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组装载具及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86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镜头组装载具及机械手,该镜头组装载具包括支撑座、散热单元、加热单元及定位保温座,所述散热单元固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加热单元设于所述散热单元上,所述定位保温座固设于所述加热单元上,所述定位保温座制有加热腔,其中,所述定位保温座,用于加热和热膨胀置于所述加热腔内的待组装的镜头的镜筒,以增加所述镜筒的内径;所述镜筒处于增加内径的热膨胀状态时,所述镜筒与所述镜头的镜片间隙配合连接。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镜头组成过程中易产生灰尘及镜片损坏的问题,实现了提高组装镜头效率、镜头质量及产品一致性的有益效果。品一致性的有益效果。品一致性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组装载具及机械手


[0001]本技术涉及组装设备
,尤其涉及镜头组装载具及机械手。

技术介绍

[0002]精密光学镜头组装中,基于装配工艺要求,玻璃产品(例如:镜片)与镜筒需要零间隙装配,也就是需要满足镜片与镜筒为紧配装配,同时,还需要将镜片按设定的压力、特征及坐标对准,然后装配到镜筒中。
[0003]相关技术中,对镜头进行组装的设备,在将镜片组装到镜头中后,镜片相对镜筒不水平;同时,镜头的组装过程中,镜片与镜筒易产生摩擦,从而产生灰尘,影响组装后的镜头的质量;再者,相关技术中的镜头组装时,需要大压力将镜片压入镜筒,易导致镜头的镜片的损坏,影响镜头的质量。
[0004]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镜头组成过程中易产生灰尘及镜片损坏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镜头组装载具及机械手,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镜头组成过程中易产生灰尘及镜片损坏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下:镜头组装载具,包括:支撑座、散热单元、加热单元及定位保温座,所述散热单元固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加热单元设于所述散热单元上,所述定位保温座固设于所述加热单元上,所述定位保温座制有加热腔,其中,所述定位保温座,用于加热和热膨胀置于所述加热腔内的待组装的镜头的镜筒,以增加所述镜筒的内径;所述镜筒处于增加内径的热膨胀状态时,所述镜筒与所述镜头的镜片间隙配合连接。
[0007]上述镜头组装载具中,通过加热单元对定位保温座进行加热,然后通过定位保温座将待组装的镜头的镜筒进行加热及热膨胀,从而增加镜筒的内径至满足松配装配需求的状态,使镜片相对镜筒处于间隙配合状态下完成组装,组装完成后恢复至镜片与镜筒紧配状态,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镜头组成过程中易产生灰尘及镜片损坏的问题,实现了提高组装镜头效率、镜头质量及产品一致性的有益效果。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避免镜筒过渡膨胀以及避免影响镜片的光学结构,所述定位保温座加热至100℃~200℃、所述镜筒热膨胀增加内径后,所述镜筒的内径与所述镜片外径之间的间隙为0.12~0.2mm。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定位保温座能恒温对镜头进行加热,所述定位保温座包括法兰状载座,所述法兰状载座包括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二圆柱体上制有所述加热腔,所述加热腔自所述第二圆柱体的顶端面向内延伸至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顶端面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外径,所述加热腔的内径不小于所述镜筒所对应的最大外径,所述第一圆柱体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加
热单元锁固。
[0010]如此设置,通过第一圆柱体,使定位保温座与加热单元以较大接触面积接触,缩短加热时间,同时,通过第一圆柱体实现对镜筒的加热;再者,通过第二圆柱体及加热腔对镜筒进行包围并加热,减少加热过程中的热量散发,使定位保温座以恒定温度对镜筒进行加热,避免镜筒受热不均造成膨胀增加内径不均,影响镜头组装。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实现对定位保温座进行精准加热,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嵌设有多个加热棒和至少一个温度检测器,其中,
[0012]所述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加热单元的温度,以维持通过所述加热棒加热的所述加热板恒温;
[0013]所述加热棒,用于加热所述加热板,并通过所加热板加热所述定位保温座至预设的温度区间范围,以加热膨胀所述镜筒的内径至预设尺寸。
[0014]如此设置,由温度检测器对加热板进行温度检测,籍以配合加热棒完成加热单元精准的对定位保温座进行恒温加热,避免温度突变所造成的热膨胀不均,并影响组成的镜头的质量。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实现对定位保温座进行精准加热,所述加热棒包括PTC发热器,和/或,所述温度检测器包括热电偶。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加速组装完成后对加热和热膨胀至预设内径尺寸的镜筒的冷却及散热,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座,所述散热座制有横向贯穿的第一散热通孔、纵向贯穿的第二散热通孔及竖向贯穿的第三散热通孔,其中,所述第一散热通孔、所述第二散热通孔及所述第三散热通孔两两垂直相交的点与所述散热座的中心重合。
[0017]如此设置,通过三个坐标轴方向设置的散热孔进行高效散热,通过散热孔的弧形内侧壁,增加散热面积,加速散热,缩短冷却等待时间,提高镜头组装效率。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加速组装完成后对加热和热膨胀至预设内径尺寸的镜筒的冷却及散热,所述散热座包括铜散热座或铝散热座。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阻断热向支撑座传递,所述散热单元与所述支撑座之间还设有用于隔热的隔板,其中,所述隔板包括玻璃纤维板。
[0020]如此设置,通过隔板实现热传递隔断,避免散热单元在散热过程中,直接将热释放于支撑座,从而造成装配镜头组装载具的设备的损坏。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镜头组装载具的安装,所述支撑座包括工形座,所述工形座通过紧固件与传动所述镜头组装载具移动的驱动机构锁附。
[0022]第二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镜头组装机械手,包括驱动机构和装配于所述驱动机构的组装载具,其中,所述组装载具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镜头组装载具。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镜头组装载具的一种轴视图;
[002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镜头组装载具的另一种轴视图;
[002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镜头组装载具的一种剖面视图;
[0026]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镜头组装载具的另一种剖面视图;
[0027]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机械手的一种轴视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001、镜头;
[0030]002、镜筒;
[0031]003、镜片;
[0032]100、支撑座;
[0033]200、散热单元,21、散热座,211、第一散热通孔,212、第二散热通孔,213、第三散热通孔;
[0034]300、加热单元,31、加热板;
[0035]400、定位保温座,41、加热腔,42、第一圆柱体,43、第三圆柱体;
[0036]500、隔板;
[0037]600、组装载具;
[0038]700、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0]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00)、散热单元(200)、加热单元(300)及定位保温座(400),所述散热单元(200)固设于所述支撑座(100)上,所述加热单元(300)设于所述散热单元(200)上,所述定位保温座(400)固设于所述加热单元(300)上,所述定位保温座(400)制有加热腔(41),其中,所述定位保温座(400),用于加热和热膨胀置于所述加热腔(41)内的待组装的镜头(001)的镜筒(002),以增加所述镜筒(002)的内径;所述镜筒(002)处于增加内径的热膨胀状态时,所述镜筒(002)与所述镜头(011)的镜片(003)间隙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保温座(400)加热至100℃~200℃、且所述镜筒(002)热膨胀增加内径后,所述镜筒(002)的内径与所述镜片(003)外径之间的间隙为0.12~0.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保温座(400)包括法兰状载座,所述法兰状载座包括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一圆柱体(42)和第二圆柱体(43),所述第二圆柱体(43)上制有所述加热腔(41),所述加热腔(41)自所述第二圆柱体(43)的顶端面向内延伸至与所述第一圆柱体(42)的顶端面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圆柱体(4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体(43)的外径,所述加热腔(41)的内径不小于所述镜筒(002)所对应的最大外径,所述第一圆柱体(42)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加热单元(300)锁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组装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300)包括加热板(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龙王中青盛修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吉硕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