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后座分隔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后座分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车辆中,为了实现后排座椅(本文中简称“后座”)的可移动性,通常在后座上固定地安装能够调节后座靠背的防撞板。这在后座靠背与车辆行李箱的后搁板之间形成较大间隙,从而尺寸较小的物品(比如小的衣物、纸巾等)可能掉落到该间隙内。结果是该物品可能被忘记或长久地丢落在后座靠背的后面,物品遗留在该空间中甚至有可能会在后座的移位过程中绊住后座而阻碍其移位。另一方面,物品的取回也很困难,因为防撞板被固定在后座座椅上,后座座椅又不能折叠起来,这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车辆开到经销商或维修处,通过拆卸车辆上的相关零件和/或面板的形式来取回物品。显然,这带来了很大不方便,解决方法费时又费力。
[0003]另外,此由于可调节座椅结构而引入的间隙会导致空气/声音从行李箱泄露而进入车辆内部,大大降低乘员的体验感和舒适度。一种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在此间隙中填充泡沫或织物等可变形材料。还有,就是通过修改座椅调节结构来预防此间隙的产生。采取这些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成本较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后座分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附接到车辆的后座靠背(20)并相对于其可移动的第一部分(10)和附接到车辆的后搁板(40)并相对于其可移动的第二部分(30),所述后搁板(40)部分地限定所述车辆的行李箱,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30)被配置为彼此附接以遮盖形成在所述后座靠背(20)和后搁板(40)之间的空间(50),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30)能够移位以在所述后座靠背(20)处于最后位置的折叠状态(S1)和其中所述后座靠背(20)处于最前位置的张开状态(S2)之间变化,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30)在折叠状态(S1)时比在所述张开状态(S2)时更靠近彼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座分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30)是由可变形材料或可延展材料制成的片状一体件(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后座分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30)之一或两者包括附接到所述片状一体件(12)的加强层(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座分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30)被提供为两个单独的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后座分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30)均由柔性材料制成,或者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30)中的一个由柔性材料制成,另一个由刚性材料制成,或者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30)均由刚性材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后座分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3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