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设备和具有其的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941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设备和具有其的雾化装置,包括:壳体、底座、发热顶盖和密封件,壳体内设有油仓和设有雾化芯的雾化仓,底座设置在壳体一端的敞开口处以密封壳体内的空间,发热顶盖设置在壳体内,密封件设于发热顶盖和底座之间,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第一密封部设置在发热顶盖与雾化芯之间,用于发热顶盖和雾化芯之间的密封,第二密封部设置在底座和壳体之间,用于底座和壳体之间的密封。通过设置具有第一密封部能密封油仓和雾化仓,和具有第二密封部能密封雾化设备内部和外界的密封件,可降低制造成本,便于制造装配,并且还不会影响雾化设备的密封性,密封性能好。性能好。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设备和具有其的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雾化设备和具有其的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雾化设备要满足封闭性,在设备内部设置有多个密封件,密封件数量少致使雾化设备未完全封闭会导致气密性低,并且会产生抽吸漏液,飞油入嘴、炸油声等现象,用户体验降低,而密封件数量多会增加生产成本,制造装配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雾化设备,该雾化设备的制造成本低,便于制造装备,且密封性好。
[0004]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雾化液的油仓和设有雾化芯的雾化仓;底座,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敞开口,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敞开口以密封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发热顶盖,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发热顶盖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油仓;密封件,设于所述发热顶盖和所述底座之间,并构造为与所述底座围成所述雾化仓;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在所述发热顶盖与所述雾化芯之间、用于对在所述发热顶盖和所述雾化芯之间的密封,所述第二密封部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壳体之间,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壳体之间的密封。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设备,通过设置具有第一密封部能用于密封油仓和雾化仓,和具有第二密封部能用于密封雾化设备内部和外界的密封件,可减小密封零件的数量,降低制造成本,便于制造装配,并且还不会影响雾化设备的密封性,不会出现抽吸漏液,飞油入嘴、炸油声等现象,密封性能好。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一体成型。
[0008]可选地,所述雾化芯为陶瓷雾化芯。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顶盖上设置有将所述油仓内的雾化液导入到所述雾化芯的进油通道,所述第一密封部的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进油通道朝向所述雾化仓的端口。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朝向所述油仓的顶壁以及设置在所述顶壁的外周沿且向下延伸的侧壁,所述顶壁或/和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分别与所述进油通道和所述雾化仓连通。
[0011]具体地,所述侧壁包括设置在所述顶壁的两侧且间隔开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进油通道和所述第一过孔均为两个且彼此一一对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过孔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顶壁上邻近所述第一侧壁的部分上,另一个所述第一过孔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顶壁邻近所述第二侧壁的部分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部构造为环形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
下端相连。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顶盖上还设置有:换气通道以及储液池,所述换气通道用于平衡所述油仓内气压,所述储液池与所述换气通道连通,且用于存储液滴。
[0014]可选地,所述发热顶盖包括面向所述油仓的顶面以及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贴合的外周壁,所述换气通道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外周壁,所述换气通道面向所述油仓一端的换气口位于所述顶面;雾化设备还包括第三密封部,所述第三密封部盖设于所述顶面且覆盖所述换气口,所述第三密封部构造为弹性件并能在所述换气通道两侧具有气压差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封堵或者开放所述换气口。
[0015]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池的开口位于所述顶面,所述储液池的开口的至少部分构造为所述换气口。
[0016]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池设置在所述发热顶盖内部,且所述储液池的一端敞开且位于所述顶面,所述储液池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油仓的方向延伸。
[0017]根据本技术的雾化装置包括上述的雾化设备,由于根据本技术的雾化装置设置有上述雾化设备,因此密封件的数量减小,密封件的制造成本降低,制造装配方便,并且还不会影响雾化设备的密封性,不会出现抽吸漏液,飞油入嘴、炸油声等现象,密封性能好。
[001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设备的示意图;
[0021]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设备的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0022]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设备的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雾化设备100,壳体110,油仓101,雾化仓103,底座113,发热顶盖130,顶面1301、外周壁1302、进油通道104,换气通道105,储液池107,雾化芯150,密封件170,第一密封部171,顶壁1711,侧壁1712,第一过孔1713,第二密封部172,第三密封部18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下面参考图1

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设备100,包括:壳体110、底座113、发热顶盖130和密封件170,其中,壳体110内设有用于容纳雾化液的油仓101和设有雾化芯150的雾化仓103,壳体110的一端设置有敞开口,底座113设置在敞开口以密封壳体110内的空间,发热顶盖130设置在壳体110内,发热顶盖130和壳体110之间形成油仓101,密
封件170设于发热顶盖130和底座113之间,并构造为与底座113围成雾化仓103,密封件170包括第一密封部171和第二密封部172,第一密封部171设置在发热顶盖130与雾化芯150之间、用于对在发热顶盖130和雾化芯150之间的密封,第二密封部172设置在底座113和壳体110之间,用于底座113和壳体110之间的密封。
[002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设备100,其中,壳体110内分为油仓101和雾化仓103,油仓101内容纳雾化液,雾化仓103中设置有能将雾化液进行雾化的雾化芯150,需要说明的是,油仓101中的雾化液可以穿过发热顶盖130进入到雾化仓103中,在雾化液渗进雾化芯150内的加热件后,雾化芯150中的加热件可以对雾化液进行加热,从而将雾化液雾化。
[0028]由于雾化液需要在油仓101和雾化仓103之间渗入流动,雾化设备100对油仓101、雾化仓103和外界的密封性要求较高,否则会造成抽吸漏液,飞油入嘴、炸油声等现象发生。在壳体110的一端设置有敞开口,底座113设置在敞开口处将壳体110内部空间与外界分隔,底座113初步密封壳体110内空间。
[0029]密封件170包括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雾化液的油仓和设有雾化芯的雾化仓;底座,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敞开口,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敞开口以密封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发热顶盖,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发热顶盖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油仓;密封件,设于所述发热顶盖和所述底座之间,并构造为与所述底座围成所述雾化仓;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在所述发热顶盖与所述雾化芯之间、用于对在所述发热顶盖和所述雾化芯之间的密封,所述第二密封部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壳体之间,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壳体之间的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为陶瓷雾化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顶盖上设置有将所述油仓内的雾化液导入到所述雾化芯的进油通道,所述第一密封部的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进油通道朝向所述雾化仓的端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朝向所述油仓的顶壁以及设置在所述顶壁的外周沿且向下延伸的侧壁,所述顶壁或/和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分别与所述进油通道和所述雾化仓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设置在所述顶壁的两侧且间隔开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进油通道和所述第一过孔均为两个且彼此一一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偌峰徐升阳金杨云付家琪陈真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