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下管廊的运输设备及灭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049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地下管廊的运输设备及灭火系统,所述运输设备包括牵引绳,牵引绳的驱动装置设置于管廊的外部,牵引绳上连接有运输件,牵引绳用于牵引所述运输件在管廊的内部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用于控制牵引绳移动的控制元件、驱动装置设置于管廊外部,牵引绳和运输件之间固定连接,使得一旦管廊里发生火情,蔓延的火势不会影响牵引绳、运输件的移动,故能够确保运输件顺利地移动至目标地点完成作业。作业。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地下管廊的运输设备及灭火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管廊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的快速运输设备,能够实现灭火、物资运输、巡检等功能,以及基于该运输设备的管廊消防灭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管廊是现代化城市中将污水、电力、通讯、综合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中容纳于地下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避免反复开挖重修路面、电线网线等杂乱密集、管线使用风险高等问题,是确保城市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
[0003]管廊需要管理和维护以确保管廊功能的正常运行。在地下管廊内,对地短路、接触不良或线路过载等因素极易引发线路火灾,若未能及时扑灭,则将危及相邻的其他管线、导致二次灾害,造成重大损失;同时,地下管廊内通常需要定期巡检,以监测管廊内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数据,对灾害防患于未然;此外,工作人员在管廊内作业时,需要向作业点输送物资以提高检修效率、降低工作负荷。
[0004]目前,管廊智能运输设备的出现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定点监测火情、人工巡检和人工运输物资,有效地提高了管廊的管理效率、降低了维护难度。专利CN112757316A公开了一种挂轨消防巡检机器人,其将灭火包、环境检测传感器集成在一起,采用挂轨移动检测现场火灾情况,不占用地面空间,实现管廊智能化运维。专利CN112915423A公开了一种管廊智能灭火装置,在管廊任意区域发生火灾时智能小车均可以沿导轨迅速移动至火源处,持续向火源喷射灭火剂,进而快速扑灭火灾。专利CN211163920U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其可沿着已经铺设的轨道进行巡检,在巡检过程中向控制系统返回红外热成像图片,在发现火情时发射灭火弹进行灭火。
[0005]现有技术中,管廊智能运输装置需要沿轨道移动至火灾发生点进行灭火,用于控制运输装置沿轨道走行的控制元件需要集成于运输装置上。然而,一旦火情发生,迅速蔓延的火势将瞬间烧毁运输装置上的电子元件,或者造成电子元件工作异常,导致运输装置无法顺利地移动到火灾发生地,丧失了灭火救灾的功能。同时,现有的运输装置沿轨道走行的方式决定该类运输装置的移动速度上限低,在火势蔓延时,运输装置无法迅速地移动至指定地点,响应速度慢,故现有的智能运输装置多用于巡检,难用于抢险救灾。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地下管廊的运输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廊智能运输装置的用于控制运输装置沿轨道走行的控制元件需要集成于运输装置上所造成的火情发生时难以顺利地移动至指定地点、或者到达时已丧失了灭火救灾功能的问题,实现运输设备快速、高效、可靠地在管廊中移动,完成灭火、物资输送、巡检的目的。
[0007]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8]用于地下管廊的运输设备,包括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驱动装置设置于管廊的外部,所述牵引绳上连接有运输件,所述牵引绳用于牵引所述运输件在管廊的内部移动。
[0009]本技术方案中,牵引绳的移动依靠位于管廊外部的驱动装置拉拽、拖动;牵引绳与运输件之间相对固定,即运输件与牵引绳始终保持同步移动,运输件不具备相对于牵引绳主动移动的能力。作业时,驱动装置驱动牵引绳移动,牵引绳带动挂接的运输件同步移动,直至将运输件移动至管廊的目标位置,完成灭火、物资输送、巡检等功能。
[00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牵引绳与运输件之间既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例如螺纹连接、紧固件连接、卡接等,也可以是不可拆卸连接,例如焊接。
[0011]本技术方案中,用于控制牵引绳移动的控制元件、驱动装置均位于管廊外部,牵引绳和运输件之间固定连接,且未设置有精密的电子元件控制运输件移动。因此,一旦管廊里发生火情,蔓延的火势不会影响牵引绳、运输件的移动,故能够确保运输件顺利地移动至目标地点完成作业。此外,运输件与牵引绳之间不存在相对移动,运输件在移动过程中的阻力为牵引绳受到的来自驱动装置的阻力,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运输车沿轨道的移动方式,能够大幅地提高运输件在管廊内的移动速度,能够快速响应灭火、物资运输的需求,显著地提高了管廊作业效率,增强了管廊消防能力。
[0012]所述牵引绳由防火、耐高温材料制成,且具备一定的刚度以悬挂质量较大的运输件,例如灭火弹。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绳为钢绳,避免火情发生时牵引绳被烧断,进一步提高运输装置的可靠性。
[0013]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绳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或第二滚轮为用于驱动所述牵引绳移动的驱动轮。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位于管廊的两端,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可以是绕线组件,在转动过程中,牵引绳逐渐缠绕在第一滚轮或者第二滚轮上,以使得两个滚轮之间的牵引绳朝向第一滚轮或者第二滚轮移动。例如,第一滚轮放线、第二滚轮收线时,牵引绳朝向第二滚轮移动,从而带动运输件朝向第二滚轮移动;同理,第一滚轮收线、第二滚轮放线时,牵引绳朝向第一滚轮移动,从而带动运输件朝向第一滚轮移动。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均为牵引绳的驱动轮,受电机的驱动而转动。
[0014]作为牵引绳驱动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滚轮或第二滚轮为驱动轮,所述牵引绳同时套设于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上。本技术方案中,牵引绳同时套设于位于管廊外部的第一、第二滚轮上,形成环形结构,此时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具有两条沿不同方向移动的牵引绳,运输件优选悬挂于位于下方的牵引绳上。第一滚轮为驱动轮,也即主动轮,第二滚轮为从动轮,或者第一滚轮为从动轮,第二滚轮为主动轮。工作时,通过驱动主动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即可实现运输件朝向或背向主动轮移动,不仅简化了运输件的移动控制,而且运输件的移动距离与主动轮的旋转圈数相关,因此能够通过控制主动轮的旋转圈数确定运输件的移动距离,将运输件准确地输送至目标位置。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的驱动装置的操作可以直接由主动轮处的工作人员完成。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的驱动装置受管廊外部的控制器通过控制信号控制。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的驱动装置还可以受手持控制器进行控制,以实现在管廊内的任何位置上均可实现对运输设备的操作,方便管廊内的物资运输。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以同时采用手持控制器和设置于管廊外的设备控制器,例如,增加运输设备的配套设备,在管廊内设置节点设备,节点设备对应于多个传感器,节点设备除了为传感器处理数据并中继传输报警信号,还接收手持控制器发出的指令,并继续中继传输其指令到位于管廊外的远程设备
控制器,设备控制器不管是接收到来自节点设备的报警信号还是接收到手持控制器发出的操作指令,都能正确地控制主动轮转动,进而控制运输设备把管廊内部的维修材料进入管廊、管廊垃圾运出管廊,解决了狭窄的管廊内运输维修材料进管廊、管廊垃圾出管廊耗时费力的问题。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还设置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用于调节牵引绳的张力。管廊通常长达数公里,为确保牵引绳各处的张力足够,避免牵引绳局部松弛,根据管廊的实际长度,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还间隔设置有若干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地下管廊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绳(2),所述牵引绳(2)的驱动装置设置于管廊(5)的外部,所述牵引绳(2)上连接有运输件(4),所述牵引绳(2)用于牵引所述运输件(4)在管廊(5)的内部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管廊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滚轮(1)和第二滚轮(8),所述第一滚轮(1)和/或第二滚轮(8)为用于驱动所述牵引绳(2)移动的驱动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地下管廊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1)或第二滚轮(8)为驱动轮,所述牵引绳(2)同时套设于所述第一滚轮(1)和第二滚轮(8)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地下管廊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1)和第二滚轮(8)之间还设置有支撑轮(3),所述支撑轮(3)用于调节牵引绳(2)的张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管廊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2)上设置有悬挂柱(21),所述悬挂柱(21)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22),所述安装板(22)用于安装运输件(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地下管廊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件(4)上设置有传感器、图像采集设备、灭火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墨斗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