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多功能武术训练桩
[0001]本技术涉及武术器材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多功能武术训练桩。
技术介绍
[0002]武术是古代军事战争一种传承的技术,习武可以强身健体,亦可以防御敌人进攻,习武之人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引领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武化)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是当代传统武学艺术的一种展示,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止戈为武,我们修习武术,是让我们从身到心、由魂而魄得到提升而充满安全感,精壮神足,具有安然自胜的实力,这是我族历代沉淀而成、安魂守魄的法宝,武术训练桩多种多样,是训练拳脚、手法、身法的器械,传统的武术训练桩以木材制造,以木材制造,设有桩手及桩脚,还有少量的活动部件,武术训练桩的高度固定,使用时需要将武术训练桩的桩脚埋在地上进行训练,存在很多不足,装置调节不方便,功能单一,适用范围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调节的多功能武术训练桩。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多功能武术训练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调节机构(6)和多功能训练机构(7);底座(1):其上端面中部设有立柱(2),立柱(2)的中部设有竖槽(3),立柱(2)的外弧面下端对称设有腿部训练架(4),立柱(2)的外弧面中部对称设有固定训练柱(5);调节机构(6):转动连接于竖槽(3)的内部,调节机构(6)的上侧端头处设有调节头(8);多功能训练机构(7):分别设置于调节机构(6)的前后两端面,多功能训练机构(7)的外侧端头处均设有弧形头(10);其中:还包括橡胶套(9),所述橡胶套(9)分别设置于固定训练柱(5)的外弧面中部和腿部训练架(4)的外弧面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多功能武术训练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螺纹柱(61)、第一滑柱(62)和第二滑柱(67),所述螺纹柱(61)的上端均通过轴承与竖槽(3)的顶壁转动连接,螺纹柱(61)的上端延伸至立柱(2)的上端,螺纹柱(61)的上侧端头处设有调节头(8),螺纹柱(61)的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一滑柱(62),竖槽(3)的内部下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柱(67),第一滑柱(62)外弧面设置的滑块与竖槽(3)内壁设置的滑槽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