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79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节阀,包括壳体、阀门、感应体组件和复位件;阀门套接于壳体内,且与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感应体组件设置于阀门内,且感应体组件与壳体的封闭端接触连接;复位件设置于阀门内;阀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感应体组件能够带动阀门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复位件能够带动阀门从第二位置恢复至第一位置;当阀门处于第一位置时,壳体的侧壁与外部旁通阀连通;当阀门处于第二位置时,壳体的侧壁与外部散热器连通。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温度调节阀成本高,系统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和不利于节能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改变机油流动路径进而控制机油温度,同时整体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和维护容易以及有利于节能的目的。于节能的目的。于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节阀


[0001]本申请涉及柴油机润滑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调节阀。

技术介绍

[0002]调节阀又名控制阀,在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中,通过接受调节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介质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的最终控制元件。一般由执行机构和阀门组成。如果按行程特点,调节阀可分为直行程和角行程;按其所配执行机构使用的动力,可以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三种;按其功能和特性分为线性特性,等百分比特性及抛物线特性三种。调节阀适用于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等介质。
[0003]柴油机工作过程中,保持润滑系统的良好运行是柴油机正常运转和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其中调节阀就是保证风冷柴油机的关键核心零部件,现有的温度调节阀主要由阀体、球体、执行元件和热敏元件组成,其中执行元件由弹簧和传动杆组成,传动杆的头部穿过阀体的进水腔壁与球体相抵,套在传动杆上的回复弹簧置于进水腔中,传动杆的尾部与热敏元件的力传感头相抵触,热敏元件为杆状,它由套、顶杆、导管、密封胶管、壳体及感温蜡所组成,密封胶管置入壳体,顶杆插入密封胶管中,导管套在顶杆外,导管外设有套,在壳体与密封胶管之间的空间中充满感温蜡,热敏元件浸入冷却器内的油中,当油温超过感温蜡的熔点时,感温蜡因之迅速膨胀,体积增大,挤压胶管,迫使顶杆发生位移并通过执行元件中的传动杆使得球体移动,从而打开进水口,则冷却水进入进水腔,流经冷却管,最终通过出水口,以达到冷却的目的。
[0004]由上可知,现有的润滑油冷却循环系统设置的温度调节阀,成本高,系统结构复杂,可靠性差,而且其使用水介质进行温度冷却,会产生温度过低,影响主机的发热效率,增加油耗,故能耗大,对节能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调节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温度调节阀成本高,系统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和不利于节能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瞬时改变机油流动路径进而控制机油温度,同时整体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和维护容易以及有利于节能的目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调节阀,包括壳体、阀门、感应体组件和复位件;所述壳体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阀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阀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壳体的侧壁与外部旁通阀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介质实现小循环工作;当所述阀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壳体的侧壁与外部散热器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介质实现大循环工作;所述感应体组件设置于所述阀门内,且与所述壳体的封闭端接触连接,当所述感应体组件达到设定的温度后,能够带动所述阀门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复位件设置于所述阀门内,且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阀门连接,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阀
门并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连接,能够带动所述阀门从所述第二位置恢复至所述第一位置。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的位置靠近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壳体的封闭端包括推杆座,所述推杆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推杆座与所述感应体组件接触连接。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阀门的内壁设置有隔板,所述感应体组件卡接于所述隔板和所述推杆座之间;所述阀门的侧壁开设有第三通槽,当所述阀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一通槽与外部所述旁通阀连通,所述阀门的侧壁将所述第二通槽封堵,同时所述壳体的侧壁将所述第三通槽封堵;当所述阀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门的侧壁将所述第一通槽封堵,同时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第三通槽相通,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二通槽和所述第三通槽与外部所述散热器连通。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感应体组件包括感应体、感温蜡和推杆;所述感应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感应体卡接于所述隔板和所述推杆座之间;所述感温蜡填充于所述感应体的内部;所述推杆插接于所述感应体,所述推杆伸出所述感应体的端部插接于所述推杆座。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感应体包括第一感应体和第二感应体;所述第一感应体和所述第二感应体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感应体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感应体的内部连通,且所述感温蜡填充于所述第一感应体的内部和所述第二感应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感应体卡接于所述隔板和所述推杆座之间,所述第二感应体贯通所述隔板;所述推杆插接于所述第一感应体,所述推杆伸出所述第一感应体的端部插接于所述推杆座。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复位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阀门的内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接触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隔板接触连接。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开口端设置有支架,所述复位件背离所述推杆座的端部与所述支架接触连接。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挡圈,所述支架和所述推杆座均通过所述挡圈卡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
[0014]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5]本申请通过设置壳体、阀门、感应体组件和复位件,将阀门套接于壳体内,且与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设置壳体的一端为封闭端,壳体的另一端为开口端,将感应体组件设置于阀门内,且将感应体组件与壳体的封闭端接触连接,从而实现感应体组件膨胀时挤压壳体的封闭端进而反向挤压阀门,最终带动阀门在壳体的内壁移动的目的;将复位件设置于阀门内,且复位件的一端与壳体的开口端连接,复位件的另一端伸入至阀门内并与阀门连接,从而实现阀门移动时挤压复位件,进而使得当感应体组件膨胀消失时,通过复位件使得阀门恢复至原位置;设置阀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感应体组件能够带动阀门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复位件能够带动阀门从第二位置恢复至第一位置;当本申请的调节阀能够瞬时调节机油循环回路,当底盘动力柴油机运行的机油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此时阀门处于第一位置,壳体的侧壁与外部旁通阀连通,壳体的内部介质实现小循环工作,保证柴油机在起动及怠速状态下,机油润滑回路通过小循环工作;而当柴油机运行在额定工况下,或者因负荷变化,引起机油温度升高至设定温度以上时,调节阀逐渐打开,此时阀门处
于第二位置,壳体的侧壁与外部散热器连通,壳体的内部介质实现大循环工作,即机油通过散热器进入大循环工作,从而保证柴油机始终在良好的润滑状态下工作;避免使用水介质进行冷却降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温度调节阀成本高,系统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和不利于节能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瞬时改变机油流动路径进而控制机油温度,同时整体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和维护容易以及有利于节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阀门(2)、感应体组件(3)和复位件(4);所述壳体(1)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阀门(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阀门(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阀门(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壳体(1)的侧壁与外部旁通阀连通,所述壳体(1)的内部介质实现小循环工作;当所述阀门(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壳体(1)的侧壁与外部散热器连通,所述壳体(1)的内部介质实现大循环工作;所述感应体组件(3)设置于所述阀门(2)内,且与所述壳体(1)的封闭端接触连接,当所述感应体组件(3)达到设定的温度后,能够带动所述阀门(2)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复位件(4)设置于所述阀门(2)内,且所述复位件(4)的一端与所述阀门(2)连接,所述复位件(4)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阀门(2)并与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连接,能够带动所述阀门(2)从所述第二位置恢复至所述第一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槽(11)和第二通槽(12),所述第一通槽(11)和所述第二通槽(12)的位置靠近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所述壳体(1)的封闭端包括推杆座(13),所述推杆座(13)与所述感应体组件(3)接触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2)的内壁设置有隔板(21);所述感应体组件(3)卡接于所述隔板(21)和所述推杆座(13)之间;所述阀门(2)的侧壁开设有第三通槽(22),当所述阀门(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壳体(1)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一通槽(11)与外部所述旁通阀连通,所述阀门(2)的侧壁将所述第二通槽(12)封堵,同时所述壳体(1)的侧壁将所述第三通槽(22)封堵;当所述阀门(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门(2)的侧壁将所述第一通槽(11)封堵,同时所述第二通槽(12)与所述第三通槽(22)相通,所述壳体(1)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二通槽(1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聿琦龙飞张铁辉巴建栋李伟王小妮陆洋沈振飞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