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电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032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电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供电输入端、第二供电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和驱动供电单元;以及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的告警单元;连接控制单元和驱动供电单元的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在第一供电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之间串联连接的第一功率开关和第二功率开关,连接第一功率开关和第二功率开关的串联节点第三驱动单元;在第二供电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之间串联连接的第三功率开关和第四功率开关,连接第三功率开关和第四功率开关的串联节点的第四驱动单元。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供电电路告警,提高使用安全性。提高使用安全性。提高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供电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供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一些电子设备,例如由于36V供电的推草机,由于其使用场景为户外使用,其供电需要使用电池供电。而为提高其巡航时间,通常采用两个电池包为其供电,当一个电池包电耗完切换到另外一个电池包供电。而在电池包供电中,其通常为通过切换功率管的来切换电池包的供电电路,其功率管一旦出现问题,其并不能快速的识别。继续使用将会存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部分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供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供电装置,包括:用于与第一电池包连接的第一供电输入端、用于与第二电池包连接的第二供电输入端、用于提供电源输出的电源输出端和用于输出驱动供电电压的驱动供电单元;以及
[0005]被配置可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的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为所述第一状态时输出第一控制电平、为所述第二状态时输出第二控制电平、为所述第三状态时无所述第一控制电平或所述第二控制电平输出;
[0006]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单元的告警驱动电平以动作的告警单元;
[0007]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驱动供电单元,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控制电平时输出第一驱动电平的第一驱动单元;
[0008]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驱动供电单元,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二控制电平时输出第二驱动电平的第二驱动单元;
[0009]在所述第一供电输入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之间串联连接的第一功率开关和第二功率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均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以接收所述第一驱动电平时分别导通;
[0010]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串联节点、并在所述第一功率开关或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导通时输出第三驱动电平的第三驱动单元;
[0011]在所述第二供电输入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之间串联连接的第三功率开关和第四功率开关,其中,所述第三功率开关和所述第四功率开关均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以接收所述第二驱动电平时分别导通;
[0012]连接所述第三功率开关和所述第四功率开关的串联节点,并在所述第三功率开关或所述第四功率开关导通时输出第四驱动电平的第四驱动单元;
[0013]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和所述第四驱动单元,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三状态且接收到所述第三驱动电平或所述第四驱动电平时输出所述告警驱动电平、在所述
第二状态时且接收到所述第三驱动电平时输出所述告警驱动电平、或在所述第一状态且接收到所述第四驱动电平时输出所述告警驱动电平。
[0014]优选地,本技术的一种供电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用于在所述电源输出端有电压输出时生成检测电平的电压检测单元;
[0015]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三状态且接收到所述检测电平时输出所述告警驱动电平;或
[0016]在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且无所述检测电平时输出所述告警驱动电平。
[0017]优选地,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电阻R115和电阻R125;所述电阻R115 与所述电阻R125串联连接后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15和所述电阻R125的串联节点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驱动开关,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二驱动开关。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包括多个第一MOS管、二极管D19、稳压管Z1、电阻R80和电阻R43;所述多个第一MOS管的源极相互连接后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开关、所述电阻R80的第一端和所述稳压管Z1的阳极,所述多个第一MOS 管的漏极相互连接后连接所述第一供电输入端,所述多个第一MOS管的栅极相互连接后连接所述二极管D19的阳极、所述电阻R80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43 的第一端和所述稳压管Z1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9的阴极和所述电阻R4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开关;和/或
[0020]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包括多个第二MOS管、二极管D21、稳压管Z4、电阻 R82和电阻R60,所述多个第二MOS管的源极相互连接后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所述稳压管Z4的阳极和所述电阻R82的第一端,所述多个第二MOS管的漏极相互连接后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所述多个第二MOS管的栅极相互连接后连接所述二极管D21的阳极、所述稳压管Z4的阴极、所述电阻R82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60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21的阴极和所述电阻R6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开关;和/或
[0021]所述第一驱动开关包括:三极管Q18、MOS管Q19、稳压管Z5、电阻R39、电阻R56和电阻R49;所述三极管Q18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49的第一端和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电阻R49的第二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8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8的集电极经所述电阻R56连接所述MOS管Q19的栅极,所述 MOS管Q19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驱动供电单元、所述稳压管Z5的阴极和所述电阻R39的第一端,所述稳压管Z5的阳极和所述电阻R39的第二端连接后连接所述MOS管Q19的栅极,所述MOS管Q19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和 /或
[0022]所述第二驱动开关包括:三极管Q22、MOS管Q23、稳压管Z6、电阻R61、电阻R20和电阻R65;所述三极管Q22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65的第一端和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电阻R6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2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2的集电极经所述电阻R20连接所述MOS管Q23的栅极,所述 MOS管Q23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驱动供电单元、所述稳压管Z6的阴极和所述电阻R61的第一端,所述稳压管Z6的阳极和所述电阻R61的第二端连接后连接所述MOS管Q23的栅极,所述MOS管Q23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开关。
[0023]优选地,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与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串联节点,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0024]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三极管Q3、MOS管Q4、稳压管Z10、电阻 R1、电阻R13和电阻R17;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经所述电阻R13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所述电阻R17分别连接所述MOS管Q4的栅极、所述稳压管 Z10的阳极和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MOS管Q4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稳压管Z10的阴极、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功率开关与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串联节点,所述MOS管Q4的漏极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第一电池包连接的第一供电输入端、用于与第二电池包连接的第二供电输入端、用于提供电源输出的电源输出端和用于输出驱动供电电压的驱动供电单元;以及被配置为可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的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为所述第一状态时输出第一控制电平、为所述第二状态时输出第二控制电平、为所述第三状态时无所述第一控制电平或所述第二控制电平输出;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单元的告警驱动电平以动作的告警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驱动供电单元,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控制电平时输出第一驱动电平的第一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驱动供电单元,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二控制电平时输出第二驱动电平的第二驱动单元;在所述第一供电输入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之间串联连接的第一功率开关和第二功率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均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以接收所述第一驱动电平时分别导通;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串联节点、并在所述第一功率开关或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导通时输出第三驱动电平的第三驱动单元;在所述第二供电输入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之间串联连接的第三功率开关和第四功率开关,其中,所述第三功率开关和所述第四功率开关均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以接收所述第二驱动电平时分别导通;连接所述第三功率开关和所述第四功率开关的串联节点,并在所述第三功率开关或所述第四功率开关导通时输出第四驱动电平的第四驱动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和所述第四驱动单元,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三状态且接收到所述第三驱动电平或所述第四驱动电平时输出所述告警驱动电平、在所述第二状态时且接收到所述第三驱动电平时输出所述告警驱动电平、或在所述第一状态且接收到所述第四驱动电平时输出所述告警驱动电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用于在所述电源输出端有电压输出时生成检测电平的电压检测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三状态且接收到所述检测电平时输出所述告警驱动电平;或在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且无所述检测电平时输出所述告警驱动电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电阻R115和电阻R125;所述电阻R115与所述电阻R125串联连接后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15和所述电阻R125的串联节点连接所述控制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驱动开关和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二驱动开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包括多个第一MOS管、二极管D19、稳压管Z1、电阻R80和电阻R43;所述多个第一MOS管的源极相互连接后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开关、所述电阻R80的第一端和所述
稳压管Z1的阳极,所述多个第一MOS管的漏极相互连接后连接所述第一供电输入端,所述多个第一MOS管的栅极相互连接后连接所述二极管D19的阳极、所述电阻R80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43的第一端和所述稳压管Z1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9的阴极和所述电阻R4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包括多个第二MOS管、二极管D21、稳压管Z4、电阻R82和电阻R60,所述多个第二MOS管的源极相互连接后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所述稳压管Z4的阳极和所述电阻R82的第一端,所述多个第二MOS管的漏极相互连接后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所述多个第二MOS管的栅极相互连接后连接所述二极管D21的阳极、所述稳压管Z4的阴极、所述电阻R82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60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21的阴极和所述电阻R6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开关;和/或所述第一驱动开关包括:三极管Q18、MOS管Q19、稳压管Z5、电阻R39、电阻R56和电阻R49;所述三极管Q18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49的第一端和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电阻R49的第二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8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8的集电极经所述电阻R56连接所述MOS管Q19的栅极,所述MOS管Q19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驱动供电单元、所述稳压管Z5的阴极和所述电阻R39的第一端,所述稳压管Z5的阳极和所述电阻R39的第二端连接后连接所述MOS管Q19的栅极,所述MOS管Q19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和/或所述第二驱动开关包括:三极管Q22、MOS管Q23、稳压管Z6、电阻R61、电阻R20和电阻R65;所述三极管Q22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65的第一端和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电阻R6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2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2的集电极经所述电阻R20连接所述MOS管Q23的栅极,所述MOS管Q23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驱动供电单元、所述稳压管Z6的阴极和所述电阻R61的第一端,所述稳压管Z6的阳极和所述电阻R61的第二端连接后连接所述MOS管Q23的栅极,所述MOS管Q23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开关。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与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串联节点,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三极管Q3、MOS管Q4、稳压管Z10、电阻R1、电阻R13和电阻R17;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经所述电阻R13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所述电阻R17分别连接所述MOS管Q4的栅极、所述稳压管Z10的阳极和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MOS管Q4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稳压管Z10 的阴极、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功率开关与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串联节点,所述MOS管Q4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三极管Q35、电阻R21、电阻R23和电容C31;所述三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波王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