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把手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9302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涉及一种车门把手防护装置,其安装在车门的内侧,防护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滑动组件,固定组件固定于车门内侧,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本体;滑动组件滑动设置在固定组件上,当滑动组件与固定组件处于滑动的起始端时滑动组件的一端覆盖住车门把手,且在滑动组件和固定组件的滑动路径上设置一第一弹力组件,包括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自由伸长状态下,将滑动组件限制在与固定组件的滑动起始端,此时,车门把手被滑动组件遮挡,当需要打开车门时,需要驾驶员一只手滑动滑动组件的同时另一只手打开车门把手,打开车门的过程,使驾驶员身体向车门侧倾斜,视野范围覆盖至车体后方,观察车辆后方车况,可广泛应用于车门把手防护装置技术领域。装置技术领域。装置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门把手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门把手防护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车门把手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具体而言,目前的汽车车门内把手均通过触发组件裸露安装于车门外部,通过施力于该触发组件进而打开车门,以实现开关车门的便利,但是,对于学习驾驶车辆的新手而言,在练习过程中,如何养成良好的开车习惯,对于将来上路行驶、如何保障自身及行人安全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停车后,观察车辆后方车况信息以及行人信息习惯极易让人疏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把手防护装置。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车门把手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安装在所述车门的内侧,所述防护装置包括:
[0005]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一对对立面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本体的一对对立端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一侧面凸出设置一滑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面凹陷设置一第一凹槽;
[0006]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由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把手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安装在所述车门的内侧,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一对对立面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本体的一对对立端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一侧面凸出设置一滑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面凹陷设置一第一凹槽;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由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一端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凹槽方向进行延伸;锁孔,所述锁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一端的部位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远离所述车门的一侧,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一对对立面为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二本体的一对对立端为第三端和第四端;滑槽,所述滑槽凹陷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三侧面,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当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第三端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时,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滑轨相契合;当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第三端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端时,所述第二本体所述滑槽刚好覆盖住所述车门的把手;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第三端;第一弹力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弹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第一弹簧;当所述第一弹簧为自然伸长状态时,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于第二限位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把手装置,所述把手装置设置在所述滑动组件的第四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设置在所述车门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把手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装置为类C形,且类C形的一对自由端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滑动组件的第四侧面上;所述把手装置的一对自由端分别位于所述滑动组件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把手装置位于所述滑动组件的所述第三端的自由端内设置有空腔;所述把手位于所述滑动组件的所述第三端的自由端的侧壁设置有贯穿所述空腔的水平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英豪朱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未来幻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