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穴位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520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按摩保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便携式穴位按摩仪,包括自动按摩器和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可变形复位杆和至少两个吸附单元,各个吸附单元布设于可变形复位杆上,所述可变形复位杆由碳纤维或记忆金属制成,所述自动按摩器固设于可变形复位杆的一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按摩器无法适用于手、脚身体上各可以按摩穴位的通用、使用不便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穴位按摩仪


[0001]本技术涉及按摩保健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穴位按摩仪。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电子产品的高速发展,给大众生活带来了无数便利。同时,弊端也不断涌现,连续数小时低头使用电脑或者手机办公娱乐,人们的肩膀看似静止不动,实则肩膀肌肉处于持续发力状态,长此以往,脊椎病缠身就成为可能。一旦患上颈椎病,就有可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果高强度伏案工作的同时,肩膀也能得到适当的放松,那么就可以极大程度地避免脊椎病。为此各式各样的按摩仪应运而出。
[0003]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911351767.8公开了一种膝部穴位按摩仪,解决了按摩仪无法对膝部的损伤和疼痛进行治疗缓解的技术问题;又如一种颈部按摩器(CN201520927912.3),主要解决现在的颈部按摩器一般是通过铰接轴上的扭簧来实现,然而这种结构的颈部按摩器在调节的时候,一方面调节范围比较小,另一方面如果大角度调节的扭簧受力过大,容易影响使用寿命问题;CN201810037563.6公开了一种按摩仪的自调节系统,包括按摩仪本体以及内置的动力系统、按摩系统、肌肉反应检测系统和自调节系统,按摩系统包括脉冲发生器、刺激触点,肌肉反应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按摩仪内套上的检测片,检测片上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运动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自调节系统通过按摩时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调节脉冲频率、电流大小以及按摩时间;自调节系统采用按摩、检测、反馈、分析、指令下发、调节流程在按摩过程中自动根据使用者身体反应状况和肌肉反应状况调节按摩强度和按摩时间,让按摩始终处于最适合使用者的状态,减少人工调节不当或调节延迟对使用者造成的不适感,提高了使用体验,等许多关于穴位按摩仪的技术开发。但是对于不同穴位的按摩各个按摩仪的结构各不相同,无法有效的实现通用,使得用户需要配置多种按摩仪来对应不同穴位的按摩,使用不便还需多花费费用购买各种按摩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适应于人体手脚等身体各部分穴位自动按摩的便携式穴位按摩仪。
[0005]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方案:一种便携式穴位按摩仪,包括自动按摩器和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可变形复位杆和至少两个吸附单元,各个吸附单元布设于可变形复位杆上,所述可变形复位杆由碳纤维或记忆金属制成,所述自动按摩器固设于可变形复位杆的一端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单元为吸盘。
[0007]进一步的,所述可变形复位杆呈弧形造型或环形造型。
[0008]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按摩器包括壳体、控制面板、设于壳体内的电源、控制器、传动杆、驱动机构和偏心轴以及按摩球,所述电源与控制器和驱动机构相连接为控制器和驱动
机构供电,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偏心轴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偏心轴输出端与传动杆一端相铰接,所述传动杆的自由端可偏心转动地穿出壳体,所述按摩球固设于传动杆突出壳体的自由端上,所述控制面板设于壳体上且控制面板与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驱动机构。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为电池,所述壳体位于电池处设有可拆装电池的仓门。
[00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微型电机。
[0011]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由可变形复位杆和至少两个吸附单元构成的定位机构,将可变形复位杆采用碳纤维或记忆金属制成,使得用户使用时可根据按摩不同穴位调整不同造型固定再启动自动按摩器对穴位自动按摩,更换穴位按摩时只需掰动可变形复位杆与身体贴合配合吸附单元固定即可,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适应于人体手脚等身体各部分穴位固定后自动按摩,可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4]参考图1,优选的本技术的便携式穴位按摩仪,包括自动按摩器和定位机构2,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可变形复位杆21和多个吸附单元22,所述吸附单元22为吸盘,各个吸附单元22布设于可变形复位杆21上,所述可变形复位杆21由碳纤维制成,所述可变形复位杆21初始造型呈环形造型,所述自动按摩器固设于可变形复位杆21的一端上,所述自动按摩器包括壳体11、控制面板12、设于壳体11内的电源13、控制器14、传动杆15、驱动机构16和偏心轴17以及按摩球18,所述电源13与控制器14和驱动机构16相连接为控制器14和驱动机构16供电,所述电源13为电池,所述壳体11位于电池处设有可拆装电池的仓门,所述驱动机构16为微型电机,所述驱动机构16的输出轴与偏心轴17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偏心轴17输出端与传动杆15一端相铰接,所述传动杆15的自由端可偏心转动地穿出壳体11,所述按摩球18固设于传动杆15突出壳体11的自由端上,所述控制面板12设于壳体11上且控制面板12与控制器14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14连接并控制驱动机构16。
[0015]本技术中可变形复位杆还可设置初始呈弧形造型等,吸附单元以设置两个以上为佳,可变形复位杆还可为记忆金属制成,其中电源还可为蓄电池与充电接口组合或者直接采用充电接口;自动按摩器还可是其他如振动型按摩器等或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CN202022207537.9一种高性价比眼部按摩仪里面的按摩头、CN202010863897.6按摩头组件及便携式护理装置的按摩头、CN202021146318.8便携式震动按摩器的按摩头等。
[0016]本技术通过设置由可变形复位杆和至少两个吸附单元构成的定位机构,将可变形复位杆采用碳纤维或记忆金属制成,使得用户使用时可根据按摩不同穴位调整不同造型固定再启动自动按摩器对穴位自动按摩,更换穴位按摩时只需掰动可变形复位杆与身体贴合配合吸附单元固定即可,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适应于人体手脚等身体各部分穴位固定后自动按摩,可广泛推广应用。
[0017]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
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穴位按摩仪,包括自动按摩器和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可变形复位杆和至少两个吸附单元,各个吸附单元布设于可变形复位杆上,所述可变形复位杆由碳纤维或记忆金属制成,所述自动按摩器固设于可变形复位杆的一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穴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单元为吸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穴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复位杆呈弧形造型或环形造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穴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按摩器包括壳体、控制面板、设于壳体内的电源、控制器、传动杆、驱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个松果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