨(8),且所述箱盖(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12),所述双向丝杆(12)的一端贯穿箱盖(4),且所述双向丝杆(12)的外侧对称螺接有贯穿导向滑轨(8)的导向滑块(11),每个所述导向滑块(11)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板(5),两个所述活动板(5)的相对面均固定安装有与存放数据采集器(7)卡合的限位壳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电力碳排放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12)与箱盖(4)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且所述双向丝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电力碳排放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5)与限位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井军张冠男高志国刘聪郗晓光迟福建孙宏亮程欣欣崔迎宾韩中亮王彬李桂鑫孙阔王哲宣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