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盾构箱变的防尘通风底座组合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盾构箱变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盾构箱变的防尘通风底座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盾构箱变因应用于隧道挖掘现场,环境较为恶劣,防水及防尘等级要求较高。但因大型盾构箱变,变压器及箱变中的高低压元器件在工作过程中有较大的热损耗,若通风达不到要求会造成箱变内部温度过高,缩短元器件的寿命。为满足防尘的等级要求,若把箱变底座完全封死,虽然防尘能够满足要求,但无法保证给予内部足够的通风量。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一种既能满足通风需求,又能达到较高防尘级别的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盾构箱变的防尘通风底座组合结构,本装置的箱变底座使用该种防尘通风组合结构,既能满足箱变通风的需求,又能达到较好的防尘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盾构箱变的防尘通风底座组合结构,包括底座、托板组件和防尘板组件,沿底座底板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通风窗,在所述通风窗内的四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用于盾构箱变的防尘通风底座组合结构,包括底座(1)、托板组件(2)和防尘板组件(3),沿底座(1)底板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通风窗,在所述通风窗内的四周边缘固定设置有托板组件(2),所述托板组件(2)包括托板Ⅰ(2
‑
1)和托板Ⅱ(2
‑
2),所述托板Ⅰ(2
‑
1)沿底座(1)长度方向布置,托板Ⅱ(2
‑
2)沿底座(1)宽度方向布置;所述防尘板组件(3)包括防尘板(3
‑
1)、防尘棉(3
‑
2)、钢板网(3
‑
3)、压板Ⅰ(3
‑
4)和压板Ⅱ(3
‑
5),所述防尘板(3
‑
1)上分布有排布规则的网格状通风孔,防尘板(3
‑
2)的下端面与防尘棉(3
‑
2)上端面贴合,防尘棉(3
‑
2)的下端面压合有钢板网(3
‑
3),压板Ⅰ(3
‑
4)沿防尘板(3
‑
1)长度方向压设在钢板网(3
‑
3)边缘,压板Ⅱ(3
‑
5)沿防尘板(3
‑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霞,韩海峰,胡明强,常双峰,宋冬冬,张占奎,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豫盛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