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沿面介质阻挡放电中阴极层的实验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应用
,涉及一种沿面介质阻挡放电中阴极层的实验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沿面介质阻挡放电中的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在暴露电极边缘附近存在一个强击穿电场区域。这个区域不移动,并且非常狭窄,大约几十微米,类似于低气压放电中的鞘层结构。这个类鞘层结构产生于暴露电极相对于介质表面为负极性时的类辉光放电过程,所以被称为阴极层。阴极层中的带电粒子形成一个偶极子。正离子向暴露电极漂移,最大密度出现在暴露电极的边缘。电子漂移到介质表面形成主放电区域,并表现出相对均匀的类辉光放电模式。由于质量的不同,离子的漂移速度低于电子的漂移速度,导致在阴极层中呈正电位分布。另外,电子雪崩产生的正离子主要集中在阴极层,主要有O
2+
离子、O
4+
离子、 N
2+
离子和N
4+
离子,其中O
2+
离子的密度最大。这些正离子最终增强了阴极层的正电位。阴极层是一个强电离区域,其中正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沿面介质阻挡放电中阴极层的实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1)、直流电源(10)、电势探针(12)、高压探头(13)和数字示波器(14);所述的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1)包括暴露电极(2)、绝缘介质板(3)、封装电极和绝缘胶带(4);绝缘介质板(3)的上表面固定暴露电极(2),绝缘介质板(3)的下表面通过绝缘胶带(4)固定封装电极;所述的电势探针(12)包括钨针(5)、金属片(6)和金属棒(7);金属片(6)的上表面固定金属棒(7),金属片(6)的下表面平行固定钨针(5);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1)的暴露电极(2)通过定值电阻(9)连接直流电源(10)的高压输出端,并与电容(11)并联,以保护直流电源(10);直流电源(10)作为电势的扫描偏置电压;封装电极连接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的驱动电源;所述的电势探针(12)通过绝缘支架(15)被固定在数控位移平台(16)上,再经过高压探头(13)连接到数字示波器(14);数字示波器(14)选择高分辨模式,以直接记录与表面电荷积累电势的时间平均的直流分量,从而过滤掉交流分量;电势探针(12)放置在暴露电极边缘的上方2mm
‑
4mm处,以探针针尖产生稳定的电晕放电为原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沿面介质阻挡放电中阴极层的实验检测装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