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开口收紧式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51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开口收紧式引流袋,包括引流袋主体,所述引流袋主体中央设有收束结构,所述收束结构中央为一个贯穿引流袋主体的通孔,所述引流袋主体在通孔位置的袋面上下为封闭状态,所述收束结构底面设有圆盘状的底衬,所述底衬设置在引流袋主体的正面,所述底衬中间设有穿过引流袋主体的通孔的收束环,所述收束环侧面设有按压塑料阻尼器,所述收束环内设有收束绳,所述引流袋主体背面还设有粘贴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自带开口和收紧装置的便捷引流袋。一种自带开口和收紧装置的便捷引流袋。一种自带开口和收紧装置的便捷引流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开口收紧式引流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可开口收紧式引流袋。

技术介绍

[0002]引流袋一般指的是手术之后身体内部或局部手术深处的渗血、积液等需要用管道引出,引流管末端接的一个专门盛引流出来液体的透明塑料袋。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引流袋,在实际使用时,须将引流袋粘贴在伤口周围,以接收周围的渗液,再将一根引流管插入腹腔。但目前临床上没有直接设置有可直接通过引流管的开口的引流袋,这一考虑在于直接设置简单的开口会使得渗液在开口处流出。这导致使用前需要医护人员用剪刀剪开,但这还是会导致管子插入后渗液会沿着开口处外流,就需要护理人员手动用带子将引流管和开口处一起扎起来。这一操作过程很繁琐,而且扎裹的紧不紧会直接影响渗液吸收工作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开口收紧式引流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开口收紧式引流袋,包括引流袋主体,所述引流袋主体中央设有收束结构,所述收束结构中央为一个贯穿引流袋主体的通孔,所述引流袋主体在通孔位置的袋面上下为封闭状态,所述收束结构底面设有圆盘状的底衬,所述底衬设置在引流袋主体的正面,所述底衬中间设有穿过引流袋主体的通孔的收束环,所述收束环侧面设有按压塑料阻尼器,所述收束环内设有收束绳,所述引流袋主体背面还设有粘贴区域。
[0006]进一步的,所述底衬为一片硬质塑料片,所述收束环为一环状的柔性塑料管道,所述收束环的纵向延伸到引流袋主体的背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收束环偏向引流袋主体中央的通孔的一侧设有硅胶涂层,所述收束环偏向底衬的一侧和底衬粘接,所述收束绳穿过收束环内部且一端在外侧形成圆圈形的环,所述收束绳一端设置在按压塑料阻尼器的一侧端面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粘贴区域由硅胶涂层或者无纺布层组成。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收束绳为弹性材质构成。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引流袋主体背面的收束环内为薄膜密封状,所述引流袋主体背面的收束环内设有虚折线。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设计了专用的可开口收紧式引流袋,在引流袋主体对应穿出的引流管的需要开口的位置设置一圈通孔和收束环,同时配合设置收束绳和阻尼器,收束绳由通孔中穿过,收束绳一端与阻尼器相固定,另一端穿出收束环内部并穿过阻尼器,由阻尼器限制收束绳拉出的长度,从而收紧开口,控制开口的大小;在本技术方案下,无需医护人员自行剪开开口,仅需设置好引流管后按压下按压塑料阻
尼器然后拉紧收束绳即可。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中的一种可开口收紧式引流袋的正面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中的一种可开口收紧式引流袋的背面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的一种可开口收紧式引流袋的收束结构的细节图。
[0015]图中:1、引流袋主体;2、收束结构;21、底衬;22、收束环;23、按压塑料阻尼器;24、收束绳;3、粘贴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18]一种可开口收紧式引流袋,包括引流袋主体1,引流袋主体1中央设有收束结构2,收束结构2中央为一个贯穿引流袋主体1的通孔,引流袋主体1在通孔位置的袋面上下为封闭状态,收束结构2底面设有圆盘状的底衬21,底衬21设置在引流袋主体1的正面,底衬21中间设有穿过引流袋主体1的通孔的收束环22,收束环22侧面设有按压塑料阻尼器23,收束环22内设有收束绳24,引流袋主体1背面还设有粘贴区域3。
[0019]具体的,本设计主要为引流袋的实际使用产生便利,提高患者使用中舒适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简化引流操作。
[0020]进一步的,底衬21为一片硬质塑料片,收束环22为一环状的柔性塑料管道,收束环22的纵向延伸到引流袋主体1的背面。底衬21用于收束时保持局部应力,因此需为硬质,使得收束力有支点,收束的造成的变形主要来源于环状的柔性的收束环22。
[0021]收束环22偏向引流袋主体1中央的通孔的一侧设有硅胶涂层,收束环22偏向底衬21的一侧和底衬21粘接,收束绳24穿过收束环22内部且一端在外侧形成圆圈形的环,收束绳24一端设置在按压塑料阻尼器23的一侧端面上。按压塑料阻尼器23可限制收束绳24拉出的长度,从而收紧开口,控制开口的大小
[0022]粘贴区域3由硅胶涂层或者无纺布层组成。粘贴区域3是引流袋主体1与皮肤接触的区域,需要良好的透气性和亲肤性,这里采用了硅胶涂层或者无纺布层,避免压疮和粘疮。
[0023]收束绳24为弹性材质构成,在收束后,由于收束环22为柔性,会被收束绳24勒紧,又由于收束环22偏向引流袋主体1中央的通孔的一侧设有硅胶涂层,因此可以提升收束环22和引流管之间的密封性能。此外,收束绳24收束后是由按压塑料阻尼器23固定的,当须撤出引流管时,仅需按下按压塑料阻尼器23,收束绳24为弹性材质,因此会自动松开,便于撤出引流管。
[0024]进一步的,引流袋主体1背面的收束环22内为薄膜密封状,所述引流袋主体1背面的收束环22内设有虚折线。具体来说,引流袋1背面的这个通孔设置的时候比引流管的直径
更些,直径大概4

5cm,和正面收紧口设置不同,中间设有薄膜状密封,有需要时可根据自己需求和沿着设置的虚折线自己剪。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开口收紧式引流袋,包括引流袋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主体(1)中央设有收束结构(2),所述收束结构(2)中央为一个贯穿引流袋主体(1)的通孔,所述引流袋主体(1)在通孔位置的袋面上下为封闭状态,所述收束结构(2)底面设有圆盘状的底衬(21),所述底衬(21)设置在引流袋主体(1)的正面,所述底衬(21)中间设有穿过引流袋主体(1)的通孔的收束环(22),所述收束环(22)侧面设有按压塑料阻尼器(23),所述收束环(22)内设有收束绳(24),所述引流袋主体(1)背面还设有粘贴区域(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开口收紧式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衬(21)为一片硬质塑料片,所述收束环(22)为一环状的柔性塑料管道,所述收束环(22)的纵向延伸到引流袋主体(1)的背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