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会勇专利>正文

一种侧部轮廓呈矩形的龙骨型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789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部轮廓呈矩形的龙骨型材结构,包括主型材和位于主型材两侧的辅型材,所述主型材包括主一板、主二板、主三板、主四板、主五板和主六板,所述主二板、主三板、主四板和主五板位于主一板和主六板之间,所述主一板设有两个并相互贴合,所述主一板端部连接有主二板,所述主二板、主三板、主四板和主五板依次首尾连接,主六板与主五板背向主四板的一端连接,辅型材包括辅一板、辅二板、辅三板、辅四板和辅五板,辅型材中部为辅一板,辅一板两端为辅二板,辅二板背向辅一板的一端依次首尾连接辅三板、辅四板和辅五板。该侧部轮廓呈矩形的龙骨型材结构,具有形变和缓冲作用,而且易于安装连接稳固,适合普遍推广使用。适合普遍推广使用。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部轮廓呈矩形的龙骨型材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龙骨型材
,具体涉及一种侧部轮廓呈矩形的龙骨型材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龙骨型材是一种建筑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适应防水、防震、防尘、恒温等功效;它按用途可分为吊顶龙骨和隔断龙骨,按断面形式可分为V 型、C型、T型、L型、U型龙骨,其中吊顶龙骨具有工期短、施工简便等优点,该材料广泛运用于宾馆、候机楼、车站、办公楼、室内装修设置等场所。
[0003]现有的技术中,型材在接受水平和垂直反向的冲力时,由于横截面轮廓大多是矩形框状,此种结构的优点是具有较为良好的强度,但缺点是应对受力时难以良好的形变吸收力量,型材在建筑搭建完成后存在补强的需要,现有的型材需要额外施工增加型材的数量以增强结构强度,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部轮廓呈矩形的龙骨型材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侧部轮廓呈矩形的龙骨型材结构,包括主型材和位于主型材两侧的辅型材;
[0006]所述主型材包括主一板、主二板、主三板、主四板、主五板和主六板,所述主二板、主三板、主四板和主五板位于主一板和主六板之间,所述主一板设有两个并相互贴合,所述主一板端部连接有主二板,所述主二板、主三板、主四板和主五板依次首尾连接,所述主六板与主五板背向主四板的一端连接;
[0007]所述辅型材包括辅一板、辅二板、辅三板、辅四板和辅五板,所述辅型材中部为辅一板,所述辅一板两端为辅二板,所述辅二板背向辅一板的一端依次首尾连接辅三板、辅四板和辅五板。
[0008]优选的,所述主型材和辅型材均为一体式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主四板和主五板的连接处于辅二板接触,所述辅一板与主六板相邻,所述辅四板与主四板贴合。
[00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侧部轮廓呈矩形的龙骨型材结构,主型材和辅型材采用卡接连接的方式,卡接连接的方案不会过度的依靠螺栓和螺母,主型材和辅型材均可通过形变的方式吸收震动,具有良好的震动吸收效果,主型材和辅型材的结构均较为简单,易于制备,有利于大批量制造时控制成本,辅型材作为主型材的辅助组件,在主型材需要补强操作时将辅型材插入其侧面即可完成补强,补强的操作较为简单,主一板和主二板构成的折弯结构与主五板和主六板构成的折弯结构均在受力时均可较为充分的变形吸收震动和冲击,辅型材两侧的垂直部分和主四板内侧的空间均可较为良好的连接铆钉。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主型材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辅型材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主型材;101、主一板、102、主二板;103、主三板;104、主四板;105、主五板;106、主六板;2、辅型材;201、辅一板;202、辅二板; 203、辅三板;204、辅四板;205、辅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侧部轮廓呈矩形的龙骨型材结构,包括主型材1和位于主型材1两侧的辅型材2,主型材1和辅型材2均为一体式结构,主四板104和主五板105的连接处于辅二板202接触,辅一板201 与主六板106相邻,辅四板204与主四板104贴合;
[0018]主型材1包括主一板101、主二板102、主三板103、主四板104、主五板105和主六板106,主二板102、主三板103、主四板104和主五板105位于主一板101和主六板106之间,主一板101设有两个并相互贴合,主一板 101端部连接有主二板102,主二板102、主三板103、主四板104和主五板 105依次首尾连接,主六板106与主五板105背向主四板104的一端连接。
[0019]具体的,辅型材2包括辅一板201、辅二板202、辅三板203、辅四板204 和辅五板205,辅型材2中部为辅一板201,辅一板201两端为辅二板202,辅二板202背向辅一板201的一端依次首尾连接辅三板203、辅四板204和辅五板205。
[0020]工作原理,该侧部轮廓呈矩形的龙骨型材结构,辅型材2插入主型材1 的两侧,主二板102、主三板103、主四板104、主五板105和主六板106构成的结构可通过形变的方式吸收震动,在主三板103受到压迫时主四板104 将会压向其下方的辅二板202,辅一板201和两个辅二板202构成的结构可形变进一步吸收震动,主二板102、主三板103、主四板104、主五板105和主六板106的结构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具有较高的可压缩度。
[00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部轮廓呈矩形的龙骨型材结构,包括主型材(1)和位于主型材(1)两侧的辅型材(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型材(1)包括主一板(101)、主二板(102)、主三板(103)、主四板(104)、主五板(105)和主六板(106),所述主二板(102)、主三板(103)、主四板(104)和主五板(105)位于主一板(101)和主六板(106)之间,所述主一板(101)设有两个并相互贴合,所述主一板(101)端部连接有主二板(102),所述主二板(102)、主三板(103)、主四板(104)和主五板(105)依次首尾连接,所述主六板(106)与主五板(105)背向主四板(104)的一端连接;所述辅型材(2)包括辅一板(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会勇
申请(专利权)人:黄会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