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97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留置针改进结构,包括:套管座、套管、针芯、延长管和接头,所述套管座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套管座的一端连接所述套管、并连通该容纳腔与该套管,所述针芯主体贯穿所述套管座的容纳腔及套管,使得针芯的针头位于该套管外部,所述套管座一侧连接所述延长管,该延长管远离套管座的一端连接所述接头,该延长管与套管座的容纳腔、接头相互连通;所述套管座及延长管都为透明的材质制成,于套管座与延长管的连接区域设置放大镜。其可有效辅助护士判断留置针是否顺利刺到血管内,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苦。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留置针改进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留置针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静脉留置针又称为静脉套管针。它是由不锈钢的针芯、软的套管及塑料套管座组成。穿刺时将套管和针芯一齐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可避免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反复穿刺。正常判断留置针是否刺到血管里的方法是看有没有血回流到针管里,由于临床上有很多高龄或体弱的患者没有明显的血液回流,护士经常看不清楚,所以存在无法进行准确的判断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留置针改进结构,其可有效辅助护士判断留置针是否顺利刺到血管内,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
[000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留置针改进结构,包括:套管座、套管、针芯、延长管和接头,所述套管座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套管座的一端连接所述套管、并连通该容纳腔与该套管,所述针芯主体贯穿所述套管座的容纳腔及套管,使得针芯的针头位于该套管外部,所述套管座一侧连接所述延长管,该延长管远离套管座的一端连接所述接头,该延长管与套管座的容纳腔、接头相互连通;所述套管座及延长管都为透明的材质制成,于套管座与延长管的连接区域设置放大镜。
[0006]优选的,所述放大镜外设固定于延长管外壁上。
[0007]优选的,所述放大镜设于延长管上,所述放大镜与延长管一体成型,将所述透明延长管的管壁其中一区域直接设置成为中间凸起边缘较薄的所述放大镜。
[0008]优选的,所述放大镜外设固定于套管座外壁上。
[0009]优选的,所述放大镜设于套管座上,所述放大镜与套管座一体成型,将透明的所述套管座的座壁其中一区域直接设置成为中间凸起边缘较薄的所述放大镜。
[0010]优选的,还包括:持针柄和隔离塞,所述套管座另一端套设所述持针柄,所述持针柄连接所述针芯的尾部,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该隔离塞,所述针芯穿过隔离塞。
[0011]优选的,所述延长管的管体上还设置一单手夹。
[0012]优选的,所述接头设置为Y型接头,包括正压接头和连接连通于正压接头一侧的侧管,所述正压接头远离所述延长管的一端设有正压阀,所述侧管远离正压接头的一端设有端盖。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放大镜可扩大护士的观察视野,对于临床上高龄或体弱的患者没有明显的血液回流的情况下,使用本技术的留置针时,血液通常能渗入到透明的三通区域处,而护士可借助三通区域的放大镜扩大视野,便于观察血液回流状
态,借此判断留置针是否顺利刺到血管内。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6]符号说明:
[0017]套管座1
[0018]容纳腔11
[0019]套管2
[0020]针芯3
[0021]持针柄4
[0022]隔离塞5
[0023]延长管6
[0024]接头7
[0025]正压接头71
[0026]正压阀711
[0027]侧管72
[0028]端盖721
[0029]放大镜8
[0030]单手夹9。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32]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留置针改进结构包括:套管座1、套管2、针芯3、持针柄4、隔离塞5、延长管6和接头7,套管座1内设有容纳腔11,套管座1的一端连接套管2、并连通容纳腔11与套管2,套管座1另一端套设持针柄4,持针柄4连接针芯3的尾部,而针芯3主体可活动的贯穿套管座1的容纳腔11及套管2,使得针芯3的针头位于套管2外部,容纳腔11内设有隔离塞5,针芯3可穿过隔离塞5,套管座1一侧连接延长管6,延长管6远离套管座1的一端连接接头7,延长管6与套管座1的容纳腔11、接头7相互连通。
[0034]前述套管座1及延长管6都为透明的材质制成,而套管座1与延长管6的连接处构成一个三通区域A,于所述三通区域A上设置一放大镜8,通过设置放大镜8可扩大护士的观察视野,对于临床上高龄或体弱的患者没有明显的血液回流的情况下,使用本技术的留置针时,血液通常能渗入到透明的三通区域处,而护士可借助三通区域A的放大镜8扩大视
野,便于观察血液回流状态,借此判断留置针是否顺利刺到血管内,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
[0035]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放大镜8可设于三通区域A的延长管6上,即可以将一放大镜8外设固定于延长管6外壁上,也可将放大镜8与延长管6一体成型,即将透明延长管6的管壁其中一区域直接设置成为中间凸起边缘较薄的放大镜8。或者如图2所示,该放大镜8也可设于三通区域A的套管座1上,即可以将一放大镜8外设固定于套管座1外壁上,也可将放大镜8与套管座1一体成型,即将透明套管座1的座壁其中一区域直接设置成为中间凸起边缘较薄的放大镜8。
[0036]再如图1、2所示,延长管6的管体上还可设置一单手夹9。接头7可设置为Y型接头7,包括正压接头71和连接连通于正压接头71一侧的侧管72,正压接头71远离延长管6的一端设有正压阀711,侧管72远离正压接头71的一端设有端盖721。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留置针改进结构,包括:套管座、套管、针芯、延长管和接头,所述套管座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套管座的一端连接所述套管、并连通该容纳腔与该套管,所述针芯主体贯穿所述套管座的容纳腔及套管,使得针芯的针头位于该套管外部,所述套管座一侧连接所述延长管,该延长管远离套管座的一端连接所述接头,该延长管与套管座的容纳腔、接头相互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座及延长管都为透明的材质制成,于套管座与延长管的连接区域设置放大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镜外设固定于延长管外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镜设于延长管上,所述放大镜与延长管一体成型,将所述透明延长管的管壁其中一区域直接设置成为中间凸起边缘较薄的所述放大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文张纯真陈星宇阳清伟苗佳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