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保温纤维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66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热保温纤维毡,包括橡胶面层、第一晶体纤维层、橡胶中间层、第二晶体纤维层和PVC刺网层,橡胶中间层上均布有多个气囊,PVC刺网层的顶面上具有刺针,刺针的端部具有卡接部,PVC刺网层设置于第二晶体纤维层下方,橡胶面层的底部具有弹性连接柱,弹性连接柱和刺针穿过第一晶体纤维层、橡胶中间层和第二晶体纤维层相卡接,橡胶面层、橡胶中间层和PVC刺网层上还等距离设置有多条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重相对较轻、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晶体纤维层不易丧失内部的空隙,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便于安装固定的优点。型还具有便于安装固定的优点。型还具有便于安装固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保温纤维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隔热保温纤维毡。

技术介绍

[0002]晶体纤维隔热保温毡相比矿棉、石棉纤维毡具有更为优秀的耐酸碱性,其隔热保温效果也优于上述两种纤维毡;但晶体纤维的制造成本较高,且还有一旦受挤压恢复效果差、自重较大的缺点,这阻碍了晶体纤维毡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隔热保温纤维毡。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热保温纤维毡,包括橡胶面层、第一晶体纤维层、橡胶中间层、第二晶体纤维层和PVC刺网层;
[0005]所述橡胶中间层上均布有多个气囊,各所述气囊四周的橡胶中间层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晶体纤维层和第二晶体纤维层分别紧贴于橡胶中间层的顶面和底面上,所述第一晶体纤维层和第二晶体纤维层上具有与各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晶体纤维层和第二晶体纤维层上还具有与各所述气囊相对应的凹陷,所述PVC刺网层的顶面上具有与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的刺针,所述刺针的端部具有卡接部,所述PVC刺网层设置于第二晶体纤维层下方,所述PVC刺网层的刺针穿过第二晶体纤维层的第二通孔及第一通孔且其卡接部位于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橡胶面层的底部具有与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的弹性连接柱,所述弹性连接柱的端部具有与卡接部相对应的卡接孔,所述弹性连接柱穿过第一晶体纤维层的第二通孔,所述卡接部卡入在卡接孔内;
[0006]所述橡胶面层、橡胶中间层和PVC刺网层上还等距离设置有多条凹槽。
[0007]具体的,所述橡胶中间层上的气囊两侧各设置有一凹槽,所述橡胶面层和PVC上的凹槽与橡胶中间层上的凹槽对应设置。
[0008]具体的,所述凹槽为弧形槽。
[0009]优选的,所述橡胶面层的厚度为1cm,所述橡胶中间层的厚度为0.5cm,所述PVC刺网层的厚度为0.2cm,所述第一晶体纤维层和第二晶体纤维层的厚度为3cm,其中,所述橡胶中间层的气囊其内部空腔的高度为2cm。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连接柱的卡接孔为一直孔,所述卡接孔的内周具有一圈弧形凸环,所述卡接部为子弹型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上端具有一圈凹环,所述卡接部卡入卡接孔使弹性连接柱的下端变形并紧紧包覆卡接部,所述弧形凸环卡入在凹环内。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自重相对较轻、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晶体纤维层不易丧失内部的空隙,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另外,本技术还具有便于安装固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刺针和弹性连接柱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6]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隔热保温纤维毡,包括橡胶面层1、第一晶体纤维层2、橡胶中间层3、第二晶体纤维层15和PVC刺网层4;
[0017]所述橡胶中间层3上均布有多个气囊5,各所述气囊5四周的橡胶中间层3上具有第一通孔6,所述第一晶体纤维层2和第二晶体纤维层15分别紧贴于橡胶中间层3的顶面和底面上,所述第一晶体纤维层2和第二晶体纤维层15上具有与各第一通孔6相对应的第二通孔7,所述第一晶体纤维层2和第二晶体纤维层15上还具有与各所述气囊5相对应的凹陷,所述PVC刺网层4的顶面上具有与各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7相对应的刺针8,所述刺针8的端部具有卡接部9,所述PVC刺网层4设置于第二晶体纤维层15下方,所述PVC刺网层4的刺针8穿过第二晶体纤维层15的第二通孔7及第一通孔6且其卡接部9位于第一通孔6的上方,所述橡胶面层1的底部具有与各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7相对应的弹性连接柱10,所述弹性连接柱10的端部具有与卡接部9相对应的卡接孔11,所述弹性连接柱10穿过第一晶体纤维层2的第二通孔7,所述卡接部9卡入在卡接孔11内;
[0018]所述橡胶面层1、橡胶中间层3和PVC刺网层4上还等距离设置有多条凹槽12,以便于整片纤维毡进行收卷;
[0019]具体的,所述橡胶中间层3上的气囊5两侧各设置有一凹槽12,所述橡胶面层1和PVC上的凹槽12与橡胶中间层3上的凹槽12对应设置;
[0020]具体的,所述凹槽12为弧形槽,以进一步的使整片纤维毡易于进行收卷;
[0021]具体的,所述橡胶面层1的厚度为1cm,所述橡胶中间层3的厚度为0.5cm,所述PVC刺网层4的厚度为0.2cm,所述第一晶体纤维层2和第二晶体纤维层15的厚度为3cm,其中,所述橡胶中间层3的气囊5其内部空腔的高度为2cm;
[0022]上述结构中,两层晶体纤维层配合橡胶中间层3,一方面可在不牺牲隔热保温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晶体纤维层的用量,降低纤维毡的自重,并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橡胶中间层3上的气囊5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限位毡的隔热保温性能,且由于橡胶中间层3置于两层晶体限位层之间,其受热有限,不易产生变形,也不易老化;而橡胶面层1及PVC刺网层4通过橡胶中间层3对第一晶体纤维层2和第二晶体纤维层15进行夹持,使第一晶体纤维层2和第二晶体纤维层15不易受到外界挤压,也使第一晶体纤维层2和第二晶体纤维层15不易产生位移和变形,使晶体纤维层不易丧失内部的大量空隙而降低保温隔热性能;同时,该结构也便于纤维毡的安装固定,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时不会直接接触纤维,而PVC刺网层4的设置使纤维毡不易在固定物的表面产生移动;
[0023]如图3所示,为保证弹性连接柱10和卡接部9连接的可靠性,所述弹性连接柱10的卡接孔11为一直孔,所述卡接孔11的内周具有一圈弧形凸环13,所述卡接部9为子弹型卡接部,所述卡接部9的上端具有一圈凹环14,所述卡接部9卡入卡接孔11使弹性连接柱10的下
端变形并紧紧包覆卡接部9,所述弧形凸环13卡入在凹环14内,该结构使橡胶面层1和PCV刺网层可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产生分离。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保温纤维毡,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面层、第一晶体纤维层、橡胶中间层、第二晶体纤维层和PVC刺网层;所述橡胶中间层上均布有多个气囊,各所述气囊四周的橡胶中间层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晶体纤维层和第二晶体纤维层分别紧贴于橡胶中间层的顶面和底面上,所述第一晶体纤维层和第二晶体纤维层上具有与各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晶体纤维层和第二晶体纤维层上还具有与各所述气囊相对应的凹陷,所述PVC刺网层的顶面上具有与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的刺针,所述刺针的端部具有卡接部,所述PVC刺网层设置于第二晶体纤维层下方,所述PVC刺网层的刺针穿过第二晶体纤维层的第二通孔及第一通孔且其卡接部位于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橡胶面层的底部具有与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的弹性连接柱,所述弹性连接柱的端部具有与卡接部相对应的卡接孔,所述弹性连接柱穿过第一晶体纤维层的第二通孔,所述卡接部卡入在卡接孔内;所述橡胶面层、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幄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