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39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14
本申请涉及光电探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电探测器。该光电探测器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设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热释电材料层,其中,热释电材料层的靠近第二电极层的表面设有金属纳米颗粒。利用该光电探测器可实现对低强度光的检测,提高检测灵敏度。提高检测灵敏度。提高检测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探测器


[0001]本申请涉及光电探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电探测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热释电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光传感领域,其原理为:当热释电材料的温度显著变化的时候,材料会表现出瞬时的极化电荷,从而在电极上产生感应电荷,进而在外部电路产生电流。其热释电电流Ip=ηpAdT/dt,η是吸收效率,p是热释电系数,温度变化率dT/dt会显著影响热释电材料的热释电电流大小,从而影响探测器灵敏度。通常,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提高热释电材料的电势:

在基体温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入射光的功率,增强热释电电压/电流值;

在入射光功率密度一定情况下,通过降低器件温度,提高温度差,增强热释电电压/电流值。其中,第一种方式难以实现低功率密度光的检测。第二种方式限制了器件在室温或者高温下的应用。且第二方式下,在探测微弱光的时候,光热转换效率低,热释电电流小,信号会被噪声掩盖,而无法达到弱光检测的目的。而且随着波长从红外降低到紫外波段,光热效应也会逐渐降低,所以传统的热释电探测器几乎没有针对紫外波段设计的。热释电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热释电材料层,其中,所述热释电材料层的靠近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表面设有金属纳米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释电材料层为薄膜结构或纳米线阵列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线阵列结构中,纳米线的尺寸为3nm~500nm。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金属层或透明导电层。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释电材料层包括锆钛酸铅层、钽酸锂层、铌酸锂层、氧化锌层或钛酸钡层。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建平李舟李奇黄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