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件、插头及高速背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42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件、插头及高速背板连接器,组件的信号针包括平直状的第一接触端与中部的第一弯折部,多个信号组被绝缘件包裹形成组件,使得信号针在列方向被固定;其次固定孔中及其周围也有所述绝缘件,即信号针在竖方向上被有效固定;进一步地,所述信号针的一侧设置垫块,另一侧与插座的信号针进行接触,即所述信号针在行方向上也被固定;在拔插时由于信号针在各个方向上均被有效固定,即使插拔多次,信号针也不易发生位移、组件中信号针整齐度高、结合接地片的屏蔽效果,各个组件均可以达到高速稳定的信号传输要求。另外插头的信号针与插座的信号针通过单接触连接方式,既易插拔又不容易脱落,同时能保证25Gbps及其以上速率的高速信号传输。速率的高速信号传输。速率的高速信号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件、插头及高速背板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高速背板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件、插头及高速背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并行同步数字信号的速率将要达到极限的情况下,高速传输方式是通信领域的研究方向,而高速连接器的选择也成为高速率信号互联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高速连接器在发展中所采用的几个关键技术包括:1、为了减少串扰和抑制谐振所采用的接地屏蔽技术和共地互连技术;2、通过调整连接器的引线,可以改变由于连接器输入和输出物理距离不等而导致的延时差异;3、为了获得最大的传输效率,连接器的特性阻抗值应与传输电路的特性阻抗相匹配。
[0003]而高速背板连接器(High Speed Backplane Connector)不同于普通连接器即一般是指主要用于常用电子设备之间连接的无源器件,传递小电流或者低频信号的电气连接器;高速率背板连接器主要应用于大型通信设备、高性能工作站和工业计算机、高速存储设备之间的连接。高速背板连接器主要作用是连接单板与背板,单板和背板间具有90
°
垂直结构,用于传递高速差分信号 (Differential Signal)或单端信号(Single end Signal)以及传递大电流。
[0004]如申请号为201310128672.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以下称“726专利”),该专利公开了电连接器、引线框架组件和接地板,其信号触头的配合端均被构造为可绕曲梁,呈S形曲线状。该专利存在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当插头的信号触头插入插座的信号触头时,由于配合端的曲线形状与弹性材料的特性,两端的远侧末端从接触时就开始互相施加压力。在信号触头插入深度增加的过程中,两端配合端一直互相施加压力,并具有恢复原状的趋势,理想状态下可使两端的配合端紧密连接,防止接触不良从而实现信号的稳定传输。但是,由于两端配合端均为曲线形状,两者接触时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很强,插入和拔出时所需力较大,且拔插力度会随着接触件的增多而增加;其次,该专利的封装方式为信号触头与引线框壳体分体封装,如726专利的图3A、图5A 可以清楚看出,因此往往容易造成信号触头位置松动及不整齐,反而使得部分配合端连接不紧密,容易接触不良,不能稳定传输信号;再次,由于它采用分体封装的方式必然造成封装时多个信号针在其排列方向(即该专利中的T方向)不平整;进一步地在上述问题下,在高速传输的情况下,具体传输速率为 25Gbps以上甚至更高时,将产生信号完整性的问题,如延迟、反射、同步切换噪声、振荡、地弹、串扰等。
[0005]因此,在高速背板连接器领域,亟需一种平整度高、组装简单、信号传输高速稳定的组件、插头及高速背板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平整度高、组装简单、信号传输高速稳定的组件、插头及高速背板连接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组件,包括多个信号针,每一所述信号针沿竖方向延伸至预定长度,所述信号针的两端分别为第一接触端、第一安装端,所述信号针的中部为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接触端为平直状,第一接触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端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第一接触端、第一安装端分别位于第一平面的两侧;所述信号针两两为一个信号组,所述信号组间隔分布;多个所述信号组被绝缘件包裹形成所述组件。
[0009]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端包括设置于顶端的鱼眼端子、及位于所述鱼眼端子下方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中具有所述绝缘件。
[0010]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端的一侧设置垫块。
[0011]根据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首先,多个信号组间隔分布并被绝缘件包裹形成组件,使得信号针在列方向被固定;其次,所述信号针安装端的鱼眼端子的下方设置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中具有所述绝缘件,并且所述固定孔的周围也具有绝缘件,则固定孔结合绝缘件使得信号针在竖方向上被有效固定;进一步地,所述信号针的一侧设置垫块,另一侧与插座的信号针进行接触,即所述信号针在行方向上也被固定;因此,在拔插时由于信号针在各个方向上均被有效固定,即使插拔多次,信号针也不易发生位移、组件中信号针整齐度高。
[0012]实际上,要实现固定信号针的目的,首先信号针的结构就应该被设计得易于固定,因此本技术中插头的信号针包括平直状的第一接触端与中部的第一弯折部。如此设置,即使插座的第二接触端的顶端设置了用于引导方向的导向部,也不会出现拔插力度过大导致信号针排列不整齐的问题。插头信号针的第一接触端为平直状,插座信号针的第二接触端为弯曲的方案中,插头与插座的弯折部也使得插头与插座的相互紧密触接,既不会插拔力度过大,也不容易发生脱落。不同于现有技术在拔插较多次后出现的信号针排列杂乱的问题,本技术中组件的信号针在各个方向上被固定,多次拔插后在各个方向上依然排列整齐,也不会在多次拔插后,由于信号针平整度的问题,出现高速背板连接器性能不佳等问题。
[0013]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与所述信号针一体形成所述组件;所述一体形成是指预先将组件中的信号针排列整齐,然后绝缘件在设备中包裹所述信号针的预定部位,从而形成所述组件。
[0014]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与所述信号针分体形成所述组件;所述分体形成是指所述信号针依次安装到所述绝缘件的其中一部分后,再和绝缘件的另一部分组装形成组件。
[0015]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与接地片匹配安装,所述接地片上的接地安装端与第一安装端在列方向上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接地片上的接地接触端与第一接触端在列方向上处于同一平面。
[0016]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插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方面所述的组件,所述组件沿行方向排列,所述组件由绝缘壳体支撑并限位。
[0017]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信号针均有分隔壁形成三面保护,所述分隔壁与所述信号针之间为所述垫块;如此设置,所述分隔壁可保护所述信号针因碰撞发生倾斜或者折弯。
[0018]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壳体的四周设置卡位柱。
[0019]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高速背板连接器,第二方面所述的插头,及与所述插头匹配的插座;所述插头及所述插座的壳体互相限位,两者的信号针接触端形成单接触紧密接触,两者的接地接触端形成单接触紧密接触。
[0020]本技术中插头的信号针包括平直状的第一接触端与中部的第一弯折部,多个信号组被绝缘件包裹形成组件,使得信号针在列方向被固定;其次固定孔中及其周围也有所述绝缘件,即信号针在竖方向上被有效固定;进一步地,所述信号针的一侧设置垫块,另一侧与插座的信号针进行接触,即所述信号针在行方向上也被固定;因此,在拔插时由于信号针在各个方向上均被有效固定,即使插拔多次,信号针也不易发生位移、组件中信号针整齐度高、结合接地片的屏蔽效果,各个组件均可以达到高速稳定的信号传输要求。另外插头的信号针与插座的信号针通过单接触连接的方式,既易拔插又不容易脱落,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信号针,每一所述信号针沿竖方向延伸至预定长度,所述信号针的两端分别为第一接触端、第一安装端,所述信号针的中部为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接触端为平直状,第一接触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端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第一接触端、第一安装端分别位于第一平面的两侧;所述信号针两两为一个信号组,所述信号组间隔分布;多个所述信号组被绝缘件包裹形成所述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端包括设置于顶端的鱼眼端子、及位于所述鱼眼端子下方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中具有所述绝缘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端的一侧设置垫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与所述信号针一体形成所述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与所述信号针分体形成所述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西点精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