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换螺母及一种升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01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换螺母及一种升降结构,其中快换螺母包括:第一连接块,其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弧形通槽,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一定位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一定位孔分别位于第一弧形通槽的两侧;第二连接块,其正对第一弧形通槽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弧形通槽,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孔与第二定位孔,第二安装孔与第二定位孔分别位于第二弧形通槽的两侧,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之间连接有转轴,第一弧形通槽与第二弧形通槽围成螺纹通道,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之间穿插有定位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更加方便、灵活,极大地提高了螺母拆装效率。螺母拆装效率。螺母拆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换螺母及一种升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快换螺母及一种升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螺母一般是环形的结构,并在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当螺母需要从螺杆上拆出时,需要将螺母旋转至螺杆端部才可将螺母脱出,如螺杆的长度较长,将螺母旋转脱出则需要转动一段较长的距离,一些螺杆的端部还连接其他的结构件,此时则还需要将结构件也一同拆卸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换螺母及一种升降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快换螺母,包括:第一连接块,其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弧形通槽,所述第一弧形通槽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一定位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弧形通槽的两侧;第二连接块,其正对所述第一弧形通槽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弧形通槽,所述第二弧形通槽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孔与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弧形通槽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一弧形通槽与所述第二弧形通槽围成螺纹通道,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之间穿插有定位销。
[000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弧形通槽与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二弧形通槽围成螺纹通道,利用此螺纹通道可将整体连接至外设的外螺纹结构上,如螺杆,当需要将整体从外螺纹结构上拆出时,除了可将整体旋转脱出螺杆,还可将定位销退出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之间,此时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可围绕转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相互分开,此时可直接将整体脱离出外螺纹结构,当需要再重新装回至外螺纹结构时,将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旋转合拢,再将定位销穿插至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之间即可,因此,本技术在使用时更加方便、灵活,极大地提高了螺母拆装效率。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劣弧上台与第一优弧下台,所述第一弧形通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劣弧上台与第一优弧下台的同一侧面,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所述第一优弧下台上,所述第二连接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优弧上台与第二劣弧下台,所述第二弧形通槽设置于所述第二优弧上台与所述第二劣弧下台的同一侧面,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位于所述第二优弧上台上,所述第一优弧下台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优弧上台的两端下方。第二优弧上台搭在第一优弧下台上,使得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形成一个相互搭接的结构,
并且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在合拢状态下,两者结合更加紧密。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劣弧上台、所述第一优弧下台、所述第二优弧上台与所述第二劣弧下台的外侧壁均设置有防滑凹纹。整体在转动时,利用防滑凹纹可增加整体外侧壁的表面粗糙度,从而提高防滑效果。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劣弧上台的外侧面具有第一切削平面,所述第二优弧上台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切削平面,所述第一切削平面与所述第二切削平面关于所述螺纹通道的中心线相互对称。第一切削平面与第二切削平面可在第一劣弧上台与第二优弧上台上形成切削避让的缺口,方便着力,避免整体在转动时打滑。
[0010]一种升降结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升降驱动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螺杆,所述导柱上滑动连接有上升降板与下升降板,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连接于所述上升降板,所述螺杆穿过所述上升降板与所述下升降板,所述螺杆上配合连接有锁紧螺母与上述的快换螺母,所述螺杆位于所述螺纹通道内,所述下升降板的顶侧、所述下升降板的底侧与所述上升降板的底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锁紧螺母,所述上升降板的顶侧与所述工作台的顶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快换螺母。
[0011]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由于下升降板的上下两侧均具有锁紧螺母,使得下升降板与螺杆可实现相对固定,下升降板底侧的锁紧螺母可限制上升降板沿着螺杆向下的运动行程,将上升降板顶侧的快换螺母拆出,保持工作台顶侧的快换螺母,此时由于解除了上升降板的活动限制,直接通过升降驱动件可单独带动上升降板上下运动,而螺杆通过工作台顶侧快换螺母保持与工作台相对固定,使得下升降板不跟随上升降板活动,将上升降板顶侧的快换螺母装上,拆出工作台顶侧的快换螺母,此时通过升降驱动件可带动上升降板与下升降板同时上下运动,如此可通过一个升降驱动件实现不同的升降方式,使用灵活方便,并且可保持上下活动的同直线度。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升降板通过第一直线轴承套接于所述导柱上。上升降板通过第一直线轴承在导柱上下滑动,活动更加顺畅。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升降板通过第二直线轴承套接于所述导柱上。同样的,下升降板通过第二直线轴承在导柱上下滑动,活动更加顺畅。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驱动件为升降丝杆。即利用升降丝杆提供上下活动的驱动力。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快换螺母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升降结构正视图。
[0018]附图中:100

快换螺母、110

第一连接块、111

第一弧形通槽、112

第一劣弧上台、113

第一优弧下台、114

第一切削平面、120

第二连接块、121

第二弧形通槽、122

第二优弧上台、123

第二劣弧下台、124

第二切削平面、130

转轴、140

定位销、200

升降驱动件、
300

导柱、400

螺杆、500

上升降板、600

下升降板、700

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换螺母(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块(110),其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弧形通槽(111),所述第一弧形通槽(111)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块(110)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一定位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弧形通槽(111)的两侧;第二连接块(120),其正对所述第一弧形通槽(11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弧形通槽(121),所述第二弧形通槽(121)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块(120)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孔与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弧形通槽(121)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连接有转轴(130),所述第一弧形通槽(111)与所述第二弧形通槽(121)围成螺纹通道,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之间穿插有定位销(1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换螺母(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1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劣弧上台(112)与第一优弧下台(113),所述第一弧形通槽(111)设置于所述第一劣弧上台(112)与第一优弧下台(113)的同一侧面,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所述第一优弧下台(113)上,所述第二连接块(12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优弧上台(122)与第二劣弧下台(123),所述第二弧形通槽(121)设置于所述第二优弧上台(122)与所述第二劣弧下台(123)的同一侧面,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位于所述第二优弧上台(122)上,所述第一优弧下台(113)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优弧上台(122)的两端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楷钦王九真董明海文益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