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电池红外遥控系统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956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电池红外遥控系统控制装置,系统包括能量收集系统、零功耗触发系统和红外遥控系统;所述零功耗触发系统包括压电薄膜及电源管理模块;压电薄膜与整流模块相连,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MOS开关管的栅极相连接,第一MOS开关管的漏极连接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出端,第一MOS开关管的源极连接充电电容的正极;充电电容的正极与第二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上拉电阻与能量收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MOS开关管的漏极接能量收集模块的输出端,源极与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为红外遥控系统提供电压。该装置无需电池和充电,可以有效去除负载的待机功耗。耗。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电池红外遥控系统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价签
,具体涉及一种无电池红外遥控系统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外遥控技术是一种用来远程控制机器的装置。现代的遥控器,主要是由集成电路电板和用来产生不同信号的按钮构成。常见的遥控器包括空调,电视遥控器等,这些遥控器在使用过程中95%以上的时间都处于待机状态,而目前遥控器待机功耗都较高,大约占据了总功耗的2/3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红外遥控供电的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电池红外遥控系统控制装置,该装置采用了太阳能能量收集技术为系统提供电源,因此系统无需电池和充电。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无电池红外遥控系统控制装置,包括能量收集系统、零功耗触发系统和红外遥控系统;
[0006]所述能量收集系统包括太阳能板、第一电压检测电路和能量收集电路;所述太阳能板与第一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上拉电阻与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能量收集电路的使能端连接,太阳能板同时与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储能超级电容;
[0007]所述零功耗触发系统包括压电薄膜、整流模块、第二电压检测电路、MOS开关管及电源管理模块;压电薄膜与整流模块相连,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MOS开关管的栅极相连接,第一MOS开关管的漏极连接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出端,第一MOS开关管的源极连接充电电容的正极;充电电容的正极与第二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上拉电阻与能量收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与第二MOS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第二MOS开关管的漏极接能量收集模块的输出端,第二MOS开关管的源极与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为红外遥控系统提供电压。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储能超级电容的正极,储能超级电容的负极与电压检测电路的负极均与接地端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红外遥控系统的正极相连,红外遥控系统的负极和电源管理模块的负极均与接地端连接;充电电容的负极接地。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红外遥控系统包括按键模块、信号处理及控制模块和显示屏,所述按键模块、信号处理及控制模块和显示屏依次电连接,信号处理及控制模块还连接有信号发射端。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MOS开关管和第二MOS开关管均为NMOS开关管。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该装置采用太阳能能量收集技术作为红外遥控系统的电源。本技术利用一种零功耗持续电压检测技术降低能量收集系统和红外遥控系统的功耗,提升能量收集系统效率的同时,降低负载的功耗,从而使得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摆脱电池和充电的束缚。通过一种零功耗待机电压检测电路技术,可以有效去除负载的待机功耗,且提高太阳能收集系统的能量收集效率,从而实现通过采集室内光的能量来给整个遥控器系统进行供电。
[0014]进一步,系统提供了红外信号传输方式,同时集成了显示功能。
附图说明
[0015]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技术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技术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电压检测电路的信号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无电池红外遥控系统控制装置,包括能量收集系统、零功耗触发系统和红外遥控系统。
[0022]其中,能量收集系统包括太阳能板、第一电压检测电路LX01及能量收集模块LX02。零功耗触发系统包括压电薄膜、第二电压检测电路LX03、MOS开关管及电源管理模块。红外遥控系统包括按键模块、信号处理及控制模块和显示屏。
[0023]其中,能量收集系统中的太阳能板与第一电压检测电路LX01的输入端V
in
连接,其输出端为V
OD1
,输出端V
OD1
通过第一上拉电阻R1与能量收集模块LX02的输出端VBAT连接。第
一电压检测电路LX01的输出端V
OD1
与能量收集模块LX02的使能端连接,太阳能板同时与能量收集模块LX02的输入连接,能量收集模块LX02的输出端为VBAT,输出端VBAT连接储能超级电容C1,储能超级电容C1为其他系统提供能量。
[0024]零功耗触发系统中的压电薄膜与整流模块相连,从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整流模块的输出与第一MOS开关管Q1的栅极相连接,第一MOS开关管Q1的漏极接VBAT,源极连接充电电容C2的正极,充电电容C2的负极接地。充电电容C2的正极与第二电压检测电路LX03的输入端V
in
连接,第二电压检测电路LX03的输出V
OD2
通过第二上拉电阻R2与能量收集模块LX02的输出端VBAT连接,并且与第二NMOS开关管Q2的栅极连接,第二MOS开关管Q2的漏极接能量收集模块LX02的输出端VBAT,源极与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入V
in
相连接,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V
DD
为红外遥控系统提供稳定的电压。
[0025]红外遥控系统中的按钮组合代表着不同指令,按键的触发会将信息传递给数字信号处理及控制模块,信号处理及控制模块随后将信息传递给红外发射端口以及显示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电池红外遥控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收集系统、零功耗触发系统和红外遥控系统;所述能量收集系统包括太阳能板、第一电压检测电路和能量收集电路;所述太阳能板与第一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上拉电阻与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能量收集电路的使能端连接,太阳能板同时与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储能超级电容;所述零功耗触发系统包括压电薄膜、整流模块、第二电压检测电路、MOS开关管及电源管理模块;压电薄膜与整流模块相连,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MOS开关管的栅极相连接,第一MOS开关管的漏极连接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出端,第一MOS开关管的源极连接充电电容的正极;充电电容的正极与第二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上拉电阻与能量收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与第二MOS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第二MOS开关管的漏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恬溪张春红单晓涛
申请(专利权)人:凌矽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