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高硬度土壤治理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197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土壤环境治理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高硬度土壤治理用辅助装置,由手持固定组件,及与手持固定组件相配合使用的驱动组件,及与手持固定组件、驱动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样本采集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组合式高硬度土壤治理用辅助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手持固定组件、驱动组件和样本采集组件等结构,解决干硬环境下的土壤采集难题,能实现快速和安全的干硬环境下土壤标本采集,同时整体为组合式结构,便于携带和操作,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高硬度土壤治理用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土壤环境治理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高硬度土壤治理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废弃物向土壤系统转移,并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汇集、残留于土壤环境中。据估计,我国受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的土壤面积达上千万公顷,其中矿区污染土壤达200 万hm2、石油污染土壤约500万hm2、固废堆放污染土壤约5万hm2,已对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0003]我国土壤污染退化的总体现状已从局部蔓延到区域,从城市城郊延伸到乡村,从单一污染扩展到复合污染,从有毒有害污染发展至有毒有害污染与N、P 营养污染的交叉,形成点源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或混合的态势。
[0004]土壤污染防治是防止土壤遭受污染和对已污染土壤进行改良、治理的活动。在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时,需要采集土壤标本进行分析并得出治理方法,而在样本采集时会遇到多种状况,如干硬环境下的土壤,现有的采集装置不能满足干硬环境下的土壤。
[0005]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高硬度土壤治理用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高硬度土壤治理用辅助装置,相配合使用的手持固定组件、驱动组件和样本采集组件等结构,其设计结构合理,解决干硬环境下的土壤采集难题,能实现快速和安全的干硬环境下土壤标本采集,同时整体为组合式结构,便于携带和操作,实用性强。
[0007]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组合式高硬度土壤治理用辅助装置,由手持固定组件,及与手持固定组件相配合使用的驱动组件,及与手持固定组件、驱动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样本采集组件组成;所述手持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板,及设置在支撑板四角的支撑板通孔,及通过支撑板通孔与支撑板相配合使用的竖桩,及设置在支撑板一端内的钻杆通孔,及设置在支撑板上的第一n形支撑板,及设置在第一n形支撑板内的第一n形支撑板通槽,及设置在第一n形支撑板上的第二n形支撑板,及设置在第二n形支撑板内的驱动电机安装通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及设置在驱动电机一端的驱动电机固定板,及通过驱动电机安装通槽、驱动电机固定板安装在第二n形支撑板上的若干个螺栓、螺栓锁紧螺母,及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联轴器,及与联轴器连接的转杆,及通过一组转杆锁紧螺母固定在转杆上的主动齿轮;所述的样本采集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n形支撑板两端的圆形定位块,及分别设置在圆形定位块两面内的圆形定位块通孔、轴承槽,及分别设置在轴承槽内的轴承,及两端分别贯穿圆形定位块通孔、轴承的从动转杆,及设置在从动转杆两端的从动转杆锁紧螺母,
及设置在从动转杆上且与主动齿轮连接的从动齿轮,及设置在从动转杆一端的连接柱,及设置在连接柱一面的连接柱螺孔,及与连接柱螺孔连接的第一连接转杆,及设置在第一连接转杆一端内的第一连接转杆螺孔,及与第一连接转杆螺孔连接的第一连接螺杆,及设置在第一连接螺杆一端的第二连接转杆,及设置在第二连接转杆一端内的第二连接转杆螺孔,及与第二连接转杆螺孔连接的取样转头连接螺杆,及设置在取样转头连接螺杆一端的取样转头及设置在取样转头一端外壁的螺旋分泥板,及设置在取样转头另一端内壁的取样凹槽。
[0008]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组合式高硬度土壤治理用辅助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两端外壁的手持部,及设置在第一连接转杆一端的一组第一连接转杆锁紧螺母。
[0009]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组合式高硬度土壤治理用辅助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取样转头外壁且位于取样凹槽一侧的弧形挡板,其中,弧形挡板的宽度尺寸小于螺旋分泥板凸出取样转头的尺寸。
[0010]本技术方案的,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尺寸大于从动齿轮的直径尺寸。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组合式高硬度土壤治理用辅助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手持固定组件、驱动组件和样本采集组件等结构,解决干硬环境下的土壤采集难题,能实现快速和安全的干硬环境下土壤标本采集,同时整体为组合式结构,便于携带和操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组合式高硬度土壤治理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组合式高硬度土壤治理用辅助装置的支撑板、支撑板通孔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组合式高硬度土壤治理用辅助装置的取样转头、取样凹槽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
[001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组合式高硬度土壤治理用辅助装置,由手持固定组件,及与手持固定组件相配合使用的驱动组件,及与手持固定组件、驱动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样本采集组件组成;所述手持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板 1,及设置在支撑板1四角的支撑板通孔2,及通过支撑板通孔2与支撑板1相配合使用的竖桩37,及设置在支撑板1一端内的钻杆通孔3,及设置在支撑板 1上的第一n形支撑板4,及设置在第一n形支撑板4内的第一n形支撑板通槽 5,及设置在第一n形支撑板4上的第二n形支撑板13,及设置在第二n形支撑板13内的驱动电机安装通槽14;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5,及设置在驱动电机15一端的驱动电机固定板16,及通过驱动电机安装通槽14、驱动电机固定板16安装在第二n形支撑板13上的若干个螺栓17、螺栓锁紧螺母 18,及与驱动电机15连接的联轴器19,及与联轴器19连接的转杆20,及通过一组转杆锁紧螺母22固定在转杆20上的主动齿轮21;所述的样本采集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n形支撑板4两端的圆形定位块6,及分别设置在圆形定位块 6两面内的圆形定位块通孔8、轴承槽7,及分别设置在轴承槽7内的轴承9,及两端分别贯穿圆形定位
块通孔8、轴承9的从动转杆10,及设置在从动转杆 10两端的从动转杆锁紧螺母11,及设置在从动转杆10上且与主动齿轮21连接的从动齿轮12,及设置在从动转杆10一端的连接柱23,及设置在连接柱23一面的连接柱螺孔24,及与连接柱螺孔24连接的第一连接转杆25,及设置在第一连接转杆25一端内的第一连接转杆螺孔27,及与第一连接转杆螺孔27连接的第一连接螺杆28,及设置在第一连接螺杆28一端的第二连接转杆29,及设置在第二连接转杆29一端内的第二连接转杆螺孔30,及与第二连接转杆螺孔 30连接的取样转头连接螺杆31,及设置在取样转头连接螺杆31一端的取样转头32,及设置在取样转头32一端外壁的螺旋分泥板33,及设置在取样转头32 另一端内壁的取样凹槽34。
[0017]本结构的组合式高硬度土壤治理用辅助装置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板 1两端外壁的手持部36,及设置在第一连接转杆25一端的一组第一连接转杆锁紧螺母26。
[0018]本结构的组合式高硬度土壤治理用辅助装置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高硬度土壤治理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手持固定组件,及与手持固定组件相配合使用的驱动组件,及与手持固定组件、驱动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样本采集组件组成;所述手持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板(1),及设置在支撑板(1)四角的支撑板通孔(2),及通过支撑板通孔(2)与支撑板(1)相配合使用的竖桩(37),及设置在支撑板(1)一端内的钻杆通孔(3),及设置在支撑板(1)上的第一n形支撑板(4),及设置在第一n形支撑板(4)内的第一n形支撑板通槽(5),及设置在第一n形支撑板(4)上的第二n形支撑板(13),及设置在第二n形支撑板(13)内的驱动电机安装通槽(14);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5),及设置在驱动电机(15)一端的驱动电机固定板(16),及通过驱动电机安装通槽(14)、驱动电机固定板(16)安装在第二n形支撑板(13)上的若干个螺栓(17)、螺栓锁紧螺母(18),及与驱动电机(15)连接的联轴器(19),及与联轴器(19)连接的转杆(20),及通过一组转杆锁紧螺母(22)固定在转杆(20)上的主动齿轮(21);所述的样本采集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n形支撑板(4)两端的圆形定位块(6),及分别设置在圆形定位块(6)两面内的圆形定位块通孔(8)、轴承槽(7),及分别设置在轴承槽(7)内的轴承(9),及两端分别贯穿圆形定位块通孔(8)、轴承(9)的从动转杆(10),及设置在从动转杆(10)两端的从动转杆锁紧螺母(11),及设置在从动转杆(10)上且与主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权邹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明拓宏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