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灶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19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灶一体机,包括灶具面板,灶具面板的下侧设有第一电磁炉组件及第二电磁炉组件,第二电磁炉组件的下侧设有离心风机,离心风机的下侧设有横风管,第一电磁炉组件与第二电磁炉组件之间设有竖风管,灶具面板开设有吸风口,竖风管的上端与吸风口接通连接,竖风管的下端与横风管的一端顶部接通连接,离心风机设有风机进风口,横风管相对应的另一端的顶部与风机进风口接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烟灶一体机的结构紧凑,占用厨房的空间小,使用安全及便于清洁。使用安全及便于清洁。使用安全及便于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灶一体机


[0001]本技术涉及灶具
,具体涉及一种烟灶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有集成灶产品,集成灶也称作一体灶,集成灶包括燃气灶组件及吸油烟组件,吸油烟组件设有吸风管,吸风管位于燃气灶组件的面板之上,吸风管的吸风口位于锅具的后上方,吸油烟组件的风机设在面板之下,于是上述的吸风管会占用面板上方的空间,使得狭窄的厨房内的可用空间更小,而且,使用燃气灶会有火灾安全隐患及燃气中毒隐患,而且不便于清洁,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家庭的厨房,急需专利技术一种占用空间小而且安全的烟灶一体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烟灶一体机,它的结构紧凑,占用厨房的空间小,使用安全,及便于清洁。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公开的烟灶一体机,包括灶具面板,所述灶具面板的下侧设有第一电磁炉组件及第二电磁炉组件,所述第二电磁炉组件的下侧设有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下侧设有横风管,所述第一电磁炉组件与所述第二电磁炉组件之间设有竖风管,所述灶具面板开设有吸风口,所述竖风管的上端与所述吸风口接通连接,所述竖风管的下端与所述横风管的一端顶部接通连接,所述离心风机设有风机进风口,所述横风管相对应的另一端的顶部与所述风机进风口接通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横风管的下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对应设有底盖。
[0007]优选地,所述底盖与所述横风管通过锁扣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吸风口设有护罩,所述护罩的上部形成有法兰部,所述法兰部放置在所述吸风口的边缘部上。
[0009]优选地,所述护罩形成有用于引导油烟气流汇集进入所述吸风口的导风栏板。
[0010]优选地,所述护罩的中部形成有操作孔。
[0011]优选地,所述竖风管内设有用于过滤从所述竖风管流向所述横风管的油烟气流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倾斜设置,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吸风口位置对应设置,所述过滤网能够进出所述吸风口。
[0012]优选地,所述灶具面板的下侧设有机壳,所述第一电磁炉组件及所述第二电磁炉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壳内,所述灶具面板的底面与所述机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竖风管穿过所述机壳设置,所述竖风管的外壁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还包括风管吊板,所述风管吊板的上端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所述风管吊板的下端与所述横风管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灶具面板的下侧设置第一电磁炉组件及第二电磁炉组件,第二电磁炉组件的下侧设有离心风机,离心风机的下侧设
有横风管,第一电磁炉组件与第二电磁炉组件之间设有竖风管,灶具面板开设有吸风口,竖风管的上端与吸风口接通连接,竖风管的下端与横风管的一端顶部接通连接,离心风机设有风机进风口,横风管相对应的另一端的顶部与风机进风口接通连接,使得本技术的烟灶一体机的结构紧凑,有利于减小本技术的烟灶一体机占用厨房的空间,使本技术的烟灶一体机使用安全及便于清洁。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烟灶一体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烟灶一体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移去了灶具面板及护罩的本技术的烟灶一体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烟灶一体机的分解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烟灶一体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烟灶一体机的正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图6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图6的B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技术的竖风管及过滤网组合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技术的护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技术的护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为本技术的烟灶一体机与橱柜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标号说明:1

第一电磁炉组件;2

第二电磁炉组件;3

灶具面板;301

吸风口;302

加热区;4

护罩;401

法兰部;402

导风栏板;403

操作孔;5

竖风管;6

横风管;601

排污口;61

底盖;62

锁扣;7

离心风机;701

风机进风口;702

风机出风口;8

风管吊板;9

机壳;10

电磁炉底壳;11

过滤网;111

托架;12

排烟管;13

排烟出口;14

定位板;98

橱柜;99

锅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8]本技术的烟灶一体机,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灶具面板3,灶具面板3的下侧设有第一电磁炉组件1及第二电磁炉组件2,第一电磁炉组件1及第二电磁炉组件2的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第二电磁炉组件2的下侧设有离心风机7,离心风机7的下侧设有横风管6,第一电磁炉组件1与第二电磁炉组件2之间设有竖风管5,如图4所示,灶具面板3开设有吸风口301,如图3所示,竖风管5的上端与吸风口301接通连接,换句话说,吸风口301也是设于第一电磁炉组件1与第二电磁炉组件2之间;竖风管5的下端与横风管6的一端顶部接通连接,离心风机7设有风机进风口701,横风管6相对应的另一端的顶部与风机进风口701接通连接,如图5所示,离心风机7设有风机出风口702,风机出风口702可以为向后设置。
[0029]如图6所示,在实际应用场合中,锅具99放置在灶具面板3的加热区302上,上述的加热区302的下方分别对应设有线圈,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磁炉组件1及第二电磁炉组件2可以各设有两个线圈盘;当离心风机7运转时,使吸风口301处形成低压区,于是锅具99内的食物产生的油烟或蒸汽气流会先是向上流动,然后被吸风口301吸引而
拐向下流动,油烟或蒸汽气流从吸风口301进入到竖风管5,继而经过横风管6进入离心风机7的蜗壳内,油烟或蒸汽气流再从风机出风口702排出。图12示意地展示了本技术的烟灶一体机安装在橱柜98上使用的情况,风机出风口702可以连接有靠墙设置的排烟管12,排烟管12连接排烟出口13,从图12可以看出,由于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与传统的进风方式不同的,从下向上吸取油烟的结构,从而避免需要在灶具面板3的上侧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灶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灶具面板(3),所述灶具面板(3)的下侧设有第一电磁炉组件(1)及第二电磁炉组件(2),所述第二电磁炉组件(2)的下侧设有离心风机(7),所述离心风机(7)的下侧设有横风管(6),所述第一电磁炉组件(1)与所述第二电磁炉组件(2)之间设有竖风管(5),所述灶具面板(3)开设有吸风口(301),所述竖风管(5)的上端与所述吸风口(301)接通连接,所述竖风管(5)的下端与所述横风管(6)的一端顶部接通连接,所述离心风机(7)设有风机进风口(701),所述横风管(6)相对应的另一端的顶部与所述风机进风口(701)接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烟灶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风管(6)的下部设有排污口(601),所述排污口(601)对应设有底盖(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烟灶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61)与所述横风管(6)通过锁扣(6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烟灶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301)设有护罩(4),所述护罩(4)的上部形成有法兰部(401),所述法兰部(401)放置在所述吸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振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特龙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