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61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包括纺织面料本体,纺织面料本体一侧设有变色层,变色层外侧设有一组反光变色条,变色层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层,连接层远离变色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燃层,阻燃层远离连接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纺织层,纺织层远离阻燃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丝绸层,变色层为热敏变色纤维材料,连接层为服装用胶黏剂,阻燃层为阻燃面料材质,纺织层为棉纱材质,丝绸层为蚕丝材质,反光变色条为反光面料,反光变色条均匀排列在变色层外侧上,该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通过设置变色层与阻燃层,使其达到将使用纺织面料本体制成的衣物具有变色功能与阻燃性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面料是用来制作服装、被单、被套以及窗帘等等的基本原料,其中使用经纬结构由纱线织造而成的面料又称为纺织面料,针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有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制成的纺织面料往往需要经过裁剪缝纫形成一件新的衣物,因此在衣物的生产中非常需要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但现有的纺织面料还有一些不足。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0004]1、现有的纺织面料使用时,由于现有的纺织面料一般不具备较好的阻燃性,在遇到火情时容易加重火情,使火情迅速蔓延,安全性较低,不太实用;
[0005]2、现有的纺织面料使用时,由于现有的纺织面料一般外观较为单调,只能呈现出染料的颜色,在物质生活逐渐多样化的生活中,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使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可以解决现有的纺织面料使用时颜色单一以及没有较好的阻燃性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包括纺织面料本体,所述纺织面料本体一侧设有变色层,所述变色层外侧设有一组反光变色条,所述变色层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远离变色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远离连接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纺织层,所述纺织层远离阻燃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丝绸层。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变色层为热敏变色纤维材料。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层为服装用胶黏剂。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燃层为阻燃面料材质。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纺织层为棉纱材质。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绸层为蚕丝材质。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光变色条为反光面料,所述反光变色条均匀排列在变色层外侧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通过设置阻燃层,使得该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在使用时可以通过阻燃层为纺织面料本体赋予较好的阻燃性,使纺织面料本体
在与到火情时不会将火情迅速扩大,避免了现有的纺织面料容易加剧火情的情况,非常实用;
[0016]2、该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通过设置变色层与反光变色条,使得该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变色层与反光变色条变得颜色多样化,更加具有观赏性,在光线较暗的环境里也能通过温度进行变色,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立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侧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纺织面料本体;2、反光变色条;3、变色层;4、连接层;5、阻燃层;6、纺织层;7、丝绸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包括纺织面料本体1,纺织面料本体1一侧设有变色层3,变色层3外侧设有一组反光变色条2,变色层3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层4,连接层4远离变色层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燃层5,阻燃层5远离连接层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纺织层6,纺织层6远离阻燃层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丝绸层7。
[0024]本实施例中,变色层3为热敏变色纤维材料,热敏变色纤维是指随温度变化颜色发生变化的纤维。获得热敏变色纤维的方法除了将热敏变色剂充填到纤维内部外,还可将含热敏变色微胶囊的氯乙烯聚合物溶液涂于纤维表面,并经热处理使溶液成凝胶状来获得可逆的热敏变色功效。通过变色层3使纺织面料本体1可以随温度变化的同时颜色发生变化,连接层4为服装用胶黏剂,服装用胶黏剂是用于服装制造的胶豁剂_能简化服装制造工艺,使服装长欺穿着后仍能保型而不皱缩。通常采用橡胶型胶薪剂、合成树脂乳液型胶砧荆及热熔衬等,通过连接层4将变色与反光变色条2连接到阻燃层5,阻燃层5为阻燃面料材质,全棉针织阻燃面料有耐久性的阻燃性能,可耐洗五十次以上。这种阻燃织物既能有效的防止火焰蔓延,又能保持织物的原有性能。 用该阻燃面料制成的阻燃防护服具有优良的耐洗涤性能、无毒无味无刺激,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及其可生产性。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纺织层6为棉纱材质,棉纱是棉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纱,经合股加工后称为棉线,通过棉纱来提升纺织面料本体1的保暖性与穿着舒适度,丝绸层7为蚕丝材质,蚕丝是一种天然纤维,蚕丝面料保具有很好的保暖性、吸湿性和透气性,给人带来冬暖夏凉的舒适感受,通过丝绸层7来与使用者的肉体直接借助,可以使使用者与纺织面料本体1的触感更加舒适,还能增强保温功能,反光变色条2为反光面料,反光变色条2均匀排列在变色层3外侧上,反光面料能够将远方直射的光线
反射回发光处,无论是在白天仍是在晚上运用功能都是非常好的。带有反光布料制成的衣服能够很简单的被夜间驾驶者发现,可以确保作业人员在晚上的安全度,通过反光变色条2使纺织面料本体1更加美观具有视觉冲击力,不再单调。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该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通过裁切缝纫等操作制成衣物成品,由于纺织面料本体1内设有阻燃层5,这种材质有耐久性的阻燃性能,可耐洗五十次以上。这种阻燃织物既能有效的防止火焰蔓延,又能保持织物的原有性能。 用该阻燃面料制成的阻燃防护服具有优良的耐洗涤性能、无毒无味无刺激,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及其可生产性。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由于纺织面料本体1内设有变色层3,变色层3内的热敏变色纤维是指随温度变化颜色发生变化的纤维。获得热敏变色纤维的方法除了将热敏变色剂充填到纤维内部外,还可将含热敏变色微胶囊的氯乙烯聚合物溶液涂于纤维表面,并经热处理使溶液成凝胶状来获得可逆的热敏变色功效。通过变色层3使纺织面料本体1可以随温度变化的同时颜色发生变化,该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通过设置阻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织面料本体(1),所述纺织面料本体(1)一侧设有变色层(3),所述变色层(3)外侧设有一组反光变色条(2),所述变色层(3)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层(4),所述连接层(4)远离变色层(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燃层(5),所述阻燃层(5)远离连接层(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纺织层(6),所述纺织层(6)远离阻燃层(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丝绸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视觉变色的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层(3)为热敏变色纤维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留奕建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兴宇经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