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94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压力容器的主螺柱的附属结构,具体为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由于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容易出现锈蚀或腐蚀的情况,从而导致主螺柱与螺母拆卸困难的问题,故提供了一种改进后的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结构,包括主螺柱以及拧于主螺柱前端的螺母、外罩于主螺柱前端的桶体状防护罩以及用于连接防护罩与主螺柱的螺栓,防护罩的开口端与螺母的的底端齐平,主螺柱前端的端面设有与主螺柱同轴的螺纹孔,防护罩的桶底开有第一孔,螺栓穿过第一孔拧于螺纹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结构解决了由于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容易出现锈蚀或腐蚀的情况,从而导致主螺柱与螺母拆卸困难的问题。从而导致主螺柱与螺母拆卸困难的问题。从而导致主螺柱与螺母拆卸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适用于压力容器的主螺柱的附属结构,具体为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中,需大量使用主螺柱及螺母来实现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使用时,主螺柱拧于部件的螺纹孔内,然后将螺母拧固于主螺柱的前端,当压力容器返修时,需要拧松螺母,将螺母从主螺柱的前端取下后方可完成部件的拆卸,但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经常会出现锈蚀或腐蚀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主螺柱与螺母拆卸困难,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由于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容易出现锈蚀或腐蚀的情况,从而导致主螺柱与螺母拆卸困难的问题,故提供了一种改进后的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结构。
[0004]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结构,包括主螺柱以及拧于主螺柱前端的螺母、外罩于主螺柱前端的桶体状防护罩以及用于连接防护罩与主螺柱的螺栓,防护罩的开口端与螺母的的底端齐平,主螺柱前端的端面设有与主螺柱同轴的螺纹孔,防护罩的桶底开有第一孔,螺栓穿过第一孔拧于螺纹孔内。使用时,防护罩罩于主螺柱的前端且防护罩的开口端与螺母的的底端齐平,使得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被罩于防护罩内,同时采用螺栓使得防护罩与主螺柱固定,这样的结构避免了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外露,减少了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出现锈蚀或腐蚀的情况发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主螺柱与螺母拆卸困难的问题。
[0005]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技术的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结构解决了由于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容易出现锈蚀或腐蚀的情况,从而导致主螺柱与螺母拆卸困难的问题,且结构、安装简单、效率高,质量好。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主螺柱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主螺柱,2—螺母,3—防护罩,4—螺纹孔,5—第一孔,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结构,包括主螺柱1以及拧于主螺柱1前端的螺母2、外罩于主螺柱1的前端的桶体状防护罩3以及用于连接防护罩3与主螺柱1的螺栓6,防护罩3的开口端与螺母2的的底端齐平,主螺柱1前端的端面设有与主螺柱1同轴的螺纹孔4,防护罩3的桶底开有第一孔5,螺栓6穿过第一孔5拧于螺纹孔4内。使用时,防护罩3罩于主螺柱1的前端且防
护罩3的开口端与螺母2的的底端齐平,使得主螺柱1与螺母2连接处被罩于防护罩3内,同时采用螺栓6使得防护罩3与主螺柱1固定,这样的结构避免了主螺柱1与螺母2连接处外露,减少了主螺柱1与螺母2连接处出现锈蚀或腐蚀的情况发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主螺柱1与螺母2拆卸困难的问题。
[0010]具体实施时,防护罩3为圆柱状,结构规范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主螺柱与螺母连接处结构,包括主螺柱(1)以及拧于主螺柱(1)前端的螺母(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罩于主螺柱(1)的前端的桶体状防护罩(3)以及用于连接防护罩(3)与主螺柱(1)的螺栓(6),防护罩(3)的开口端与螺母(2)的的底端齐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朋温莹卫小萍杨兵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丰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