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厚筏板基础多层钢筋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239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厚筏板基础多层钢筋支撑架,其基础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防水层、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和底部双向钢筋,槽钢底座分布焊接固定于底部双向钢筋上,槽钢立柱的下端焊接固定于槽钢底座上,槽钢立柱沿横向和纵向分布设置,槽钢横梁沿横向和纵向依次固定于槽钢立柱上,且槽钢立柱之间还固定有槽钢斜撑。以解决钢筋整体性差,多层钢筋绑扎施工困难等问题,不仅施工方便还能节约成本。属于工程建设领域。约成本。属于工程建设领域。约成本。属于工程建设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厚筏板基础多层钢筋支撑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超厚筏板基础多层钢筋施工时所使用的支撑架,属于工程建设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急速发展,建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对于大型建筑往往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的钢筋施工问题。如超厚筏板基础,由于其厚度大,钢筋施工高度高,施工时往往要搭支撑架分层施工钢筋。而传统的方法是焊接定位筋和采用马镫筋,绑扎完下层钢筋后焊接定位筋,在定位筋上再施工上层钢筋,传统的该方法对于钢筋施工整体性较差,措施钢筋浪费严重,而且还有钢筋偏位的风险,质量难以保证,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种多层钢筋施工时所使用的支撑架来满足钢筋施工要求,来克服传统的多层钢筋施工时出现的各种质量与风险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厚筏板基础多层钢筋支撑架,以解决钢筋整体性差,多层钢筋绑扎施工困难等问题,不仅施工方便还能节约成本。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一种超厚筏板基础多层钢筋支撑架,其基础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防水层、混凝土保护层和底部双向钢筋,槽钢底座分布焊接固定于底部双向钢筋上,槽钢立柱的下端焊接固定于槽钢底座上,槽钢立柱沿横向和纵向分布设置,槽钢横梁沿横向和纵向依次固定于槽钢立柱上,且槽钢立柱之间还固定有槽钢斜撑。
[0005]前述支撑架中,槽钢底座槽口向上,槽钢立柱底端焊接在槽钢底座的中心,立柱与槽口内侧满焊,槽钢底座背面与底部双向钢筋点焊;
[0006]前述支撑架中,槽钢立柱与槽钢横梁之间也满焊连接。r/>[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槽钢立柱、槽钢底座和槽钢横梁,现场统一焊接,整体安装过程可控,形成整体性良好的钢筋支撑架,克服了传统施工方法整体性差、现场安装不便的缺点,可有效避免因未按要求设置支撑架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使用原板面钢筋代替槽钢横梁,避免了槽钢横梁的浪费,“永临结合”,降低施工措施费用,节约资源与成本。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槽钢横梁单向布置示意图;
[0009]图2是槽钢横梁双向布置示意图;
[0010]图3是槽钢立柱与槽钢底座连接大样图;
[0011]图4是槽钢立柱与槽钢横梁单向连接大样图;
[0012]图5槽钢立柱与槽钢横梁双向连接大样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4]实施例
[0015]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厚筏板基础多层钢筋支撑架,其基础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1、防水层2、混凝土保护层3和底部双向钢筋4,槽钢底座5分布焊接固定于底部双向钢筋4上,槽钢立柱6的下端焊接固定于槽钢底座5上,槽钢立柱6沿横向和纵向分布设置,槽钢横梁7沿横向和纵向依次固定于槽钢立柱6上,且槽钢立柱6之间还固定有槽钢斜撑8。
[0016]槽钢底座5槽口向上,槽钢立柱6底端焊接在槽钢底座5的中心,立柱与槽口内侧满焊,槽钢底座5背面与底部双向钢筋4点焊,槽钢立柱6与槽钢横梁7之间也满焊连接。
[0017]施工步骤如下:
[0018]步骤一:筏板基础底筋绑扎
[0019]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首先绑扎筏板底筋。
[0020]步骤二:测量放线
[0021]根据钢筋支撑架安全稳定的计算方案,弹出支撑架安装位置线,明确立柱纵横向间距。
[0022]步骤三:安装立柱
[0023]根据放线位置,安装槽钢立柱6,槽钢立柱6使用5#槽钢,槽钢立柱6底部使用开口方向朝上的350mm长槽钢段作为槽钢底座5,槽钢立柱6与350mm槽钢底座5连接,槽钢立柱6立于槽钢底座5中部焊接,槽钢底座5底部与垂直底筋焊接(底筋间距@150mm)三道,槽钢底座5与槽钢立柱6交界处满焊,参考附图3。
[0024]步骤四:焊接第一层横梁
[0025]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第一层槽钢横梁7标高。槽钢立柱6与槽钢横梁7有腰一面的接触面进行满焊固定,参考附图4,槽钢横梁7单方向布置,横(纵)向布置时,该层钢筋垂直于槽钢横梁7布置代替纵(横)向横梁,减少槽钢用量。
[0026]步骤五:焊接斜支撑
[0027]在筏板边缘及基坑边缘的相邻立柱之间设置一道槽钢斜撑8,槽钢斜撑8间距3m。
[0028]步骤六:绑扎第一层钢筋
[0029]根据设计要求,绑扎第一层钢筋。在作业面搭设临时通道,使用模板木方制作,将两条木方并拢然后使用模板覆盖在木方上,并固定劳靠。
[0030]步骤七:焊接第二层横梁
[003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第二层槽钢横梁7标高,并进行焊接。槽钢横梁7单方向布置,但需垂直于下层槽钢横梁7方向布置,纵(横)向布置时,该层钢筋垂直于槽钢横梁7布置代替横(纵)向横梁,参考附图1。
[0032]步骤八:重复钢筋绑扎、横梁焊接工序
[0033]步骤九:混凝土浇筑
[0034]在通常情况下,槽钢横梁7单向布置即可,利用与槽钢横梁7同层钢筋垂直布置代
替双向横梁,具体施工步骤见实施例一。当遇到材料调运、部分位置集中堆放加工材料、导致集中荷载过大等情况时,需对该位置进行局部加强处理,在这种需局部加强的情况下,支撑架施工时,局部位置上下层横梁均可双向布置,本层钢筋不用代替横梁,并增加斜撑数量以作为局部加强措施,参考图2与图5。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厚筏板基础多层钢筋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基础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1)、防水层(2)、混凝土保护层(3)和底部双向钢筋(4),槽钢底座(5)分布焊接固定于底部双向钢筋(4)上,槽钢立柱(6)的下端焊接固定于槽钢底座(5)上,槽钢立柱(6)沿横向和纵向分布设置,槽钢横梁(7)沿横向和纵向依次固定于槽钢立柱(6)上,且槽钢立柱(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蹇睿章宇黄建勇游安健汤金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