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08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体,车体设置有风道;杀菌装置(10),杀菌装置(10)与车体连接,杀菌装置(10)设置有杀菌作业部(11),杀菌装置(10)至少具有第一杀菌位置和第二杀菌位置,杀菌装置(10)位于第一杀菌位置时,至少部分的杀菌作业部(11)位于风道内,杀菌装置(10)位于第二杀菌位置时,至少部分的杀菌作业部(11)位于风道外。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使得操作者控制杀菌装置(10)时无需暴露在杀菌环境中,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操作者控制杀菌装置(10)时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控制杀菌装置(10)时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控制杀菌装置(10)时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新冠疫情的出现,人们对公共交通工具上消毒杀菌的处理越发关注。公交车作为老百姓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人员十分密集和流通量非常大的载体,乘坐该载体的乘客群体极易受到感染,因此在公交车上配置紫外线杀菌灯,能有效对风道流动的空气和车内环境进行杀菌,有效地保护了该乘客群体的安全。现有技术中紫外线灯有很多种开启方式,有的是直接在杀菌灯上设置电源开关,手动开启灯就点亮;有的是在仪表台上设计一个翘板开关或者一个控制屏,手动按下开关紫外线灯点亮。
[0003]以上紫外线灯的开启方式不能避免操作者在开启紫外线灯时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如果操作者暴露在紫外线环境时间过长,会导致操作者的眼角膜受到损伤导致患上电光性眼炎,操作者患上电光性眼炎后双眼会突然剧烈疼痛,有异物感,畏光、流泪或眼睑痉挛。一旦有乘客在车辆进行杀菌任务时擅自进入车内候车,该乘客也会受到这样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操作者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所述车体设置有风道;杀菌装置(10),所述杀菌装置(10)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杀菌装置(10)设置有杀菌作业部(11),所述杀菌装置(10)至少具有第一杀菌位置和第二杀菌位置,所述杀菌装置(10)位于所述第一杀菌位置时,至少部分的所述杀菌作业部(11)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杀菌装置(10)位于所述第二杀菌位置时,至少部分的所述杀菌作业部(11)位于所述风道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风道板(20),所述风道板(20)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风道板(20)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杀菌装置(10)包括:驱动部(12),所述驱动部(12)与所述风道板(20)连接,所述杀菌作业部(11)与所述驱动部(1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杀菌作业部(11)位于所述安装孔处,所述驱动部(12)可驱动所述杀菌作业部(11)位于所述第一杀菌位置和所述第二杀菌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作业部(11)包括:透光防护罩(111),所述透光防护罩(111)与所述驱动部(12)的输出轴连接;杀菌灯(112),所述杀菌灯(112)与所述透光防护罩(111)连接,所述驱动部(12)可驱动所述透光防护罩(111)以带动所述杀菌灯(112)转动至所述第一杀菌位置和所述第二杀菌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装置(10)还包括: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与所述风道板(20)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孔处,所述安装板(13)的中部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透光防护罩(111)的通孔,所述驱动部(12)与所述安装板(13)的朝向所述风道内侧的表面连接,所述透光防护罩(111)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部(1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透光防护罩(111)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板(13)的第二端的朝向所述风道内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防护罩(111)包括:底板(1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宏代园孙思雅邓海朱长春刘冬张红英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