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滑织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718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菌防滑织带,属于纺织领域,包括基层,所述基层设置有抗菌支撑层,所述抗菌支撑层远离基层的一侧设置有透气层,所述基层设置有防滑件,所述防滑件贯穿抗菌支撑层伸出透气层外侧,所述透气层以及抗菌支撑层之间形成有透气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空气进入至透气空间内,加强织带内的空气循环以及与空气的解除面积,使得残留在织带内部以及表面的水分快速蒸发,达到排湿的效果,保证面料表面的干爽,并且防滑件可以增加织带表面的摩擦力,达到防滑的效果,并且抗菌支撑层可以在水分进入至透气空间内时杀灭水分中的细菌。分进入至透气空间内时杀灭水分中的细菌。分进入至透气空间内时杀灭水分中的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防滑织带


[0001]本技术公开一种抗菌防滑织带,属于纺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织带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带织物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
[0003]传统的具有防滑性能的织带,通常采用表面设置防滑涂层的方式,达到防滑的目的,但是由于牵引、健身等特定的使用方式很容易将织带表面的防滑涂层蹭掉,从而使其失去防滑性能,大大降低了织带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抗菌防滑织带。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抗菌防滑织带,包括基层,所述基层设置有抗菌支撑层,所述抗菌支撑层远离基层的一侧设置有透气层,所述基层设置有防滑件,所述防滑件贯穿抗菌支撑层伸出透气层外侧,所述透气层以及抗菌支撑层之间形成有透气空间。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会通过透气层进入至透气空间内,加强织带内的空气循环以及与空气的解除面积,使得残留在织带内部以及表面的水分快速蒸发,达到排湿的效果,保证面料表面的干爽,并且防滑件可以增加织带表面的摩擦力,达到防滑的效果,并且抗菌支撑层可以在水分进入至透气空间内时杀灭水分中的细菌。
[0007]作为优选,所述基层远离抗菌支撑层的一侧设置有软垫层。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垫层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因使织带在捆绑物品时由于过紧而导致物体损坏的情况发生。<br/>[0009]作为优选,所述基层贯穿设置有固定纱线,所述固定纱线穿设于抗菌支撑层以及软垫层。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件为圆台形,防滑件位于织带表面的一侧的圆面直径小于靠近基层一侧的圆面,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防滑件卡在织带内不容易脱落,同时固定纱线可以避免抗菌支撑层与基层脱离,同时也可以保证软垫层与基层的贴合,最大程度的避免各层之间发生脱落的情况。
[0011]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纱线包括第一纤维以及第二纤维,所述第一纤维缠绕于第二纤维外侧。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纤维与第二纤维的缠绕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固定纱线的稳固,最大程度的避免固定纱线发生散落的情况。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纤维为铜改性聚酯纤维,所述第二纤维为尼龙纤维。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改性聚酯纤维是将抗菌铜材料经高科技纳米加工处理,熔入纺丝熔体之中,再经纺丝加工而制成的一种功能纤维。具有较强的抗菌、杀菌、抑菌
效果,对人体安全无害,国家权威机构对铜改性聚酯纤维的测试,铜改性聚酯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的抗菌指标检测,其抑菌率为99%,抑菌效果显著,可以赋予固定纱线一定的抗菌效果,尼龙纤维具有一定的抗拉性,可以赋予固定纱线一定的抗拉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空气会通过透气层进入至透气空间内,加强织带内的空气循环以及与空气的解除面积,使得残留在织带内部以及表面的水分快速蒸发,达到排湿的效果,保证面料表面的干爽,并且防滑件可以增加织带表面的摩擦力,达到防滑的效果,并且抗菌支撑层可以在水分进入至透气空间内时杀灭水分中的细菌。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抗菌防滑织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固定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防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基层;2、抗菌支撑层;3、透气层;4、防滑件;5、透气空间;6、软垫层;7、固定纱线;8、第一纤维;9、第二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一种抗菌防滑织带,如图1

图3所示,包括基层1,基层1设置有抗菌支撑层2,抗菌支撑层2远离基层1的一侧设置有透气层3,基层1设置有防滑件 4,防滑件4贯穿抗菌支撑层2伸出透气层3外侧,透气层3以及抗菌支撑层2 之间形成有透气空间5,这样设置下,空气会通过透气层3进入至透气空间5内,加强织带内的空气循环以及与空气的解除面积,使得残留在织带内部以及表面的水分快速蒸发,达到排湿的效果,保证面料表面的干爽,并且防滑件4可以增加织带表面的摩擦力,达到防滑的效果,并且抗菌支撑层2可以在水分进入至透气空间5内时杀灭水分中的细菌。
[0023]本技术的基层1远离抗菌支撑层2的一侧设置有软垫层6,这样设置下,软垫层6可以使织带接触到使用者身体时增加舒适性。
[0024]本技术的基层1贯穿设置有固定纱线7,固定纱线7穿设于抗菌支撑层 2以及软垫层6,这样设置下,如图3所示,防滑件4为圆台形,防滑件4位于织带表面的一侧的圆面直径小于靠近基层1一侧的圆面,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防滑件4卡在织带内不容易脱落,同时固定纱线7可以避免抗菌支撑层2与基层1 脱离,同时也可以保证软垫层6与基层1的贴合,
最大程度的避免各层之间发生脱落的情况。
[0025]本技术的固定纱线7包括第一纤维8以及第二纤维9,第一纤维8缠绕于第二纤维9外侧,这样设置下,第一纤维8与第二纤维9的缠绕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固定纱线7的稳固,最大程度的避免固定纱线7发生散落的情况。
[0026]本技术的第一纤维8为铜改性聚酯纤维,第二纤维9为尼龙纤维,铜改性聚酯纤维是将抗菌铜材料经高科技纳米加工处理,熔入纺丝熔体之中,再经纺丝加工而制成的一种功能纤维。具有较强的抗菌、杀菌、抑菌效果,对人体安全无害,国家权威机构对铜改性聚酯纤维的测试,铜改性聚酯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的抗菌指标检测,其抑菌率为 99%,抑菌效果显著,可以赋予固定纱线7一定的抗菌效果,尼龙纤维具有一定的抗拉性,可以赋予固定纱线7一定的抗拉效果。
[00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防滑织带,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设置有抗菌支撑层(2),所述抗菌支撑层(2)远离基层(1)的一侧设置有透气层(3),所述基层(1)设置有防滑件(4),所述防滑件(4)贯穿抗菌支撑层(2)伸出透气层(3)外侧,所述透气层(3)以及抗菌支撑层(2)之间形成有透气空间(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滑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远离抗菌支撑层(2)的一侧设置有软垫层(6)。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怡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亿达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