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置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67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置物架,其包括正面、背面、顶面、底面和两个侧面,其中两个侧面为对称的直角梯形面,顶面、底面、背面、正面为矩形面,且正面形成储物格。所述置物架沿两个侧面的高度中心位置分隔形成上置物架和下置物架,上置物架的正面与下置物架的正面之间通过设置合页形成相对翻转,置物架的背面设有一整块背板,背板与上置物架或下置物架的背面固定;初始状态下,上置物架、下置物架、背板形成整体置物架,当翻转上置物架至上置物架的正面与下置物架的正面对齐贴合时,该置物架转变为带有靠背的座椅。通过上述结构,实现置物架快速转换为椅子使用,转换较为方便、快捷,且使用较为稳定、可靠。可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置物架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用品,是一种多功能置物架。

技术介绍

[0002]置物架是用于放置物品的架子,例如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柜架、鞋架等,这类置物架通常功能较为单一,仅能用于物品的放置存储,而不具有其它特殊的功能转换。为了扩展置物架的使用,现有技术有公开了一些具有转换功能的置物架,例如,可以将置物架转换为梯子使用,或转换为推车使用,使其功能达到扩展,方便按需使用。但现有的转换结构及方式通常并不方便,需要进行一定的拆卸组装方可达成转换目的。且现有技术也未公开有将置物架转换为椅子使用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多功能置物架,尤其是一种能转换为椅子使用的置物架,使其解决现有置物架功能单一,转换使用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一种多功能置物架,该置物架包括正面、背面、顶面、底面和两个侧面,其中两个侧面为对称的直角梯形面,顶面、底面、背面、正面为矩形面,且正面形成储物格;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置物架沿两个侧面的高度中心位置分隔形成上置物架和下置物架,上置物架的正面与下置物架的正面之间通过设置合页形成相对翻转,即上置物架相对于下置物架形成翻转,所述置物架的背面设有一整块背板,背板与所述上置物架或所述下置物架的背面固定;初始状态下,所述上置物架、下置物架、背板形成整体置物架,当翻转所述上置物架至上置物架的正面与下置物架的正面对齐贴合时,该置物架转变为带有靠背的座椅,即上置物架与下置物架形成座椅的座部,所述背板作为座椅的靠背。通过上述结构,实现置物架快速转换为椅子使用,转换较为方便、快捷,且使用较为稳定、可靠。
[0005]所述上置物架、下置物架两者中未与所述背板固定的一者与背板之间形成收纳腔,收纳腔内放置用于适配所述座椅的坐垫。通过该结构,方便转换为椅子使用时,将坐垫放置于椅子的椅面使用,以遮挡椅面的合页结构,座椅使用更为舒适。
[0006]所述背板集成设有用于所述座椅的靠垫,靠垫初始状态下隐藏于所述收纳腔内。通过该结构,转换为椅子使用时,椅子具有靠垫,使用更为舒适。
[0007]所述下置物架的底部设有滚轮。通过该结构,方便置物架或椅子的移动。
[0008]所述上置物架、下置物架的正面均形成储物格。通过该结构,方便储物使用。
[0009]所述上置物架、下置物架相对翻转到位时,两者间设有形成互锁的凸块和锁柄,即两者的其中一者侧面设有外凸的凸块,另一者侧面设有摆转的锁柄,通过锁柄的勾部与凸块咬合形成锁止限位。通过该结构,进一步提高使用的稳定性。
[0010]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具有置物架和椅子的功能,功能转换较为方便、快捷,适合作为多功能置物架使用,或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内部。
[0013]图3是图2转换为座椅的方案一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2转换为座椅的方案二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序号及名称为:1、上置物架,2、下置物架,3、背板,4、合页,5、凸块,6、锁柄,7、收纳腔,8、坐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7]如图1所示,该多功能置物架包括正面、背面、顶面、底面和两个侧面,其中两个侧面为对称的直角梯形面,顶面、底面、背面、正面为矩形面,且正面形成储物格。置物架沿两个侧面的高度中心位置分隔形成上置物架1和下置物架2,上置物架的正面与下置物架的正面之间通过设置合页4形成相对翻转,即上置物架相对于下置物架形成翻转。置物架的背面设有一整块背板3,背板与上置物架或下置物架的背面固定。如图2、图3所示为背板与下置物架背面固定,初始状态下,上置物架、下置物架、背板形成整体置物架;当翻转上置物架至上置物架的正面与下置物架的正面对齐贴合时,该置物架转变为带有靠背的座椅,即上置物架与下置物架形成座椅的座部,背板作为座椅的靠背。
[0018]为了方便使用,上述上置物架1、下置物架2两者中未与背板形成固定的一者与背板之间形成收纳腔7,收纳腔内放置用于适配座椅的坐垫8。如图2所示,为上置物架与背板之间形成收纳腔,如图4所示,为下置物架与背板之间形成收纳腔。
[0019]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背板作为椅子靠背使用时的舒适性,背板集成设有用于座椅的靠垫,靠垫初始状态下隐藏于上述收纳腔7内。
[0020]为了方便置物架或座椅的移动,上述置物架底部,即下置物架2的底部设有滚轮。
[0021]为了使上置物架1相对于下置物架2翻转到位后提高使用稳定性,上置物架、下置物架两者间设有形成互锁的凸块和锁柄,即两者的其中一者侧面设有外凸的凸块,另一者侧面设有摆转的锁柄,通过锁柄的勾部与凸块咬合形成锁止限位。
[0022]以上内容旨在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非限制本技术技术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公知常识对本技术做显而易见的改进,亦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置物架,该置物架包括正面、背面、顶面、底面和两个侧面,其中两个侧面为对称的直角梯形面,顶面、底面、背面、正面为矩形面,且正面形成储物格;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沿两个侧面的高度中心位置分隔形成上置物架(1)和下置物架(2),上置物架的正面与下置物架的正面之间通过设置合页(4)形成相对翻转,即上置物架(1)相对于下置物架(2)形成翻转,所述置物架的背面设有一整块背板(3),背板与所述上置物架或所述下置物架的背面固定;初始状态下,所述上置物架、下置物架、背板形成整体置物架,当翻转所述上置物架至上置物架的正面与下置物架的正面对齐贴合时,该置物架转变为带有靠背的座椅,即上置物架与下置物架形成座椅的座部,所述背板作为座椅的靠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置物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建贵葛秋月王敏郑淑琴王宝翎李小灵蔡若馨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