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规则注塑产品的注塑机械手取放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800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不规则注塑产品的注塑机械手取放料系统,包括:机械手主体、悬臂、旋转固定座、升降机构、成品取料机构、以及废料取料机构,升降机构分别驱动成品取料机构或废料取料机构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成品取料机构包括:翻转机构、视觉检测机构、空心轴电机、以及吸盘,所述空心轴电机驱动吸盘进行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视觉检测机构对治具方向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驱动空心轴电机进行旋转,从而调整吸盘所吸取的成形产品的方向,使得成形产品的朝向与治具对应,以便于将成形产品放置于治具中,减少人工复查与返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同时可以避免因产品与治具发生碰撞或因放置不稳而掉落造成产品损伤。置不稳而掉落造成产品损伤。置不稳而掉落造成产品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规则注塑产品的注塑机械手取放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规则注塑产品的注塑机械手取放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机械手,用于在注塑生产后,从模具中取出成形的产品及流道废料。因为原本通过人工取料的方式效率太低,而且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很多加工厂商开始采用注塑机械手进行注塑成品的取料。在现有的注塑加工生产过程中,一般通过注塑机械手将成品取出后,放置于治具进行出料,或直接放置于料带上,再通过人工或移料机构将成品移动至托盘或治具中进行出料。通过人工或移料机构进行移料的方式需要二次操作,效率较低。而如果注塑成品为外观不规则的产品的话,则对治具的摆放角度要求较高,如果治具的朝向不对应,则会使得成品摆放位置不正,需要人工复检,甚至可能会摆放过程中造成成品的损伤。
[0003]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规则注塑产品的注塑机械手取放料系统。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不规则注塑产品的注塑机械手取放料系统,包括:机械手主体、设置于所述机械手主体上的悬臂、设置于所述悬臂上的旋转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旋转固定座上的两个升降机构、设置于一侧所述升降机构的移动平台上的成品取料机构、以及设置于另一侧所述升降机构的移动平台上的废料取料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分别驱动成品取料机构或废料取料机构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成品取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的移动平台上的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翻转机构上的视觉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翻转机构上的若干空心轴电机、以及设置于所述空心轴电机的输出端上的吸盘,所述空心轴电机驱动吸盘进行旋转。
[0006]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固定座上设置有两个移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分别设置于两个移动机构上,所述移动机构驱动升降机构进行往复移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固定座上设置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动力模块、与所述动力模块连接的双向丝杆、以及分别套设于所述双向丝杆两端的丝杆滑块,两个所述移动机构分别与双向丝杆两端的丝杆滑块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固定座上设置有若干导杆,所述导杆与双向丝杆相互平行,所述导杆穿过移动机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吸盘采用无痕吸盘。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废料取料机构采用气动夹爪。
[0011]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视觉检测机构对治具方向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
结果驱动空心轴电机进行旋转,从而调整吸盘所吸取的成形产品的方向,使得成形产品的朝向与治具对应,以便于将成形产品放置于治具中,减少人工复查与返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同时可以避免因产品与治具发生碰撞或因放置不稳而掉落造成产品损伤。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成品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6]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不规则注塑产品的注塑机械手取放料系统,包括:机械手主体1、设置于所述机械手主体1上的悬臂11、设置于所述悬臂11上的旋转固定座2、设置于所述旋转固定座2上的两个升降机构4、设置于一侧所述升降机构4的移动平台上的成品取料机构51、以及设置于另一侧所述升降机构4的移动平台上的废料取料机构52,所述升降机构4分别驱动成品取料机构51或废料取料机构52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成品取料机构51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4的移动平台上的翻转机构511、设置于所述翻转机构511上的视觉检测机构512、设置于所述翻转机构511上的若干空心轴电机513、以及设置于所述空心轴电机513的输出端上的吸盘514,所述空心轴电机513驱动吸盘514进行旋转。
[0017]注塑机完成产品的注塑成型后,打开模具,使得产品与流道分离并分别位于产品的上模与下模上,并分别将产品及流道从模具中推出。注塑机械手启动,通过悬臂11将旋转固定座2移动至注塑机上方,然后两个升降机构4分别驱动成品取料机构51以及废料取料机构52向下移动,从而分别拾取成形产品以及流道废料。然后升降机构4复位,分别驱动成品取料机构51以及废料取料机构52上移。悬臂11将旋转固定座2移动至后端出料工位处,翻转机构511进行翻转,使得成形产品朝向下方。通过设置于翻转机构511上的视觉检测机构512对出料工位上的治具进行识别,从而辨别治具的放置方向。根据所识别的治具图像信息,启动空心轴电机513,从而驱动吸盘514进行旋转,以此改变成形产品的方向,使得成形产品的朝向与治具对应,并启动升降机构4,驱动成品取料机构51下移,从而将成形产品放置于治具上。本技术通过视觉检测机构512对治具方向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驱动空心轴电机513进行旋转,从而调整吸盘514 所吸取的成形产品的方向,使得成形产品的朝向与治具对应,以便于将成形产品放置于治具中,减少人工复查与返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同时可以避免因产品与治具发生碰撞或因放置不稳而掉落造成产品损伤。
[0018]请参阅图3,所述旋转固定座2上设置有两个移动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4分别设置于两个移动机构3上,所述移动机构3驱动升降机构4进行往复移动。悬臂11将旋转固定座2移动至后端出料工位上方,与成品取料机构51对应的移动机构3将成品取料机构51移动至治具上方,便于成品取料机构51将成形产品放置于治具上,以将成形产品进行出料。与废料取料机构52对应的移动机构3将废料取料机构52移动至流道回收机构上方,并释放流道废料,将流道废料投入流道回收机构中,以对流道废料进行回收利用。
[0019]所述旋转固定座2上设置有调整机构6,所述调整机构6包括:动力模块61、与所述
动力模块61连接的双向丝杆62、以及分别套设于所述双向丝杆62两端的丝杆滑块。两个所述移动机构3分别与双向丝杆62两端的丝杆滑块连接。通过调整机构6可调节成品取料机构51以及废料取料机构 52之间的距离。启动调整机构6,根据注塑机的空间以及模具开膜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距离,调整成品取料机构51以及废料取料机构52之间的距离,以满足成形产品以及流道废料的取料需求。
[0020]所述旋转固定座2上设置有若干导杆63,所述导杆63与双向丝杆62 相互平行,所述导杆63穿过移动机构3。通过导杆63为移动机构3提供平衡支撑及导向,满足移动机构3沿双向丝杆62进行往复移动的需求。
[0021]所述吸盘514采用无痕吸盘,以避免在进行成形产品取料的过程中损伤产品表面。
[0022]所述废料取料机构52采用气动夹爪,以便于夹持流道废料,并将流道废料从模具中拉出。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视觉检测机构对治具方向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驱动空心轴电机进行旋转,从而调整吸盘所吸取的成形产品的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规则注塑产品的注塑机械手取放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手主体(1)、设置于所述机械手主体(1)上的悬臂(11)、设置于所述悬臂(11)上的旋转固定座(2)、设置于所述旋转固定座(2)上的两个升降机构(4)、设置于一侧所述升降机构(4)的移动平台上的成品取料机构(51)、以及设置于另一侧所述升降机构(4)的移动平台上的废料取料机构(52),所述升降机构(4)分别驱动成品取料机构(51)或废料取料机构(52)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成品取料机构(51)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4)的移动平台上的翻转机构(511)、设置于所述翻转机构(511)上的视觉检测机构(512)、设置于所述翻转机构(511)上的若干空心轴电机(513)、以及设置于所述空心轴电机(513)的输出端上的吸盘(514),所述空心轴电机(513)驱动吸盘(514)进行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规则注塑产品的注塑机械手取放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固定座(2)上设置有两个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绍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洋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