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动对插装置及显示单元自动化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单元自动化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浮动对插装置及显示单元自动化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对于COB模组的连接器,一般都是高密接插件的形式,想要实现点亮模组及与模组通讯,需要将连接器和模组对插。目前,大多数方式是将连接器固定在对插机构上,通过对插机构的移动,带动连接器的移动,从而实现连接器和模组等产品的对插。由于高密接插件的间距小,难以和产品的插接位置对准,导致对插要求高。在现有技术中,是通过高精度的机械加工和高精度的电气控制来保障对插精度,往往存在实现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动对插装置及显示单元自动化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和产品的对插实现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动对插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浮动部,第一浮动部包括第一导向件、第一浮动座、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其中,第一导向件设置在底座上,第一浮动座可滑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对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第一浮动部(20),所述第一浮动部(20)包括第一导向件(21)、第一浮动座(22)、第一弹性件(23)和第二弹性件(24),其中,所述第一导向件(21)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第一浮动座(2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件(21)上,所述第一弹性件(23)和所述第二弹性件(24)分别在所述第一浮动座(22)的两个相反滑动方向上对所述第一浮动座(22)施加弹力;第二浮动部(30),所述第二浮动部(30)包括第二导向件(31)、第二浮动座(32)、第三弹性件(33)和第四弹性件(34),其中,所述第二导向件(31)设置在所述第一浮动座(22)上,所述第二导向件(31)和所述第一导向件(21)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浮动座(3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件(31)上,所述第三弹性件(33)和所述第四弹性件(34)分别在所述第二浮动座(32)的两个相反滑动方向上对所述第二浮动座(32)施加弹力;连接器(40),设置在所述第二浮动座(32)上,所述连接器(40)用于和产品对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对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23)和所述第二弹性件(24)均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件(21)上,所述第一弹性件(23)和所述第二弹性件(2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浮动座(22)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件(23)的一端和所述底座(10)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2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浮动座(22)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24)的一端和所述底座(10)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2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浮动座(22)的另一侧抵接;所述第三弹性件(33)和所述第四弹性件(34)均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件(31)上,所述第三弹性件(33)和所述第四弹性件(34)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浮动座(32)的两侧,所述第三弹性件(33)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浮动座(22)抵接,所述第三弹性件(3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浮动座(32)的一侧抵接,所述第四弹性件(34)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浮动座(22)抵接,所述第四弹性件(3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浮动座(32)的另一侧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对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动座(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滑块(221)和第一安装座(222),所述第一滑块(221)和所述第一导向件(21)配合,所述第二导向件(3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222)上;所述第二浮动座(3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滑块(321)和第二安装座(322),所述第二滑块(321)和所述第二导向件(31)配合,所述连接器(40)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32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对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包括第一底板(11)和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冯,白绳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