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探测器组件信号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880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红外相机数据采集和成像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红外探测器组件信号传输装置,包括:用于对信号传输模块在探测器组件端的电磁屏蔽和机械固定的第一接口保护模块;用以实现探测器组件和信息获取电路的电气连接,一端连接探测器组件电信号接口,另外一端连接至信息获取电路模块的信号传输模块;用于对信号传输模块在信息获取电路端的电磁屏蔽和机械固定的第二接口保护接口模块;用以提供探测器组件需要的供电、偏置电压、驱动信号,并用于对探测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滤波、隔离、阻抗匹配和模拟数字转换处理的信息获取电路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成度高,安装、测试和维护方便,信号完整性好,实现了信号的低噪声传输。输。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探测器组件信号传输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红外相机数据采集和成像探测
,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探测器组件信号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利用大视场红外相机进行对地成像探测是当前遥感成像领域的一个热点。现阶段常用的探测方案是红外相机装在飞行器(卫星、飞机等)上对地观测,或者红外相机从地面对空探测,通过高分辨率成像来实现对地观测。
[0003]随着遥感成像技术的发展,对成像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也就要求探测器的规模要进一步增加,成像的帧频要进一步提高,对探测器杜瓦组件的信号输出的读出频率和抽头数也提高,意味着信号获取的速率急剧增加。
[0004]而对于采用大规模红外探测器的红外相机,由于探测器组件输出信号为模拟信号,且传输的抽头数较多,因此在输出接口上难以提高集成度,传统方法往往是在杜瓦接口上引出上百根接线柱,然后通过外接分散式的引线进行信号传输。
[0005]现有技术忽略了红外相机探测器组件组成结构上的特性,直接外引线进行信号传输,而传输的信号包括探测器输出的多路模拟信号、探测器驱动信号、探测器供电和偏压等,造成引线数量繁多,信号庞杂,信号串扰严重,电磁兼容性难以保证;另一方面,由于红外探测器接口空间往往较小,电子装联困难,测试困难,出现故障难以排查,故障返修困难。
[0006]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0007](1)现有技术中直接外引线进行信号传输,造成引线数量繁多,信号庞杂,信号串扰严重,电磁兼容性难以保证。/>[0008](2)现有技术中由于红外探测器接口空间往往较小,电子装联困难,测试困难,出现故障难以排查,故障返修困难。
[0009]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基于大规模探测器的红外成像系统由于往往应用在航天航空领域,空间资源有限,探测器与光学系统装校空间往往较小,难以将信号获取电路就近放置,这样需要较长的引出线,而较长的引出线不仅笨重、难以维护、难以测试,还导致探测器输出的模拟信号传输质量差,串扰严重,从而导致系统性能降级。另外探测器组件端引出线没有承载电源和偏置电压滤波电路的固定载体,会严重影响探测器组件的信噪比,而一般情况下,信噪比是探测器组件的核心指标之一。
[0010]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基于大规模探测器的红外成像系统采用该信号传输装置后,探测器组件信噪比将会得到明显改善,接口集成度大幅度提高,信号完整性得到优化,维修和测试也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多套同型号红外探测器组件信号传输装置之间的一致性也会变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探测器组件信号传输装
置。本技术用于获取红外相机中大规模探测器的输出信号,能实现基于大规模红外探测器的成像相机低噪声信号获取。
[001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红外探测器组件信号传输装置,所述红外探测器组件信号传输装置设置有:
[0013]与信号传输模块通过线路连接,用于对信号传输模块在探测器组件端的电磁屏蔽和机械固定的第一接口保护模块;
[0014]与第二接口保护模块通过线路连接,用以实现探测器组件和信息获取电路的电气连接,一端连接探测器组件电信号接口,另外一端连接至信息获取电路模块的信号传输模块;
[0015]与信息获取电路模块通过线路连接,用于对信号传输模块在信息获取电路端的电磁屏蔽和机械固定的第二接口保护接口模块;
[0016]用以提供探测器组件需要的供电、偏置电压、驱动信号,并用于对探测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滤波、隔离、阻抗匹配和模拟数字转换处理的信息获取电路模块。
[0017]进一步,所述信息传输模块设置有多层刚柔结合印制线路板,多层刚柔结合印制线路板右端为第一刚柔结合板在探测器组件端的硬板区,多层刚柔结合印制线路板中间位置为刚柔结合板的柔性板区,多层刚柔结合印制线路板左端为第一刚柔结合板在信息获取端的硬板区;
[0018]第一刚柔结合板在信息获取端的硬板区上设置有第一信息获取电路端接插件,第一刚柔结合板在探测器组件端的硬板区上设置有第一探测器组件端接插件和供电和偏压滤波电路。
[0019]进一步,所述探测器供电和偏置电压滤波电路由钽电容和陶瓷电容并联构成的退耦滤波电路。
[0020]刚柔结合板的柔性板区中柔性板为层数大于2的偶数层PCB,顶层和底层为模拟地信号层;
[0021]刚柔结合板的柔性板区为柔性线路板,柔性线路板分为上下2片共4层,第一层和第四层为大面积地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为走线层。
[0022]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口保护模块设置有第一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下保护盖;
[0023]第一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下保护盖通过第一紧固件A固定有第二刚柔结合板在探测器组件端的硬板区,第一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下保护盖与第一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上保护盖对扣安装;
[0024]第二刚柔结合板在探测器组件端的硬板区与第一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上保护盖之间固定有第二探测器组件端接插件;
[0025]第一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下保护盖和第一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上保护盖组成保护盖,保护盖通过第一定位插销和第一紧固件B与探测器组件外壳连接。
[0026]进一步,所述第一紧固件A为5颗M2.5
×
6螺钉;第一紧固件B为4颗M3
×
10 螺钉;
[0027]第一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下保护盖与第一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上保护盖各留1mm深的凹槽开口,凹槽开口为第一刚柔结合板柔性板引出口。
[0028]进一步,所述第二接口保护模块设置有第二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上保护盖,第二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上保护盖通过第二紧固件A 固定有第二刚柔结合板在信息获取模块端的硬板区,第二刚柔结合板在信息获取模块端的硬板区板上固定有信息获取模块端接插件;
[0029]第二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上保护盖和第二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下保护盖扣合,第二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上保护盖和第二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下保护盖组成保护盖。
[0030]进一步,所述保护盖通过第二定位插销和第二紧固件B固定有信息获取模块结构上,信息获取模块结构上侧固定有信息获取模块电路板。
[0031]进一步,所述第二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上保护盖内有插销插孔,第二紧固件A为5颗M2.5
×
6螺钉,第二紧固件B为4颗M3
×
10螺钉;
[0032]第二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上保护盖和第二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下保护盖各留1mm深的凹槽开口,凹槽开口为第二刚柔结合板柔性板引出口。
[0033]进一步,所述信息获取电路模块设置有探测器时序驱动电路,探测器时序驱动电路和探测器供电及偏置电压电路分别与第二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探测器组件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器组件信号传输装置设置有:与信号传输模块通过线路连接,用于对信号传输模块在探测器组件端的电磁屏蔽和机械固定的第一接口保护模块;与第二接口保护模块通过线路连接,用以实现探测器组件和信息获取电路的电气连接,一端连接探测器组件电信号接口,另外一端连接至信息获取电路模块的信号传输模块;与信息获取电路模块通过线路连接,用于对信号传输模块在信息获取电路端的电磁屏蔽和机械固定的第二接口保护接口模块;用以提供探测器组件需要的供电、偏置电压、驱动信号,并用于对探测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滤波、隔离、阻抗匹配和模拟数字转换处理的信息获取电路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红外探测器组件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信息传输模块设置有多层刚柔结合印制线路板,多层刚柔结合印制线路板右端为第一刚柔结合板在探测器组件端的硬板区,多层刚柔结合印制线路板中间位置为刚柔结合板的柔性板区,多层刚柔结合印制线路板左端为第一刚柔结合板在信息获取端的硬板区;第一刚柔结合板在信息获取端的硬板区上设置有第一信息获取电路端接插件,第一刚柔结合板在探测器组件端的硬板区上设置有第一探测器组件端接插件和供电和偏压滤波电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红外探测器组件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供电和偏置电压滤波电路由钽电容和陶瓷电容并联构成的退耦滤波电路;刚柔结合板的柔性板区中柔性板为层数大于2的偶数层PCB,顶层和底层为模拟地信号层;刚柔结合板的柔性板区为柔性线路板,柔性线路板分为上下2片共4层,第一层和第四层为大面积地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为走线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红外探测器组件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保护模块设置有第一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下保护盖;第一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下保护盖通过第一紧固件A固定有第二刚柔结合板在探测器组件端的硬板区,第一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下保护盖与第一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上保护盖对扣安装;第二刚柔结合板在探测器组件端的硬板区与第一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上保护盖之间固定有第二探测器组件端接插件;第一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下保护盖和第一两片分体式铝合金适配安装罩的上保护盖组成保护盖,保护盖通过第一定位插销和第一紧固件B与探测器组件外壳连接。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双喜孙胜利林长青胡亭亮王敏华李璐芳喻琪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