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的冷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3D打印机
,特别涉及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光固化3D打印是3D打印技术中较早成型的技术,其中LCD光固化技术是通过部分区域透光,使405nm的紫外光线照射到光敏树脂上将其固化,然后一层一层提起,逐渐堆叠形成完整模型。这种方式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的特点,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能量大,发热多使树脂及屏幕升温的问题。
[0003]现有的光固化3D打印机的冷却系统存在以下三种结构,第一种是风冷,通过空气快速流动降低屏幕下方温度。该方式较为普遍,大多光固化3D打印机也已经配备,但对屏幕上方温度没有效果;第二种是屏幕下的水冷,通过贴合循环水的装置在屏幕下方,使屏幕温度有所下降,该方式可提高屏幕的使用寿命,但对树脂降温效果不明显,无法解决打印变形问题;第三种是屏幕与树脂槽之间的水冷,通过夹层的液体流动进行降温,这种方式在原本贴合的屏幕与离型膜中间增加了折射界面,极有可能因折射、反射改变光的照射方向、强度,影响打印结果。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槽(1)、冷却装置(2)、抽液换料模块(3)、温度传感器(4)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树脂槽(1)为容纳树脂且顶部开口的长方体形状,所述树脂槽(1)的一长边侧面具有第一流道(11),所述第一流道(11)远离树脂槽(1)的一侧为开口端,所述第一流道(11)的侧壁底部设有若干进液口(12),各所述进液口(12)与第一流道(11)连通;所述冷却装置(2)包括第一半导体冷却模块(21),所述第一半导体冷却模块(21)固接在该长边侧面上,用于遮盖第一流道(11)的开口端并降低第一流道(11)内的树脂温度;所述抽液换料模块(3)位于树脂槽(1)的一短边侧面处,包括树脂容器(31)、第一管道(32)以及第二管道(33),所述第一管道(32)的一端与树脂容器(31)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流道(11)连通,所述第二管道(33)的一端与树脂容器(31)连通,另一端与树脂槽(1)连通,树脂槽(1)、第一管道(32)、第二管道(33)和树脂容器(31)形成树脂循环回路;所述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树脂槽(1)内,用于感应树脂槽(1)的温度,并将反馈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下发控制指令至冷却装置(2),从而控制冷却装置(2)的工作进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2)还包括第二半导体冷却模块(22);所树脂槽(1)的另一长边侧面具有第二流道(13),所述第二流道(13)远离树脂槽(1)的一侧为开口端,所述第二流道(13)的侧壁底部设有若干出液口(14),所述第二半导体冷却模块(22)固接在该长边侧面上,用于遮盖第二流道(13)的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连杰,李建置,吴新谦,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数字智造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