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立体感提花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754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立体感提花面料,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下方设置有提花层,所述提花层的下方设置有整合层,所述整合层的下方设置有吸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面料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层与吸水层,并且防水层设置在面层的一侧,吸水层设置在基底层的一侧,这样可以在吸水层的作用下将水分吸收,从而可以避免内部潮湿,在防水层的作用下将外界的水分隔绝,避免了外界的水分进入到面料的内部,这样可以使得在防水层与吸水层的作用下使得该面料在穿戴的时候更加舒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提花层的内部设置有甲纬、甲经、乙纬与乙经,并且甲纬与甲经和乙纬与乙经的立体性不相同,从而可以使得该面料在感官上的立体性更加良好。而可以使得该面料在感官上的立体性更加良好。而可以使得该面料在感官上的立体性更加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立体感提花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提花面料
,特别涉及一种高立体感提花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面料织造时用经纬组织变化形成花案,纱支精细,对原料棉要求极高。可分梭织、经编提花和纬编提花。纬编织物横、纵向拉的时候有很好的弹性,经编和梭织提花横、纵向拉是没有弹性的。
[0003]但是现有的提花面料在使用的时候可能会由于水汽的侵蚀,会导致该面料的内部潮湿出现霉菌的现象发生。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立体感提花面料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立体感提花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可能会由于水汽侵蚀导致潮湿现象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立体感提花面料,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下方设置有提花层,所述提花层的下方设置有整合层,所述整合层的下方设置有吸水层;
[0007]所述提花层是由甲纬、甲经、乙经与乙纬组成,所述甲纬与甲经均为相互垂直的结构,所述乙经与乙纬均为互相垂直的结构。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水层的上方设置有面层,所述面层与防水层粘贴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吸水层的下方设置有基底层,所述基底层与吸水层粘贴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甲纬、甲经、乙经与乙纬互为相交的结构,所述甲纬、甲经、乙经与乙纬包括桑蚕丝纤维制成。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甲纬、甲经、乙经与乙纬还包括有竹原纤维。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水层与吸水层分别安装在提花层和整合层的上方与下方。
[0013]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中通过在面料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层与吸水层,并且防水层设置在面层的一侧,吸水层设置在基底层的一侧,这样可以在吸水层的作用下将水分吸收,从而可以避免内部潮湿,在防水层的作用下将外界的水分隔绝,避免了外界的水分进入到面料的内部,这样可以使得在防水层与吸水层的作用下使得该面料在穿戴的时候更加舒适。
[0015]本技术中通过在提花层与防水层的内侧设置有整合层,这样在整合层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该面料的整体性更好。
[0016]本技术中通过在提花层的内部设置有甲纬、甲经、乙纬与乙经,并且甲纬与甲
经和乙纬与乙经的立体性不相同,从而可以使得该面料在感官上的立体性更加良好。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高立体感提花面料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提花层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面层;2、防水层;3、提花层;31、甲纬;32、甲经;33、乙经;34、乙纬;4、整合层;5、吸水层;6、基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高立体感提花面料,包括防水层2,防水层2的下方设置有提花层3,提花层3的下方设置有整合层4,整合层4的下方设置有吸水层5。
[0022]具体使用时,吸水层5可以将内部的水分吸收,从而可以保持内部的干燥性,而且在防水层2的作用下避免外界的水分进入到面料的内部,从而可以提高该面料的舒适性。
[0023]【实施例2】,如图2所示,提花层3是由甲纬31、甲经32、乙经33与乙纬34组成,甲纬31与甲经32均为相互垂直的结构,乙经33与乙纬34均为互相垂直的结构。
[0024]具体使用时,通过甲纬31、甲经32、乙经33与乙纬34组成,甲纬31与甲经32均为相互垂直的结构,从而可以提高该面料的立体性。
[0025]【实施例3】,如图1所示,防水层2的上方设置有面层1,面层1与防水层2粘贴连接。
[0026]具体使用时,通过面层1的设置,这样可以避免防水层2出现破损的现象发生。
[0027]【实施例4】,如图1所示,吸水层5的下方设置有基底层6,基底层6与吸水层5粘贴连接。
[0028]具体使用时,通过基底层6的设置,从而可以对吸水层5达到防护的效果,避免了吸水层5出现破损的现象发生。
[0029]【实施例5】,如图2所示,甲纬31、甲经32、乙经33与乙纬34互为相交的结构,甲纬31、甲经32、乙经33与乙纬34包括桑蚕丝纤维制成。
[0030]具体使用时,这样可以使得该甲纬31、甲经32、乙经33与乙纬34的选料更加广泛。
[0031]【实施例6】,如图2所示,甲纬31、甲经32、乙经33与乙纬34还包括有竹原纤维。
[0032]具体使用时,这样可以使得该甲纬31、甲经32、乙经33与乙纬34的选料更加广泛。
[0033]【实施例7】,如图1所示,防水层2与吸水层5分别安装在提花层3和整合层4的上方与下方。
[0034]具体使用时,这样在防水层2与吸水层5的作用下保护提花层3与整合层4不会受到水汽的危害。
[0035]工作原理:当要进行该面料的使用时,这时在面料内部的吸水层5可以将内部的水分吸收,从而可以保持内部的干燥性,而且在防水层2的作用下避免外界的水分进入到面料的内部,从而可以提高该面料的舒适性,
[0036]并且提花层3内部的甲纬31、甲经32和乙纬34与乙经33的立体性更好,这样可以使得该面料在观看的时候更加立体,
[0037]同时通过面料内部的整合层4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该面料的整体性更加良好,不会
出现断层的显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立体感提花面料,包括防水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2)的下方设置有提花层(3),所述提花层(3)的下方设置有整合层(4),所述整合层(4)的下方设置有吸水层(5);所述提花层(3)是由甲纬(31)、甲经(32)、乙经(33)与乙纬(34)组成,所述甲纬(31)与甲经(32)均为相互垂直的结构,所述乙经(33)与乙纬(34)均为互相垂直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立体感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2)的上方设置有面层(1),所述面层(1)与防水层(2)粘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立体感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月平许燕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尔圣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