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肖特基的功率器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功率半导体结构,尤其是一种集成肖特基的功率器件。
技术介绍
[0002]屏蔽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简称SGT MOSFET)固有一个与其并联的寄生二极管,寄生二极管的阳极与MOSFET的源极相连,阴极与MOSFET的漏极相连,因此SGT MOSFET也用来续流。这种寄生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由少子参与导电,因此有反向恢复时间,从而降低开关速度、增加开关损耗。肖特基二极管具有较低的正向二极管电压降等优势,通常与MOSFET器件并联,以改善器件开关动作的二极管恢复时间,可抑制器件运行时非开关部分的功率损耗。
[0003]但是肖特基二极管通常具有很高的反向偏置漏电流,对器件的性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现有技术通常在SGT MOSFET芯片外设置独立的肖特基二极管芯片,将肖特基二极管芯片与SGT MOSFET芯片合封,这大大增加了芯片成本与封装成本。
[0004]为了降低芯片成本与封装成本,同时降低反向偏置漏电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肖特基的功率器件,包括第一导电类型衬底(1)及设置在其上方的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在俯视角度上,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表面设有五类沟槽,第一类沟槽(3)互相平行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一类沟槽(3)的四周环绕设置有第二类沟槽(4),包括与所述第一类沟槽(3)平行的第二类平行沟槽(41)及与第一类沟槽(3)两端连通并垂直的第二类垂直沟槽(42),所述第二类垂直沟槽(42)设置在第一类沟槽(3)的两端,包括第一垂直沟槽(42A)与第二垂直沟槽(42B);所述第二类沟槽(4)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垂直沟槽(42A)一端连通并垂直的第三类沟槽(6),所述第三类沟槽(6)互相平行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二类沟槽(4)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垂直沟槽(42B)一端连通并垂直的第四类沟槽(7),所述第四类沟槽(7)互相平行且均匀分布;相邻所述第一类沟槽(3)之间的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的表面设有第二导电类型体区(15),在所述第二导电类型体区(15)的表面设有第一导电类型源区(16),所述第一类沟槽(3)穿透第二导电类型体区(15)进入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内,在所述第一类沟槽(3)的下半段设有第一类导电多晶硅(8),上半段设有第二类导电多晶硅(9),所述第一类导电多晶硅(8)与第二类导电多晶硅(9)通过第一类绝缘介质(12)绝缘,所述第一类导电多晶硅(8)通过场氧层(10)与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绝缘,所述第二类导电多晶硅(9)通过栅氧层(11)与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绝缘,在第一类沟槽(3)与第一导电类型源区(16)的上方设有第二类绝缘介质(14),在所述第二类绝缘介质(14)的上方设有源极金属(19),所述源极金属(19)通过第一类通孔(17)与第一导电类型源区(16)、第二导电类型体区(15)欧姆接触;第二类平行沟槽(41)与相邻的第一类沟槽(3)之间的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的表面设有第二导电类型体区(15),所述第二类平行沟槽(41)穿透第二导电类型体区(15)进入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内,在所述第二类平行沟槽(41)的下半段设有第一类导电多晶硅(8),上半段靠近内侧的位置设有第二类导电多晶硅(9),上半段靠近外侧的位置设有第三类绝缘介质(13),第一类导电多晶硅(8)与第二类导电多晶硅(9)通过第一类绝缘介质(12)绝缘,第一类导电多晶硅(8)通过场氧层(10)与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绝缘,第二类导电多晶硅(9)通过栅氧层(11)与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绝缘,在第二类平行沟槽(41)与第二导电类型体区(15)的上方设有第二类绝缘介质(14),在所述第二类绝缘介质(14)的上方设有源极金属(19),所述源极金属(19)通过第一类通孔(17)与第二导电类型体区(15)欧姆接触;所述第一垂直沟槽(42A)的下半段设有第一类导电多晶硅(8),上半段靠近内侧的位置设有第二类导电多晶硅(9),上半段靠近外侧的位置设有第三类绝缘介质(13),所述第一类导电多晶硅(8)通过场氧层(10)与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绝缘,所述第二类导电多晶硅(9)通过栅氧层(11)与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绝缘;第二垂直沟槽(42B)内填充满第一类导电多晶硅(8),所述第一类导电多晶硅(8)通过场氧层(10)与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绝缘;第三类沟槽(6)的下半段设有第一类导电多晶硅(8),上半段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类导电多晶硅(9),第二类导电多晶硅(9)的两侧设有第三类绝缘介质(13),所述第一类导电多晶硅(8)通过场氧层(10)与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绝缘;在第三类沟槽(6)与第一导电类型外延层(2)的上方设有第二类绝缘介质(14),在所述第二类绝缘介质(14)的上方设有栅极金属(20),所述栅极金属(20)通过第二类通孔(21)与第二类导电多晶硅(9)欧姆接触;第四类沟槽(7)内填充满第一类导电多晶硅(8),所述第一类导电多晶硅(8)通过场氧
层(10)与第一导电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袁正,叶鹏,周锦程,刘晶晶,杨卓,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新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