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射频信号拉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707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通信技术领域的一种光纤射频信号拉远装置,包括:一ANT天线;一场强模块,与所述ANT天线连接;一近端射频光模块组,与所述场强模块连接;一第一单片机,与所述场强模块以及近端射频光模块组连接;一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一单片机连接;一远端射频光模块组,与所述近端射频光模块组连接;一信号放大模块,与所述远端射频光模块组连接;一第二单片机,与所述远端射频光模块组以及信号放大模块连接;一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二单片机连接;一MS天线,与所述信号放大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极大的降低了射频信号拉远的时延以及运维成本,极大的提升了射频信号拉远的质量以及稳定性。拉远的质量以及稳定性。拉远的质量以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射频信号拉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指一种光纤射频信号拉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数字集群对讲机是依据数字集群标准设计、制造,可以接入和适应于数字集群系统和网络下工作的数字对讲机,是将语音信号数字化,以特定的数字编码方式和特定的基带调制形式,并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优化的数据化通讯模式。
[0003]数字集群对讲机系统广泛应用于大型货运场站、大型调车场、长隧道、铁路等场景,由于这些场景的占地跨度很大,距离远一点数字集群对讲机便无法接收到基站射频信号,极大的限制了适用范围,因此产生了对基站射频信号进行拉远的需求。
[0004]然而,传统上对基站射频信号进行拉远时,存在信号转发时延大、干扰严重、未设置冗余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使得拉远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光纤射频信号拉远装置,实现降低射频信号拉远的时延以及运维成本,提升射频信号拉远的质量以及稳定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射频信号拉远装置,实现降低射频信号拉远的时延以及运维成本,提升射频信号拉远的质量以及稳定性。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纤射频信号拉远装置,包括:
[0007]一ANT天线;
[0008]一场强模块,与所述ANT天线连接;
[0009]一近端射频光模块组,与所述场强模块连接;
[0010]一第一单片机,与所述场强模块以及近端射频光模块组连接;
[0011]一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一单片机连接;
[0012]一远端射频光模块组,与所述近端射频光模块组连接;
[0013]一信号放大模块,与所述远端射频光模块组连接;
[0014]一第二单片机,与所述远端射频光模块组以及信号放大模块连接;
[0015]一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二单片机连接;
[0016]一MS天线,与所述信号放大模块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场强模块包括:
[0018]一第一双工器,与所述ANT天线以及第一单片机连接;
[0019]一合路器,与所述第一双工器以及第一单片机连接;
[0020]一第一衰减器,与所述合路器以及第一单片机连接;
[0021]一第一增益温度补偿电路,一端与所述第一衰减器以及第一单片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近端射频光模块组连接;
[0022]一第二衰减器,与所述第一单片机连接;
[0023]一第二增益温度补偿电路,一端与所述第二衰减器以及第一单片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近端射频光模块组连接;
[0024]一切换开关K4,引脚1与所述第一双工器连接,引脚2与所述合路器连接,引脚3与所述第二衰减器连接,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连接;
[0025]一功率检测器,与所述第一双工器、合路器以及第一单片机连接。
[00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
[0027]一第一电源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单片机连接;
[0028]一第一主电源,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连接;
[0029]一第一备电源,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连接。
[0030]进一步地,所述近端射频光模块组设有:
[0031]一第一主光模块;
[0032]一第一备光模块。
[0033]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
[0034]一预放大功分器,与所述远端射频光模块组以及第二单片机连接;
[0035]一主功放,与所述预放大功分器以及第二单片机连接;
[0036]一备功放,与所述预放大功分器以及第二单片机连接;
[0037]一低噪声放大器,与所述远端射频光模块组以及第二单片机连接;
[0038]一第二双工器,与所述MS天线以及第二单片机连接;
[0039]一切换开关K1,引脚1与所述主功放连接,引脚3与所述备功放连接,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单片机连接;
[0040]一切换开关K2,引脚1与所述切换开关K1的引脚2连接,引脚2与所述第二双工器连接,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单片机连接;
[0041]一切换开关K3,引脚1与所述切换开关K2的引脚3连接,引脚2与所述第二双工器连接,引脚3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连接,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单片机连接。
[0042]进一步地,所述主功放以及备功放均为数字预失真功率放大器。
[004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包括:
[0044]一第二电源控制器,与所述第二单片机连接;
[0045]一第二主电源,与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连接;
[0046]一第二备电源,与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连接。
[0047]进一步地,所述远端射频光模块组设有:
[0048]一第二主光模块;
[0049]一第二备光模块。
[0050]进一步地,还包括:
[0051]一第一LAN接口,与所述第一单片机连接;
[0052]一第一RS485接口,与所述第一单片机连接;
[0053]一第二LAN接口,与所述第二单片机连接;
[0054]一第二RS485接口,与所述第二单片机连接。
[005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双工器以及第二双工器的腔体均采用交叉耦合结构。
[0056]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57]1、通过设置ANT天线、场强模块、近端射频光模块组、远端射频光模块组、信号放大模块以及MS天线,对射频信号在同一频点上直接放大后进行拉远(转发),无需对射频信号(无线通信的基带信号)进行处理,无需处理系统信令的通信协议,进而极大的降低了射频信号拉远的时延;由于对射频信号在同一频点上直接放大拉远,不会产生同频干扰,使得射频信号的重发区域无互调和杂波干扰,话音清晰,输出功率恒定,通信距离稳定。
[0058]2、通过设置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且第一单片机与功率检测器连接,第二单片机与预放大功分器、主功放、备功放以及低噪声放大器连接,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自动通过功率检测器和预放大功分器对射频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当射频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设定值,或者工作异常(如产生自激)时,第二单片机自动关闭主功放、备功放以及低噪声放大器,当射频信号恢复正常时,再自动打开主功放、备功放以及低噪声放大器,进而极大的延长了主功放、备功放以及低噪声放大器的使用寿命,且无需人工操作,进而极大的降低了射频信号拉远的运维成本。
[0059]3、通过设置第一双工器以及第二双工器的腔体均为交叉耦合结构,即引入非相邻腔体之间的辐射耦合,可以在通带附近产生传输零点,使通带到衰减的过滤更为陡峭,具有带外抑制度高(隔离度高)、低邻道泄漏和外形尺寸小等优点,最终极大的提升了射频信号拉远的质量。
[0060]4、通过设置近端射频光模块组包括第一主光模块和第一备光模块,远端射频光模块组包括第二主光模块和第二备光模块,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第一主电源和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射频信号拉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ANT天线;一场强模块,与所述ANT天线连接;一近端射频光模块组,与所述场强模块连接;一第一单片机,与所述场强模块以及近端射频光模块组连接;一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一单片机连接;一远端射频光模块组,与所述近端射频光模块组连接;一信号放大模块,与所述远端射频光模块组连接;一第二单片机,与所述远端射频光模块组以及信号放大模块连接;一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二单片机连接;一MS天线,与所述信号放大模块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射频信号拉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强模块包括:一第一双工器,与所述ANT天线以及第一单片机连接;一合路器,与所述第一双工器以及第一单片机连接;一第一衰减器,与所述合路器以及第一单片机连接;一第一增益温度补偿电路,一端与所述第一衰减器以及第一单片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近端射频光模块组连接;一第二衰减器,与所述第一单片机连接;一第二增益温度补偿电路,一端与所述第二衰减器以及第一单片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近端射频光模块组连接;一切换开关K4,引脚1与所述第一双工器连接,引脚2与所述合路器连接,引脚3与所述第二衰减器连接,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连接;一功率检测器,与所述第一双工器、合路器以及第一单片机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射频信号拉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一第一电源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单片机连接;一第一主电源,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连接;一第一备电源,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射频信号拉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射频光模块组设有:一第一主光模块;一第一备光模块。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射频信号拉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聪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信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