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锂离子电池的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制备锂离子电池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锂离子电池生产中注液工序是在锂离子电池的盖板和壳体激光焊接和真空烘烤后,通过盖板上预留的小孔注液,注完液后在小孔处塞上胶塞再进行化成,然后再取下胶塞进行二次注液、补液,最终将小孔封口。在完成注液后,再进行预充。换言之,现有的预充和注液是分开进行的,电池为了发挥容量,电芯在壳体内的占空比都设计的很大,留给注入电解液的空间很小,只能一次注液后,极片浸润吸收该电解液,留出空间后再二次注液或补液。这样,极片浸润效果不均匀,也就是说,在预充之前极片有的地方浸润很好,有的地方根本没有电解液,导致预充时有的地方激活很好,有的地方根本没有激活,达不到活性物质界面SEI膜形成或稳定的一致性。另外,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中,二次注液或补液时电池带电且带电量较高,操作过程也十分不安全。并且,制备方法的流程十分繁琐,多次接触电解液和塞取胶塞,对电池污染比较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锂离子电池的设备包括具有顶部开口的第一槽体(60)、能够密闭所述第一槽体(60)的开口的第一上盖(61)、具有顶部开口的第二槽体(70)、能够密闭所述第二槽体(70)的开口的第二上盖(71)、能够在所述第一槽体(60)内升降的托盘(40)以及能够在所述第二槽体(70)内升降的化成装置(50),所述第一槽体(60)设置有用于抽吸和/或破除真空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槽体(70)设置有用于抽吸和/或破除真空的第二接口(7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成装置(50)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上盖(7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槽体(60)内提供电解液的供液装置(80)以及用于监测所述第一槽体(60)内的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栋,
申请(专利权)人:沁新集团天津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