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枝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46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枝剪,其具有刀头、空心杆、伸长杆、基础杆、手柄、固定柄、转动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复位弹簧、转动铰链、固定座、紧固螺栓、刀头架、固定头、螺钉、固定刀口、活动刀口、拉力端部、支点螺栓、压缩弹簧一、绳索、辅助支撑柄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枝剪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工作效率高,定位准确,操作方便省力,制造装配简易,成本较低的特点,此外,本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枝剪还配备有收集袋或者夹持机构,当高枝剪运用在悬崖峭壁上的植物修剪时,能够有效避免被修剪下来的有用草药或者枝叶或者果实等跌落悬崖,避免其无法收集,且在收集剪下物时,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例如果实等剪下物摔伤。物摔伤。物摔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枝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枝剪刀,具体是一种新型高枝剪刀,属于农林用具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修剪高于人身高的树木枝条时,普通的修枝剪就难以胜任,目前市场所用的高枝剪,是将一把较大的果树剪刀固定在一木杆顶端,用一绳索制动剪刀来修剪果树枝条,功能单一,而且一手握杆,一手拉动绳索,剪刀不易控制,定位不准,时间一长,双臂极易疲劳,很难达到对果树的合理修剪,此外,当高枝剪在悬崖峭壁处作业时,通常是用来采摘名贵植物(例如枝叶、果实、花朵等),被剪掉的植物枝叶需要收集起来,但是现有的高枝剪缺乏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枝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一种高枝剪,所述的高枝剪包括刀头、空心杆、手柄,所述的刀头设置在所述的空心杆的一端,所述的手柄设置在所述的空心杆的另一端,所述的刀头包括刀头架和活动刀口,所述的刀头架具有圆柱形的固定头,所述的固定头与所述的空心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头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刀口,所述的活动刀口上设置有第一枢转孔,所述的固定刀口上设置有第二枢转孔,所述的第一枢转孔与所述的第二枢转孔中穿设有支点螺栓;所述的活动刀口的末端设置有拉力端部,所述的拉力端部的延长线与所述的活动刀口的延长线垂直,所述的拉力端部与所述的固定头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一;所述的手柄包括固定柄和转动柄,所述的固定柄与所述的转动柄之间通过转动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的转动柄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端部大致垂直设置,所述的转动铰链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上且远离第一端部的位置处;所述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的固定柄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固定柄通过固定座与所述的空心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端部所构成的直角处设置有紧固螺栓,弹簧在复位状态下,所述的紧固螺栓与所述的空心杆的空腔对准,所述的紧固螺栓与所述的拉力端部之间连接有绳索;
[0005]作为较佳实施例,优选地,当该高枝剪运用在悬崖峭壁或者不便于收集高枝剪剪掉的枝叶时,可以通过螺栓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将支撑圈固定在固定头上背离所述的固定刀口一侧,支撑圈与布袋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布袋的颈部设置有多个约束带,所述的约束带套在辅助支撑柄9 上,能够借助于辅助支撑柄对布袋的下端进行固定,防止布袋在高枝剪剪枝过程中随风飘动而影响视野,也能够保证被高枝剪剪掉的枝叶在布袋中滑落时对布袋进行位置约束,防止其摆动,而误伤操作者;
[0006]作为较佳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的高枝剪还具有夹持机构,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钳、嵌体架、操纵杆,所述的嵌体架固定在固定头上,所述的嵌体架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嵌
体架设置在固定头上且背离固定刀口的一侧,所述的嵌体架为中空结构,在所述的嵌体架的顶端通过转动铰链设置有一对夹持钳,所述的夹持钳为圆弧状结构,所述的嵌体架为中空结构,在所述的嵌体架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操纵杆,所述的操纵杆一端截面为土字型,所述的操纵杆的另一端穿过辅助支撑柄上的通孔;
[0007]作为较佳实施例,布袋长度也可以足够长,然后直接将布袋的最下端放在地上,以减轻高枝剪的重量;
[0008]作为较佳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布袋的下端设置有拉链等打开设备,当布袋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枝叶时,可以通过打开拉链直接将位于布袋内部的枝叶取出,减轻操作者的负担;
[0009]作为较佳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头套设于所述的空心杆的外圆周面上;
[0010]作为较佳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头为卡箍结构,所述的固定头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的空心杆上;
[0011]作为较佳实施例,优选地,包括伸长杆、基础杆,伸长杆为中空基杆,基础杆置于伸长杆内的空腔内,并能够在伸长杆的空腔内伸缩;
[0012]作为较佳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基础杆上设有基杆外螺纹,伸长杆上设有活动杆外螺纹;所述的空心杆还设有紧固件,紧固件由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固定而成,所述第一螺母与基杆外螺纹匹配,第二螺母与活动杆外螺纹匹配;通过将紧固件的第一螺母旋于基础杆的基杆外螺纹,将第二螺母旋于伸长杆的活动杆外螺纹,伸长杆、基础杆固定在一起;
[0013]作为较佳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焊接固定;
[0014]作为较佳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的绳索为钢丝绳;
[0015]作为较佳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头上背离所述的固定刀口一侧设置有支撑圈,所述的支撑圈与布袋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布袋的颈部设置有多个约束带;
[0016]作为较佳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的空心杆外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条。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工作效率高,定位准确,操作方便省力,制造装配简易,成本较低的特点;本申请技术的高枝剪还配备有收集袋或者夹持机构,当高枝剪运用在悬崖峭壁上的植物修剪时,能够有效避免被修剪下来的有用草药或者枝叶或者果实等跌落悬崖,避免其无法收集,且在收集剪下物时,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例如果实等剪下物摔伤。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高枝剪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高枝剪的刀头处的放大图;
[0020]图3是本技术高枝剪的手柄处的放大图;
[0021]图4是本技术高枝剪的空心杆的放大图;
[0022]图5是本技术高枝剪的空心杆在拆除紧固件之后的放大图;
[0023]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高枝剪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高枝剪的刀头处的放大图;
[0025]图8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高枝剪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刀头1、空心杆2、伸长杆2.1、基础杆2.2、手柄3、固定柄3.1、转动柄3.2、第一端部3.21、第二端部3.22、复位弹簧3.3、转动铰链3.4、固定座3.5、紧固螺栓3.6、刀头架4、固定头4.1、螺钉4.11、固定刀口4.2、活动刀口5、拉力端部5.1、支点螺栓6、压缩弹簧一7、绳索8、辅助支撑柄9、支撑圈10、布袋11、约束带12、夹持钳13、嵌体架 14、操纵杆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结合说明书附图1

2,一种高枝剪,所述的高枝剪包括刀头1、空心杆 2、手柄3,所述的刀头设置在所述的空心杆的一端,所述的手柄设置在所述的空心杆的另一端,所述的刀头包括刀头架4和活动刀口5,所述的刀头架4具有圆柱形的固定头4.1,所述的固定头4.1与所述的空心杆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头4.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刀口4.2,所述的活动刀口 5上设置有第一枢转孔,所述的固定刀口上设置有第二枢转孔,所述的第一枢转孔与所述的第二枢转孔中穿设有支点螺栓6;所述的活动刀口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枝剪包括刀头(1)、空心杆(2)、手柄(3),所述的刀头设置在所述的空心杆的一端,所述的手柄设置在所述的空心杆的另一端,所述的刀头包括刀头架(4)和活动刀口(5),所述的刀头架(4)具有圆柱形的固定头(4.1),所述的固定头(4.1)与所述的空心杆(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头(4.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刀口(4.2),所述的活动刀口(5)上设置有第一枢转孔,所述的固定刀口上设置有第二枢转孔,所述的第一枢转孔与所述的第二枢转孔中穿设有支点螺栓(6);所述的活动刀口(5)的末端设置有拉力端部(5.1),所述的拉力端部(5.1)的延长线与所述的活动刀口(5)的延长线垂直,所述的拉力端部(5.1)与所述的固定头(4.1)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一(7);所述的手柄(3)包括固定柄(3.1)和转动柄(3.2),所述的固定柄(3.1)与所述的转动柄(3.2)之间通过转动铰链(3.4)转动连接,所述的转动柄(3.2)具有第一端部(3.21)和第二端部(3.22),所述的第一端部(3.21)和所述的第二端部(3.22)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第一端部(3.21)与所述的第二端部(3.22)垂直设置,所述的转动铰链(3.4)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3.22)上且远离第一端部(3.21)的位置处;所述的第一端部(3.21)与所述的固定柄(3.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3);所述的固定柄(3.1)通过固定座(3.5)与所述的空心杆(2)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第一端部(3.21)与所述的第二端部(3.22)所构成的直角处设置有紧固螺栓(3.6),弹簧在复位状态下,所述的紧固螺栓(3.6)与所述的空心杆(2)的空腔对准,所述的紧固螺栓(3.6)与所述的拉力端部(5.1)之间连接有绳索(8),所述的固定头(4.1)套设于所述的空心杆的外圆周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头(4.1)上背离所述的固定刀口(4.2)一侧可拆卸地固定有支撑圈(10),所述的支撑圈(10)与布袋(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陈婉颖宋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