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载冲击的旋转承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27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载冲击的旋转承载机构,包括:在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轴承孔,在第一轴承孔内设置有第一轴承,在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二轴承孔,在第二轴承孔内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一轴承的轴线与第二轴承的轴线共线;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固定块转动连接;转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固定块转动连接;支撑块固定设置在转轴上,支撑块的顶面与转轴的轴线垂直;斜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块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转轴的侧壁,且斜筋板位于支撑块下方;步进电机驱动连接转轴。本过载冲击的旋转承载机构的安装方式简单满足承载要求,操作方便、安全,且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适于推广应用。适于推广应用。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载冲击的旋转承载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产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过载冲击的旋转承载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大型设备的高速发展,为了更方便,快捷的对大型设备进行有效的过载冲击载荷的支撑,因此支撑的可操作性、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过载冲击承载机构采用传统机械手动式,但结果不理想,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过载冲击承载机构采用传统机械手动式,但结果不理想,且危险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载冲击的旋转承载机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载冲击的旋转承载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支撑块、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转轴、步进电机、斜筋板;
[0005]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轴承孔,在所述第一轴承孔内设置有第一轴承,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二轴承孔,在所述第二轴承孔内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轴承的轴线共线;
[0006]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转动连接;
[0007]所述支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支撑块的顶面与所述转轴的轴线垂直;
[0008]所述斜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侧壁,且所述斜筋板位于所述支撑块下方;
[0009]所述步进电机驱动连接所述转轴。
[0010]可选的,所述步进电机的工作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所述步进电机的工作端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共线。
[0011]可选的,所述步进电机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转轴。
[0012]可选的,所述斜筋板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另一端焊接在所述转轴的侧壁。
[0013]可选的,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固定在所述支撑块的侧壁上。
[0014]可选的,在所述支撑块的端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贯穿孔,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块焊接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转轴的材质为高强度钢。
[0016]可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步进电机。
[00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载冲击的旋转承载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支撑块、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转轴、步进电机、斜筋板;在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轴承孔,在第一轴承孔内设置有第一轴承,在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二轴承孔,在第二轴承
孔内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一轴承的轴线与第二轴承的轴线共线;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固定块转动连接;转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固定块转动连接;支撑块固定设置在转轴上,支撑块的顶面与转轴的轴线垂直;斜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块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转轴的侧壁,且斜筋板位于支撑块下方;步进电机驱动连接转轴。本技术提供一种过载冲击的旋转承载机构,根据现役某大型落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垂直下落冲击特研制一种承载该冲击的承载机构,保证整个落塔在下降过程中的6t冲击使用要求,该设备已通过强度所进行了强度校核,满足承载要求,操作方便、安全,且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适于推广应用,当需要调整支撑块角度时,控制步进电机转动预定角度即可,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载冲击的旋转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过载冲击的旋转承载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过载冲击的旋转承载机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过载冲击的旋转承载机构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第一固定块、8第二固定块、2支撑块、3第一轴承、9第二轴承、4转轴、5步进电机、6斜筋板、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8]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复数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
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过载冲击承载机构采用传统机械手动式,但结果不理想,且危险的技术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0032]请参见图1

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载冲击的旋转承载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1、第二固定块8、支撑块2、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9、转轴4、步进电机5、斜筋板6;
[0033]在所述第一固定块1上开设有第一轴承孔,在所述第一轴承孔内设置有第一轴承3,在所述第二固定块8上开设有第二轴承孔,在所述第二轴承孔内设置有第二轴承9;所述第一轴承3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轴承9的轴线共线;
[0034]所述转轴4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3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轴承9与所述第二固定块8转动连接;
[0035]所述支撑块2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4上,所述支撑块2的顶面与所述转轴4的轴线垂直;
[0036]所述斜筋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2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的侧壁,且所述斜筋板6位于所述支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载冲击的旋转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支撑块、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转轴、步进电机、斜筋板;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轴承孔,在所述第一轴承孔内设置有第一轴承,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二轴承孔,在所述第二轴承孔内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轴承的轴线共线;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支撑块的顶面与所述转轴的轴线垂直;所述斜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侧壁,且所述斜筋板位于所述支撑块下方;所述步进电机驱动连接所述转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载冲击的旋转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的工作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国亮魏乾新郭建飞石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嘉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