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的组成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吊顶的照明结构件及装配结构,照明结构件包含有基板连接件和照明连接件,基板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与屋顶固接的固接部,基板连接件内还设置有连接件容置腔,照明连接件设置于连接件容置腔内,照明连接件内设置有一端开口的照明件容置腔,用于容置照明件。该照明结构件可灵活的设置于吊顶的中部区域,在提升吊顶装饰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装卸简便的优势。装卸简便的优势。装卸简便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装配式吊顶的照明结构件及装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装置的组成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吊顶的照明结构件及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家居装饰的实际应用中,常使用灯带等照明件装饰吊顶结构,通常情况下,灯带等设置于龙骨内,其仅适用于安装在吊顶结构周边的跌级造型中,而该位置的灯带装饰效果一般,对室内整体装饰效果的提升并不明显。
[0003]因此,灯带的安装位置最好能够灵活的设置在吊顶的中部区域,但是,较薄的吊顶板结构又不足以支持灯带龙骨的安装,从而限制了吊顶氛围灯的设计和安装。
[0004]较为典型的灯带龙骨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8105637 U的中国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集成吊顶用的线条灯龙骨结构,其包括相互连接的上龙骨、下龙骨、扣板和卡扣块等,在使用及安装过程中,将灯条藏在下龙骨中,把下龙骨内嵌固定到上龙骨内部,通过卡扣块固定下龙骨及上龙骨,灯带透过透光部将灯光发散到下部空间。
[0005]该线条灯龙骨通常安装于吊顶结构周边的跌级造型中,若是想要安装在吊顶的中部区域,则需要进一步强化的吊顶结构予以支撑,增加了装修成本和安装难度,更换灯带时容易对吊顶结构造成破坏,而强化后的吊顶结构往往也给装饰效果带来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吊顶的照明结构件及装配结构,其可灵活的设置于吊顶的中部区域,在提升吊顶装饰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装卸简便的优势。
[0007]适用于装配式吊顶的照明结构件,包含有:
[0008]基板连接件,其一侧设置有与屋顶的基板相固接的固接部,所述基板连接件的外壳包覆形成一连接件容置腔,所述连接件容置腔包含有一开口,所述开口的方向指向所述固接部所在侧的另一侧;
[0009]照明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容置腔内,所述照明连接件内设置有一端开口的照明件容置腔,用于容置照明件。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件容置腔为直管状的腔体,所述直管状的腔体内设置有圆弧状的第一滑动面;
[0011]所述照明连接件为直管状的管状件,所述管状件的外壁处设置有圆弧状的第二滑动面;
[0012]所述第一滑动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面的形状相适配,且相互滑动的连接。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滑动面和/或所述第二滑动面上设置有阻尼面。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滑动面设置于所述连接件容置腔的两侧,相
应的,所述第二滑动面设置于所述照明连接件的两侧。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直管状的所述照明连接件的横截面上,两侧的所述第二滑动面之间的最宽间距所在处位于所述连接件容置腔内。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基板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一吊顶板承载部、或两侧各设置有一吊顶板承载部。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吊顶板承载部为承载面是平面的板状件。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基板连接件为一体成型件。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照明件容置腔的开口处设置有一透光件。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照明连接件为一体成型件。
[0021]适用于装配式吊顶的照明装配结构,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照明结构件,所述照明结构件的:
[0022]顶部通过固接件与屋顶的基板相固接;
[0023]一侧与吊顶板相邻或卡接,或,两侧与吊顶板相邻或卡接;
[0024]照明件容置腔内安装有照明件。
[0025]综上所述,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照明结构件直接固接于屋顶的基板上,无需吊顶板等吊顶结构提供支撑即可灵活的设置于吊顶的中部区域,其尤其适用于较薄的吊顶板结构,在提升吊顶装饰效果的同时,节约了装饰成本,且安装步骤简易;
[0027]2、进一步的,更换照明件时,只要拆卸透光件即可,不会对吊顶结构造成破坏;
[0028]3、进一步的,该照明结构件内照明件的照明角度可灵活调整,用以营造出不同的装饰效果,提升了吊顶装饰的高级感;
[0029]4、进一步的,阻尼面增加了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之间的阻力,使得照明件得以保持特定角度的照明;
[0030]5、进一步的,该照明结构件可看做“吊”在屋顶基板上,该“吊”的连接结构使其还可以通过吊顶板承载部辅助支撑吊顶板,增强吊顶结构的稳定性,在吊顶结构稳定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化吊顶板自身的支撑结构,节约装修成本;
[0031]6、进一步的,该照明结构件相邻于吊顶板设置,使得照明结构件不额外占据空间,且不会/不需要突出吊顶板的下表面很多,使得装修设计师在设计时的发挥空间更大,更容易设计出装饰效果好的吊顶结构;
[0032]7、进一步的,照明结构件通常位于两个吊顶板之间,两个吊顶板形成对照明结构件的限位,有效完善了“吊接结构”易晃动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照明结构件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基板连接件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照明连接件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照明装配结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1
‑
基板连接件、1
‑1‑
固接部、1
‑2‑
连接件容置腔、1
‑
2.1
‑
第一滑动面、1
‑3‑
吊顶板承载部、2
‑
照明连接件、2
‑1‑
照明件容置腔、2
‑2‑
第二滑动面、3
‑
透光件、a
‑
固接件、b
‑
内安装有灯带或串状的LED灯泡。
[0052]在一个实际安装的工程中,首先将基板连接件1配合固接件a固定在屋顶的基层上,安装基板连接件1所需的宽度在吊顶整体排版时要预留出来,吊顶板可预先固定于吊顶板承载部1
‑
3的承载面上;当顶面全部安装完毕后,开始安装照明连接件2,照明连接件2在基板连接件1中可按照一定角度旋转,基板连接件1滑动轨道内设置有阻尼滑牙制成的阻尼面,可增加滑动时的阻尼,使其易于调整角度;照明连接件2除了配合轨道旋转,在其下方还有一个照明件容置腔2
‑
1配合透光件3用于放置灯带;透光件3为透明亚克力材质,放入灯带后卡接在照明件容置腔2
‑
1上,主要起承载透光作用;当灯带损坏需要更换时,拆下透光件3即可。
[0053]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装配式吊顶的照明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基板连接件(1),其一侧设置有与屋顶的基板相固接的固接部(1
‑
1),所述基板连接件(1)的外壳包覆形成一连接件容置腔(1
‑
2),所述连接件容置腔(1
‑
2)包含有一开口,所述开口的方向指向所述固接部(1
‑
1)所在侧的另一侧;照明连接件(2),设置于所述连接件容置腔(1
‑
2)内,所述照明连接件(2)内设置有一端开口的照明件容置腔(2
‑
1),用于容置照明件(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吊顶的照明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容置腔(1
‑
2)为直管状的腔体,所述直管状的腔体内设置有圆弧状的第一滑动面(1
‑
2.1);所述照明连接件(2)为直管状的管状件,所述管状件的外壁处设置有圆弧状的第二滑动面(2
‑
2);所述第一滑动面(1
‑
2.1)和所述第二滑动面(2
‑
2)的形状相适配,且相互滑动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吊顶的照明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面(1
‑
2.1)和/或所述第二滑动面(2
‑
2)上设置有阻尼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吊顶的照明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面(1
‑
2.1)设置于所述连接件容置腔(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钟诚,秦茁,韩志鹏,李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