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妍芳专利>正文

一种骨科术后辅助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841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行走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骨科术后辅助行走装置,其提高了便捷性;包括底板、两组支柱、插杆、握杆、连杆、两组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两组支柱的底端均连接底板的顶端,两组支柱的顶端均设置有凹槽,两组支柱均设置有腔室,腔室在凹槽的底端,两组插杆的顶端分别连接两组握杆的底端,连杆安装在两组握杆之间,两组插杆分别在两组凹槽中滑动,两组插杆的内部均设置有空腔,两组升降机构分别安装在两组腔室中,用于两组插杆的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两组支柱的右端,用于为两组升降机构提供动力;升降机构包括限位块、转轴、一号轴承、蜗轮、一号锥轮、二号轴承、丝杠、二号锥轮、弹簧和第一顶板。弹簧和第一顶板。弹簧和第一顶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术后辅助行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行走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骨科术后辅助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使患者偏瘫下肢步行功能早日康复,需要经过手术等方法辅助锻炼治疗,主要是通过一些辅助的设施,使患者偏瘫的肢体通过锻炼恢复活动能力,这种治疗手段,对于那些偏瘫不严重,还有知觉及一定活动能力的下肢,是很有效,可通过辅助锻炼来恢复下肢活动能力的患者。
[0003]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7462311U的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辅助装置,当需要对其进行高度调解时,需要一个一个的进行螺栓调节,导致高度调节较繁琐,便捷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了便捷性的骨科术后辅助行走装置。
[0005]本技术的一种骨科术后辅助行走装置,包括底板、两组支柱、插杆、握杆、连杆、两组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两组支柱的底端均连接底板的顶端,两组支柱的顶端均设置有凹槽,两组支柱均设置有腔室,腔室在凹槽的底端,两组插杆的顶端分别连接两组握杆的底端,连杆安装在两组握杆之间,两组插杆分别在两组凹槽中滑动,两组插杆的内部均设置有空腔,两组升降机构分别安装在两组腔室中,用于两组插杆的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两组支柱的右端,用于为两组升降机构提供动力;
[0006]升降机构包括限位块、转轴、一号轴承、蜗轮、一号锥轮、二号轴承、丝杠、二号锥轮、弹簧和第一顶板,一号轴承安装在腔室的右端,转轴通过一号轴承与腔室的右端转动连接,转轴的右端延伸至支柱的右侧并且连接蜗轮的左端,转轴的左端在腔室中连接一号锥轮的右端,丝杠的底端通过二号轴承与腔室的底端转动连接,二号锥轮在腔室中安装在丝杠上,一号锥轮与二号锥轮啮合,丝杠的顶端延伸至凹槽中并且从插杆的底端螺装插至空腔中,限位块在空腔中安装在丝杠的顶端,弹簧的顶端连接插杆的底端,弹簧的底端连接第一顶板的顶端;当需要对装置进行高度调节时,通过驱动机构使两组蜗轮正转,从而使两组蜗轮分别通过两组转轴带动两组一号锥轮转动,从而使两组一号锥轮分别通过两组二号锥轮带动两组丝杠转动,从而使两组插杆分别在凹槽中向上移动,当需要对降低高度时,通过驱动机构使两组蜗轮反转,从而使两组插杆分别在两组凹槽中向下滑动,通过两组第一顶板和两组弹簧的配合,对两组插杆进行缓冲保护,提高了便捷性。
[0007]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手轮、两组固定板、蜗杆和两组三号轴承,两组固定板分别安装在两组支柱的右端,蜗杆通过两组三号轴承转动安装在两组固定板之间,蜗杆的后端延伸至固定板的后侧并且连接手轮的前端,蜗杆分别与两组蜗轮啮合;转动手轮,从而使蜗杆在两组固定板和两组三号轴承的配合下分别带动两组蜗轮转动。
[0008]优选的,还包括两组支撑板、两组二号丝杠、两组把手、两组第二顶板、两组四号轴
承和多组万向轮,两组支撑板分别安装在底板的前后端,两组二号丝杠分别与两组支撑板螺纹连接,两组把手分别安装在两组二号丝杠的顶端,两组二号丝杠的底端分别通过两组四号轴承与两组第二顶板的顶端转动连接,两组第二顶板相近的一端分别与底板的前后端接触,多组万向轮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二顶板的底端;转动两组把手,从而使两组二号丝杠分别带动两组第二顶板向下移动,从而使两组第二顶板分别带动多组万向轮向下移动,从而使多组万向轮的底端低于底板的底端,便于要康复的病人进行较快的辅助移动。
[0009]优选的,还包括多组齿牙,底板的底端设置有多组齿牙;通过多组齿牙使增加摩擦力。
[0010]优选的,还包括多组橡胶垫,底板的底端设置有多组橡胶垫;通过多组橡胶垫增加摩擦力。
[0011]优选的,还包括两组把套,两组把套分别套装在两组握杆上。
[0012]优选的,两组把套上均设置有防滑纹;通过两组防护纹,增加摩擦力,减少脱手情况。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需要对装置进行高度调节时,通过驱动机构使两组蜗轮正转,从而使两组蜗轮分别通过两组转轴带动两组一号锥轮转动,从而使两组一号锥轮分别通过两组二号锥轮带动两组丝杠转动,从而使两组插杆分别在凹槽中向上移动,当需要对降低高度时,通过驱动机构使两组蜗轮反转,从而使两组插杆分别在两组凹槽中向下滑动,通过两组第一顶板和两组弹簧的配合,对两组插杆进行缓冲保护,提高了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前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中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标记:1、底板;2、限位块;3、支柱;4、插杆;5、握杆;6、连杆;7、转轴;8、一号轴承;9、蜗轮;10、一号锥轮;11、二号轴承;12、丝杠;13、二号锥轮;14、弹簧;15、第一顶板;16、手轮;17、固定板;18、蜗杆;19、三号轴承;20、支撑板;21、二号丝杠;22、连接板;23、第二顶板;24、四号轴承;25、万向轮; 26、齿牙;27、橡胶垫;28、把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骨科术后辅助行走装置,包括底板1、两组支柱3、插杆4、握杆5、连杆6、两组升降机构,两组支柱3的底端均连接底板1的顶端,两组支柱3的顶端均设置有凹槽,两组支柱3均设置有腔室,腔室在凹槽的底端,两组插杆4的顶端分别连接两组握杆5的底端,连杆6安装在两组握杆5之间,两组插杆4分别在两组凹槽中滑动,两组插杆4的内部均设置有空腔,
两组升降机构分别安装在两组腔室中,用于两组插杆4的升降,升降机构包括限位块2、转轴7、一号轴承8、蜗轮9、一号锥轮10、二号轴承11、丝杠12、二号锥轮13、弹簧14和第一顶板 15,一号轴承8安装在腔室的右端,转轴7通过一号轴承8与腔室的右端转动连接,转轴7的右端延伸至支柱3的右侧并且连接蜗轮9的左端,转轴7的左端在腔室中连接一号锥轮10的右端,丝杠12的底端通过二号轴承11与腔室的底端转动连接,二号锥轮13在腔室中安装在丝杠12 上,一号锥轮10与二号锥轮13啮合,丝杠12的顶端延伸至凹槽中并且从插杆4的底端螺装插至空腔中,限位块2在空腔中安装在丝杠12的顶端,弹簧14的顶端连接插杆4的底端,弹簧14的底端连接第一顶板15 的顶端,两组固定板17分别安装在两组支柱3的右端,蜗杆18通过两组三号轴承19转动安装在两组固定板17之间,蜗杆18的后端延伸至固定板17的后侧并且连接手轮16的前端,蜗杆18分别与两组蜗轮9啮合;当需要对装置进行高度调节时,正向转动手轮16,从而使蜗杆18在两组固定板17和两组三号轴承19的配合下分别带动两组蜗轮9正转,从而使两组蜗轮9分别通过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术后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两组支柱(3)、插杆(4)、握杆(5)、连杆(6)、两组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两组支柱(3)的底端均连接底板(1)的顶端,两组支柱(3)的顶端均设置有凹槽,两组支柱(3)均设置有腔室,腔室在凹槽的底端,两组插杆(4)的顶端分别连接两组握杆(5)的底端,连杆(6)安装在两组握杆(5)之间,两组插杆(4)分别在两组凹槽中滑动,两组插杆(4)的内部均设置有空腔,两组升降机构分别安装在两组腔室中,用于两组插杆(4)的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两组支柱(3)的右端,用于为两组升降机构提供动力;升降机构包括限位块(2)、转轴(7)、一号轴承(8)、蜗轮(9)、一号锥轮(10)、二号轴承(11)、丝杠(12)、二号锥轮(13)、弹簧(14)和第一顶板(15),一号轴承(8)安装在腔室的右端,转轴(7)通过一号轴承(8)与腔室的右端转动连接,转轴(7)的右端延伸至支柱(3)的右侧并且连接蜗轮(9)的左端,转轴(7)的左端在腔室中连接一号锥轮(10)的右端,丝杠(12)的底端通过二号轴承(11)与腔室的底端转动连接,二号锥轮(13)在腔室中安装在丝杠(12)上,一号锥轮(10)与二号锥轮(13)啮合,丝杠(12)的顶端延伸至凹槽中并且从插杆(4)的底端螺装插至空腔中,限位块(2)在空腔中安装在丝杠(12)的顶端,弹簧(14)的顶端连接插杆(4)的底端,弹簧(14)的底端连接第一顶板(15)的顶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术后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手轮(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妍芳田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杨妍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