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极耳弯折的治具及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102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极耳弯折的治具及模具。以模具的朝向锂离子电芯的极耳的端面为底部端面,模具的底部端面与垂直面成直角或钝角,在底部端面上形成有凸起部,凸起部由位于底部端面的第一斜面与模具的垂直侧面相交形成,垂直侧面的底部边缘与第一斜面的底部边缘相交形成凸起部的底部边缘,第一斜面与垂直面成锐角,第一斜面的顶部边缘与模具的底部端面相交,且成钝角。应用该方案能实现极耳自动弯折,且方便调整。整。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极耳弯折的治具及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极耳弯折的治具及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软包电池为广泛应用于无人机的一种电池,软包电池的壳体为铝塑膜壳体,软包锂离子电池更易于受损。叠片为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常用工艺,层叠的极耳焊接在一起后形成一个极耳整体,在锂离子电池的制备过程中,为了节约锂离子电池的占用空间,需要对锂离子电芯的极耳进行一定的弯折。现有技术主要采用人工弯折技术。
[0003]申请人在进行本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手动折极耳时极耳会以极耳的焊点位置为支点弯折,导致弯折位置过于靠近极耳的焊接位置,容易导致极耳的焊接位置拱起,这样在后续进行铝塑膜封装时,极耳的焊接位置需要封装在铝塑膜的封装边缘内,这样极耳的拱起位置容易刺穿隔膜,造成电芯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极耳弯折的治具及模具,应用该方案能实现极耳自动弯折,且方便调整。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极耳弯折的模具,以模具的朝向锂离子电芯的极耳的端面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极耳弯折的模具,其特征是,以模具的朝向锂离子电芯的极耳的端面为底部端面,所述模具的底部端面与垂直面成直角或钝角,在所述底部端面上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由位于所述底部端面的第一斜面与所述模具的垂直侧面相交形成,所述垂直侧面的底部边缘与所述第一斜面的底部边缘相交形成所述凸起部的底部边缘,所述第一斜面与垂直面成锐角,所述第一斜面的顶部边缘与所述模具的底部端面相交,且成钝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极耳弯折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模具的底部端面之间的夹角为10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极耳弯折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底部端面为水平面。4.一种适用于极耳弯折的治具,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置放平台、极耳下支撑部、立架,所述置放平台,用于固定锂离子电芯,所述极耳下支撑部位于所述置放平台的极耳伸出方向的前端,位于所述置放平台与所述立架之间,当所述锂离子电芯置于所述置放平台上时,所述锂离子电芯的极耳伸出在所述置放平台的前端,所述极耳下支撑部抵在伸出的所述极耳的下方,在所述立架上设置有可升降运动的升降部,在所述升降部的底部固定有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所述的模具,所述模具的底部端面朝下,凸起在所述底部端面上的凸起部的底部边缘与所述极耳下支撑部的顶部边缘平行,当所述升降部下降时,所述模具的底部端面上的凸起部可下降至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置放平台及所述极耳下支撑部的顶部的位置,且位于所述置放平台与极耳下支撑部之间,所述凸起部的第一斜面与所述极耳下支撑部相对,所述极耳下支撑部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瑞平任超曹辉殷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