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成球率的农作物长效专用肥造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6870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成球率的农作物长效专用肥造粒系统,包括两端开口的辊筒和蒸汽发生器;辊筒的外壁固接有若干个外齿圈;辊筒的下方安装有用于驱动外齿圈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辊筒的内壁固接有变径内筒,变径内筒的内径从入口端向内逐渐减小,靠近中心处保持不变,从靠近中心处向出口端内径逐渐增大;变径内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螺旋状导料板;蒸汽发生器通过管道与变径内筒的内腔连通。本申请能够使得物料之间的摩擦增大,物料与水蒸气的接触时间延长,接触面积增大,有效提高成球率。效提高成球率。效提高成球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成球率的农作物长效专用肥造粒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农作物专用肥造粒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成球率的农作物长效专用肥造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作物专用肥是根据区域土壤状况和作物的需肥特点,将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进行科学配比,供该区域作物专门使用的肥料。相比于普通复合肥,具有肥料利用率高、作物产量高等优势。
[0003]长效专用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造粒,其中转鼓造粒法较为常见。工作时在辊筒内通入蒸汽,使物料与水蒸汽混合,在辊筒的转动下,物料逐渐结合形成颗粒,继而成球。但是传统的滚筒制粒机物料之间的摩擦力不够,物料和水蒸汽混合不均匀,导致成球率低,造成返料率高,生产效率低,浪费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成球率的农作物长效专用肥造粒系统,有效解决传统的滚筒制粒机物料之间的摩擦力不够,物料和水混合不均匀,导致成球率低,造成返料率高,生产效率低,浪费能耗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提高成球率的农作物长效专用肥造粒系统,包括两端开口的辊筒和蒸汽发生器;所述辊筒的外壁固接有若干个外齿圈;辊筒的下方安装有用于驱动外齿圈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的内壁固接有变径内筒,所述变径内筒的内径从入口端向内逐渐减小,靠近中心处保持不变,从靠近中心处向出口端内径逐渐增大;所述变径内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螺旋状导料板;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管道与变径内筒的内腔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变径内筒内同轴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第一转轴为中空结构;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支管与第一转轴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转轴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若干个搅拌叶。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之间固定连接。
[0010]另一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下方的安装座上,且其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固接。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支管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辊筒的入口端固接有一圈环形挡料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对应数量的与所述外齿圈相啮合的齿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辊筒放置于若干组托辊上,托辊转动安装在下方的托辊支架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辊筒的外壁安装有缓冲圈;所述缓冲圈与所述托辊贴合。
[0016]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物料从辊筒的入口端进入,辊筒转动带动物料进入到螺旋状导料板形成的槽内,并在变径内筒的作用下改变运动方向,使得物料之间的摩擦增大,物料与水蒸气的接触时间延长,接触面积增大,有效提高成球率。部分水蒸气通过第一转轴上的通孔进入到变径内筒的内腔中,使水蒸气呈辐射状喷射,能够进一步增大水蒸气与物料的混合效果和混合效率,提高成球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B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辊筒;2、变径内筒;3、螺旋状导料板;4、蒸汽发生器;5、管道;6、支管;7、第一转轴;8、通孔;9、搅拌叶;10、外齿圈;11、第二电机;12、第二转轴;13、齿轮;14、托辊;15、托辊支架;16、缓冲圈;17、支架;18、第一电机;19、安装座;20、环形挡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

2所示,一种提高成球率的农作物长效专用肥造粒系统,包括两端开口的辊筒1和蒸汽发生器4;辊筒1的外壁固接有若干个外齿圈10;辊筒1的下方安装有用于驱动外齿圈10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辊筒1的内壁固接有变径内筒2,变径内筒2的内径从入口端向内逐渐减小,靠近中心处保持不变,从靠近中心处向出口端内径逐渐增大;变径内筒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螺旋状导料板3;蒸汽发生器4通过管道5与变径内筒2的内腔连通。
[0026]上述提高成球率的农作物长效专用肥造粒系统,物料从辊筒1的入口端进入,辊筒1转动带动物料进入到螺旋状导料板3形成的槽内,并在变径内筒2的作用下改变运动方向,使得物料之间的摩擦增大,物料与水蒸气的接触时间延长,接触面积增大,有效提高成球率。
[0027]具体的,变径内筒2内同轴安装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的两端安装在支架17上;第一转轴7为中空结构;蒸汽发生器4通过支管6与第一转轴7的内腔连通;第一转轴7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8。部分水蒸气通过第一转轴7上的通孔8进入到变径内筒2的内腔中,使水蒸气呈辐射状喷射,能够进一步增大水蒸气与物料的混合效果和混合效率,提高成球率。
[0028]具体的,第一转轴7上安装有若干个搅拌叶9。辊筒1转动,使得辊筒1与搅拌叶9相对转动,搅拌叶9可以对物料进行搅拌,有助于使得物料和水蒸气混合均匀。
[0029]具体的,第一转轴7与支架17之间固定连接。
[0030]具体的,辊筒1的入口端固接有一圈环形挡料板20。环形挡料板20可以防止物料从入料口溢出。
[0031]具体的,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二转轴12;第二转轴12上安装有对应数量的与外齿圈10相啮合的齿轮13。
[0032]具体的,辊筒1放置于若干组托辊14上,托辊14转动安装在下方的托辊支架15上。
[0033]具体的,辊筒1的外壁安装有缓冲圈16;缓冲圈16与托辊14贴合。
[0034]实施例2
[0035]如图3

4所示,一种提高成球率的农作物长效专用肥造粒系统,相比于实施例1,只是将第一转轴7与支架17之间连接方式由固定连接改成转动连接,并具体限定了第一转轴7的驱动结构,以及限定了支管6与第一转轴7之间采用转动连接,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均相同。
[0036]具体的,第一转轴7与支架17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电机18固定安装在下方的安装座19上,且其输出轴与第一转轴7固接。通过控制第一电机18和第二电机11,使得辊筒1和第一转轴7的转动方向相反,能够有效提高搅拌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0037]具体的,支管6通过轴承与第一转轴7转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成球率的农作物长效专用肥造粒系统,包括两端开口的辊筒(1)和蒸汽发生器(4);所述辊筒(1)的外壁固接有若干个外齿圈(10);辊筒(1)的下方安装有用于驱动外齿圈(10)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1)的内壁固接有变径内筒(2),所述变径内筒(2)的内径从入口端向内逐渐减小,靠近中心处保持不变,从靠近中心处向出口端内径逐渐增大;所述变径内筒(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螺旋状导料板(3);所述蒸汽发生器(4)通过管道(5)与变径内筒(2)的内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成球率的农作物长效专用肥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内筒(2)内同轴安装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的两端安装在支架(17)上;所述第一转轴(7)为中空结构;所述蒸汽发生器(4)通过支管(6)与第一转轴(7)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转轴(7)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成球率的农作物长效专用肥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7)上安装有若干个搅拌叶(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成球率的农作物长效专用肥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7)与所述支架(17)之间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成球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章福张小卓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家乐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