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隔声楼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02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隔声楼板结构,包括楼板体,所述楼板体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稳定组件,所述楼板体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隔音回流保温组件,所述连接稳定组件包括水泥底层、隔音砂浆层、防水层、钢筋柱、连接柱、钢筋网和凸块,所述楼板体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泥底层,所述水泥底层顶端固定连接有隔音砂浆层,所述隔音砂浆层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水泥底层、隔音砂浆层和防水层内侧通过钢筋柱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稳定组件,便于工作人员对楼板体内侧的材料进行连接处理,提高了材料间相互的连接结构强度,避免材料在使用时发生位置分离的现象,进而保证了楼板体使用时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楼板体使用时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楼板体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隔声楼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隔声楼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绿色建筑中大面积推行的隔声楼板多为浮筑隔声楼板,浮筑隔声楼板是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垫一层以柔性材料为主的弹性隔声层,然后再铺楼板面,由于设置有弹性隔声层,使得楼板的传声性能被大大缓解,当撞击产生的撞击声经楼板的传声后的传声效果减弱,从而大大地增强了楼板的隔声性能。
[0003]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楼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楼板内侧材料往往直接平面连接起来,从而造成材料与材料之间容易出现间隙的现象,进而降低了楼板使用时候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的楼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楼板内侧材料往往直接平面连接起来,从而造成材料与材料之间容易出现间隙的现象,进而降低了楼板使用时候稳定性的问题,提供一种绿色建筑隔声楼板结构。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绿色建筑隔声楼板结构,包括楼板体,所述楼板体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稳定组件,所述楼板体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隔音回流保温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稳定组件包括水泥底层、隔音砂浆层、防水层、钢筋柱、连接柱、钢筋网和凸块;
[0007]所述楼板体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泥底层,所述水泥底层顶端固定连接有隔音砂浆层,所述隔音砂浆层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水泥底层、隔音砂浆层和防水层内侧通过钢筋柱固定连接,所述钢筋柱外侧呈圆周阵列等距焊接有连接柱,所述水泥底层内侧底部嵌入固定安装有钢筋网,所述隔音砂浆层顶端等距固定安装有凸块,便于工作人员增强楼板体内侧的材料相互间的连接结构强度。
[0008]优选的,所述凸块卡接于防水层底端内侧,增强了隔音砂浆层与防水层的连接结构强度,所述凸块纵截面为T形,避免凸块与防水层发生分离的现象。
[0009]优选的,所述隔音砂浆层纵截面高度与防水层纵截面高度相同,所述隔音砂浆层纵截面高度为水泥底层纵截面高度二分之一,从而保证楼板体底部的稳定性。
[0010]优选的,所述隔音回流保温组件包括保温棉、吸音泡沫板、定位块、装饰板和回流槽;
[0011]所述楼板体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温棉,所述水泥底层内侧中部嵌入固定连接有吸音泡沫板,所述保温棉顶端固定连接有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底端等距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装饰板顶端等距开设有回流槽,便于工作人员对外界气体吹拂时进行回流处理。
[0012]优选的,所述回流槽纵截面为U形,能够对吹拂的气体进行回流处理,所述定位块卡接于保温棉内侧,能够增强保温棉与装饰板的连接结构强度。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通过连接稳定组件,便于工作人员对楼板体内侧的材料进行连接处理,提高了材料间相互的连接结构强度,避免材料在使用时发生位置分离的现象,进而保证了楼板体使用时的稳定性。
[0015]2.通过隔音回流保温组件,增强了保温棉与装饰板的连接结构强度,同时,也能够对吹拂的气体进行回流处理,降低了室内的热量流失,进而提高了楼板体使用时的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连接稳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隔音回流保温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楼板体;
[0021]2、连接稳定组件;201、水泥底层;202、隔音砂浆层;203、防水层;204、钢筋柱;205、连接柱;206、钢筋网;207、凸块;
[0022]3、隔音回流保温组件;301、保温棉;302、吸音泡沫板;303、定位块;304、装饰板;305、回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3所示,一种绿色建筑隔声楼板结构,包括楼板体1,楼板体1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稳定组件2,连接稳定组件2包括水泥底层201、隔音砂浆层202、防水层203、钢筋柱204、连接柱205、钢筋网206和凸块207;
[0025]楼板体1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泥底层201,水泥底层201顶端固定连接有隔音砂浆层202,隔音砂浆层202纵截面高度为水泥底层201纵截面高度二分之一,从而保证楼板体1底部的稳定性,隔音砂浆层202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层203,隔音砂浆层202纵截面高度与防水层203纵截面高度相同,水泥底层201、隔音砂浆层202和防水层203内侧通过钢筋柱204固定连接,增强了水泥底层201、隔音砂浆层202和防水层203相互间的连接结构强度,钢筋柱204外侧呈圆周阵列等距焊接有连接柱205,水泥底层201内侧底部嵌入固定安装有钢筋网206,隔音砂浆层202顶端等距固定安装有凸块207,凸块207卡接于防水层203底端内侧,凸块207纵截面为T形,能够增强隔音砂浆层202与防水层203的连接结构强度,避免隔音砂浆层202与防水层203在使用时发生分离的现象。
[0026]楼板体1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隔音回流保温组件3,隔音回流保温组件3包括保温棉301、吸音泡沫板302、定位块303、装饰板304和回流槽305;
[0027]楼板体1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温棉301,水泥底层201内侧中部嵌入固定连接有
吸音泡沫板302,保温棉301顶端固定连接有装饰板304,装饰板304底端等距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03,定位块303卡接于保温棉301内侧,能够增强保温棉301与装饰板304的连接结构强度,装饰板304顶端等距开设有回流槽305,回流槽305纵截面为U形,能够对外界吹拂的气体进行回流处理。
[0028]工作原理:通过隔音砂浆层202顶端固定连接的凸块207卡接于防水层203内侧,能够增强隔音砂浆层202与防水层203的连接结构强度,同时,通过钢筋柱204外侧呈圆周阵列等距焊接的连接柱205分别嵌入水泥底层201、隔音砂浆层202和防水层203内侧,能够增强水泥底层201、隔音砂浆层202和防水层203相互间的连接结构强度,此时,通过水泥底层201内侧底部嵌入固定安装的钢筋网206,能够保证水泥底层201本身使用时的连接结构强度,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楼板体1内侧的材料进行连接处理,提高了材料间相互的连接结构强度,避免材料在使用时发生位置分离的现象,进而保证了楼板体1使用时的稳定性。
[0029]工作人员通过装饰板304底端等距固定连接的定位块303嵌入保温棉301内侧,能够增强保温棉301与装饰板304的连接结构强度,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隔声楼板结构,包括楼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体(1)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稳定组件(2),所述楼板体(1)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隔音回流保温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隔声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稳定组件(2)包括水泥底层(201)、隔音砂浆层(202)、防水层(203)、钢筋柱(204)、连接柱(205)、钢筋网(206)和凸块(207);所述楼板体(1)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泥底层(201),所述水泥底层(201)顶端固定连接有隔音砂浆层(202),所述隔音砂浆层(202)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层(203),所述水泥底层(201)、隔音砂浆层(202)和防水层(203)内侧通过钢筋柱(204)固定连接,所述钢筋柱(204)外侧呈圆周阵列等距焊接有连接柱(205),所述水泥底层(201)内侧底部嵌入固定安装有钢筋网(206),所述隔音砂浆层(202)顶端等距固定安装有凸块(2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隔声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凌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远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