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及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组合盖
[0001]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及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组合盖。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穿戴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于小体积的锂离子扣式二次可充电电池(简称扣式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扣式锂离子电池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智能穿戴产品,比如用于无线蓝牙耳机等,随着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比如耳机等,对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及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组合盖,应用该技术方案有利于降低锂离子电池的不良率。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
[0005]叠片体或卷绕体,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在每相邻的所述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之间间隔有隔膜,所述第一极片、第二极片的其中之一为正极片,另一为负极片;
[0006]电解质,在所述叠片体或卷绕体内的各所述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隔膜内的孔隙内,以及在所述第一极片、第二极片、隔膜的任意两者之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包括:叠片体或卷绕体,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在每相邻的所述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之间间隔有隔膜,所述第一极片、第二极片的其中之一为正极片,另一为负极片;电解质,在所述叠片体或卷绕体内的各所述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隔膜内的孔隙内,以及在所述第一极片、第二极片、隔膜的任意两者之间的间隙之间;密封壳体,包括一体化的具有一开口的金属壳体,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组合盖,所述叠片体或卷绕体以及电解液密封在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组合盖构成的空间内,所述组合盖包括金属材料制成的盖内板、盖外板,所述盖外板上设置孔部,所述盖内板的外径宽于所述孔部的直径、窄于所述盖外板的外径,在所述盖内板与盖外板之间间隔有绝缘层,所述盖内板的位于所述孔部外的顶面紧贴所述盖外板的底面,所述盖内板的位于所述孔部内的顶面从所述孔部露出,所述盖外板、盖内板的底面朝向所述空间,所述盖外板的外周与所述金属壳体的开口处的金属材料熔融密封结合,在所述盖外板的底面还设置有向底面凸起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位于所述盖内板以及绝缘层外且靠近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壁,所述叠片体或卷绕体压于所述环形凸起的下方而与所述盖外板与所述金属壳体的连接位置具有预定的间隙,所述盖内板与所述第一极片的极耳电连接,以作为电池的第一电极,所述盖外板或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第二极片的极耳电连接,以作为所述电池的第二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所述环形凸起距离所述盖外板的外周边缘大于或等于0.1mm,小于或等于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所述环形凸起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1mm,小于或等于0.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所述环形凸起高于所述盖外板的底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0.1mm小于或等于0.3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所述环形凸起冲压形成在所述盖外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在所述盖外板的顶面形成有凹于所述顶面的环形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为大于或等于0.05mm小于或等于0.2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所述绝缘层为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两表面分别与表面相对的所述盖内板、盖外板的表面热复合密封结合成一起。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所述绝缘层为塑胶层,所述塑胶层注塑成型在所述盖内板、盖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安轩,胡彦庆,曾亮,罗春花,李强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