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7207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包括锅炉本体、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冷却水箱、循环水泵、凝结水泵、低压加热器、除氧机、过滤框与给水泵,所述锅炉本体与汽轮机之间通过蒸汽管道连通,所述汽轮机与发电机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汽轮机与凝汽器之间通过排汽管道连通,所述凝汽器、冷却水箱与循环水泵之间通过环形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通过设置的排气机构与添加装置,其中排气机构能够在冷却水箱内部气压过大时,将其内部的气体排出,然后添加装置在进行使用时,能够对化学处理液体进行定量的添加,便于增加注入水的过滤效果。入水的过滤效果。入水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余热的回收利用途径很多,但主要途径有三方面:余热的直接利用、余热发电、余热的综合利用,余热的直接利用预热空气,它是利用高温烟道排气,通过高温换热器来对进入锅炉和工业窑炉的空气进行加热,由于进入炉膛的空气温度提高,使燃烧效率提高,从而节约燃料,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

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
[0003]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的冷却水箱中的气体可能较多,容易导致其的使用效果降低,同时不能对于注入的原水进行很好的过滤,降低了水循环的使用效果,不利于长期进行使用。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解决了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的冷却水箱中的气体可能较多,容易导致其的使用效果降低,同时不能对于注入的原水进行很好的过滤,降低了水循环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包括锅炉本体、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冷却水箱、循环水泵、凝结水泵、低压加热器、除氧机、过滤框与给水泵,所述锅炉本体与汽轮机之间通过蒸汽管道连通,所述汽轮机与发电机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汽轮机与凝汽器之间通过排汽管道连通,所述凝汽器、冷却水箱与循环水泵之间通过环形管道连通,所述凝汽器、凝结水泵与低压加热器之间通过凝结管道连通,所述过滤框与除氧机之间通过注水管道连通,所述低压加热器与除氧机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所述除氧机、给水泵与锅炉本体之间通过补给管道连通,所述冷却水箱的顶部连接有排气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底端与冷却水箱的顶部之间连通,所述排气管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排气管的顶部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有顶盖。
[0008]优选的,所述弹簧的顶端与顶盖的底部一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顶盖的一侧通过合页与排气管的顶部一侧之间为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过滤框的顶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过滤框的内表面两侧之间固定连
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框的内表面一侧且位于过滤板的上方连接有添加装置,所述过滤框的一侧且位于过滤板的下方连接有排水管。
[0010]优选的,所述添加装置包括添加框,所述添加框的内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出板,所述添加框的顶部连接有注入管,所述添加框的底部连接有出液斗。
[0011]优选的,所述注入管的底端与添加框的顶部之间连通,所述推出板的两侧与添加框的内表面两侧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添加框的底部且位于推出板的下方设有化学处理液。
[0012]优选的,所述发电机的输电端与外接变压器电性连接。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通过设置的排气机构与添加装置,其中排气机构能够在冷却水箱内部气压过大时,将其内部的气体排出,然后添加装置在进行使用时,能够对化学处理液体进行定量的添加,便于增加注入水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冷却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所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排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所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过滤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1所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锅炉本体;2、汽轮机;3、发电机;4、凝汽器;5、冷却水箱;6、循环水泵;7、凝结水泵;8、低压加热器;9、除氧机;10、过滤框;11、给水泵;12、排气机构;121、排气管;122、底座;123、弹簧;124、顶盖;13、进水管;14、过滤板;15、添加装置;151、添加框;152、电动伸缩杆;153、推出板;154、注入管;155、出液斗;16、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冷却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排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过滤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包括锅炉本体1、汽轮机2、发电机3、凝汽器4、冷却水箱5、循环水泵6、凝结水泵7、低压加热器8、除氧机9、
过滤框10与给水泵11,锅炉本体1的外部连接有盘管,锅炉本体1与汽轮机2之间通过蒸汽管道连通,汽轮机2与发电机3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汽轮机2与凝汽器4之间通过排汽管道连通,凝汽器4、冷却水箱5与循环水泵6之间通过环形管道连通,凝汽器4、凝结水泵7与低压加热器8之间通过凝结管道连通,过滤框10与除氧机9之间通过注水管道连通,低压加热器8与除氧机9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连通,除氧机9、给水泵11与锅炉本体1之间通过补给管道连通,冷却水箱5的顶部连接有排气机构12。
[0023]排气机构12包括排气管121,排气管121的底端与冷却水箱5的顶部之间连通,排气管12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122,底座1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23,排气管121的顶部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有顶盖124,能够有效增加排气的效果,同时在无需排气时将其进行关闭,避免外界灰仓进入。
[0024]弹簧123的顶端与顶盖124的底部一侧之间为固定连接,顶盖124的一侧通过合页与排气管121的顶部一侧之间为转动连接,使得顶盖124在转动时更加稳定。
[0025]过滤框10的顶部连接有进水管13,过滤框10的内表面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4,过滤框10的内表面一侧且位于过滤板14的上方连接有添加装置15,过滤框10的一侧且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包括锅炉本体(1)、汽轮机(2)、发电机(3)、凝汽器(4)、冷却水箱(5)、循环水泵(6)、凝结水泵(7)、低压加热器(8)、除氧机(9)、过滤框(10)与给水泵(1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与汽轮机(2)之间通过蒸汽管道连通,所述汽轮机(2)与发电机(3)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汽轮机(2)与凝汽器(4)之间通过排汽管道连通,所述凝汽器(4)、冷却水箱(5)与循环水泵(6)之间通过环形管道连通,所述凝汽器(4)、凝结水泵(7)与低压加热器(8)之间通过凝结管道连通,所述过滤框(10)与除氧机(9)之间通过注水管道连通,所述低压加热器(8)与除氧机(9)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所述除氧机(9)、给水泵(11)与锅炉本体(1)之间通过补给管道连通,所述冷却水箱(5)的顶部连接有排气机构(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机构(12)包括排气管(121),所述排气管(121)的底端与冷却水箱(5)的顶部之间连通,所述排气管(12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122),所述底座(1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23),所述排气管(121)的顶部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有顶盖(1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23)的顶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勋国卢旭锦刘秋凤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中圣科营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