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前兆温泉气体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050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地震前兆流体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震前兆温泉气体采集装置,包括:气液捕集单元,设于温泉液面之下,以捕集温泉;气液分离单元,与气液捕集单元连通,用于对捕集温泉进行气液分离,以得到温泉中的气体;气体冷凝单元,与气液分离单元连通,用于对温泉中的气体进行冷却,以得到地震前兆温泉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地震前兆温泉气体采集装置,可自动获得温泉逸出的气体;气液捕集单元设于温泉液面之下,与空气隔绝,不受空气的稀释;采用气液分离单元有效分离温泉液体中的气体;通过气体冷凝单元有效分离气体中的水蒸气,降低了气体的温度和湿度。了气体的温度和湿度。了气体的温度和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震前兆温泉气体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地震前兆流体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地震前兆温泉气体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温泉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与深部热水的混合,温泉水的深循环特征使其能灵敏地反映出地壳深部的构造信息。但由于温泉水的流经途径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构造动力可能会产生不同形态、不同幅度的异常变化,致使不同震级、不同构造部位发生的地震前兆存在复杂性。
[0003]由于温泉水中携带了较多的地球深部流体内强挥发成分,地球排气(简称地气)作用是持续存在的,地气对物质的迁移也是时刻不停的,故地气随着温泉逸出可以不受时间、地层厚度的影响而开展工作,同时一般较少受地表人类活动影响。因此,观测温泉水中气体可以有效观测地壳深部的信息,进而作为地震前兆观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0004]传统的地震前兆温泉气体分析是通过液体试剂瓶排水法采集气体后运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但随着在线气体分析仪的发展,温泉气体检测已经可以实现在观测点进行现场连续在线监测,无须送回至实验室分析,而传统的排水集气法需要人工操作极为不便,不适用于在线连续监测。因此,需要根据目前气体分析仪的特点以及地震前兆监测的信息量需求,开发一种可自动采集气体、满足连续观测需求的地震前兆温泉气体连续在线采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或多个,换言之,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满足前述需求之一或多个的一种实现温泉气体原位采集、快速分离,且可配合在线分析仪连续观测的地震前兆温泉气体采集装置。
[0006]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地震前兆温泉气体采集装置,包括:
[0008]气液捕集单元,设于温泉液面之下,以捕集温泉;
[0009]气液分离单元,与气液捕集单元连通,用于对捕集温泉进行气液分离,以得到温泉中的气体;
[0010]气体冷凝单元,与气液分离单元连通,用于对温泉中的气体进行冷却,以得到地震前兆温泉气体。
[0011]作为优选方案,地震前兆温泉气体采集装置,还包括:
[0012]三通阀,其进气端与气体冷凝单元连通,其一出气端与一单向阀连接,其另一出气端用于与一气体分析仪连接。
[0013]当气体分析仪停止检测时,温泉逸出的气体可通过单向阀逸出至空气,不会使采
集装置内形成气压,避免气体由气液捕集单元排出形成气腔。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液捕集单元为锅盖式罩体,罩体的中部具有集气孔,集气孔与气液分离单元气路连通。其中,气液捕集单元优先扣于温泉冒泡较多的区域。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液捕集单元位于温泉液面之下至少50cm。被温泉水封闭,与空气隔绝。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液分离单元包括引气管及其延伸的分离管,引气管的进气口与罩体的集气孔之间密封对接,分离管的出气口通过气路与气体冷凝单元连通。
[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离管为蛇形石英管。
[001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引气管的长度不小于1m。
[001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液分离单元还包括回流管,回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至分离管的出气口、引气管。
[002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液捕集单元、引气管及回流管均为聚四氟乙烯材质。
[002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体冷凝单元采用帕尔贴冷却。对气体中的水蒸气进行有效的冷凝,降低气体的温度与湿度。
[002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0023](1)本技术的地震前兆温泉气体采集装置,可自动获得温泉逸出的气体。
[0024](2)气液捕集单元设于温泉液面之下,与空气隔绝,不受空气的稀释。
[0025](3)采用气液分离单元有效分离温泉液体中的气体,针对涌出量较大的温泉在采集过程中液体易冲至气体分析仪器,通过回流管分离气体。
[0026](4)采用三通阀与单向阀的设计,能排出多余的气体,避免装置内形成回流气腔,造成采集气体的滞留,无法准确反馈实时采集的气体。
[0027](5)可配合任意气体分析仪使用,无需人工维护,适用于地震前兆无人值守连续观测。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地震前兆温泉气体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地震前兆温泉气体采集装置,包括气液捕集单元 1、气液分离单元2、气体冷凝单元3、三通阀4和单向阀5,气液捕集单元1、气液分离单元2、气体冷凝单元3、三通阀4、单向阀5依次相连,三通阀4 的另一出气端与气体分析仪6连接。
[0032]气体采集时,气液捕集单元1固定在温泉井内部。具体地,气液捕集单元 1为一个锅盖形状的罩体,底面为广口抛物面,一般高度不超过30cm,抛物面直径依据温泉冒泡区域大小确定,罩体顶壁中间有一个φ50mm的集气孔,通过法兰与气液分离单元的进气端相连。
气液捕集单元完全埋入温泉液面下方至少50cm,利用温泉液体密封整个气液捕集单元,与空气隔绝。
[0033]气液分离单元2包括引气管2

1、分离管2

2以及回流管2

3三部分,引气管2

1通过法兰与气液捕集单元1相连,分离管2

2与引气管2

1相连。引气管2

1是一根直径50mm的耐温耐腐蚀低吸附率的长圆管,两端均有螺纹,长度不少于1m,足够的长度提高气路扬程,实现气体自然逸出。分离管2

2 为一段蛇形石英管,蛇形管盘旋圈数为5层,出气口为一个T型管路,一端水平向下连接回流管2

3,一端垂直向上连接气体冷凝单元3。其中,回流管 2

3为一根长圆管,另一端连接引气管底部,与引气管形成封闭气路。
[0034]气体冷凝单元3通过帕尔贴冷却,对气体中的水蒸气进行有效的冷凝,降低气体的温度与湿度。气体冷凝单元3的进气口与分离管2

2的顶部出气口相连,气体冷凝单元3的出气口与三通阀4的进气端相连,三通阀4的一出气端连接单向阀3

3,另一出气端连接气体分析仪,以便进行气体分析。
[0035]当气体分析仪停止检测时,温泉逸出的气体可通过单向阀5逸出至空气,不会使采集装置内形成气压,避免气体由气液捕集单元排出形成气腔。
[0036]本实施例的气液捕集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前兆温泉气体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液捕集单元,设于温泉液面之下,以捕集温泉;气液分离单元,与气液捕集单元连通,用于对捕集温泉进行气液分离,以得到温泉中的气体;气体冷凝单元,与气液分离单元连通,用于对温泉中的气体进行冷却,以得到地震前兆温泉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前兆温泉气体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阀,其进气端与气体冷凝单元连通,其一出气端与一单向阀连接,其另一出气端用于与一气体分析仪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震前兆温泉气体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捕集单元为锅盖式罩体,罩体的中部具有集气孔,集气孔与气液分离单元气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震前兆温泉气体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捕集单元位于温泉液面之下至少50c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镧周晓成刘佳琪黄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超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