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检测双极板气密性的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72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检测双极板气密性的生产线,包括:上料部、气密性检测部、下料部沿进料方向依次设置;上料部包括第一信号检测组件、上料盒和上料机械手;气密性检测部,用于检测双极板的气密性;下料部包括下料机械手、传送带和第二信号检测组件;控制器,第一信号检测组件、第二信号检测组件、上料机械手、下料机械手和传送带均与控制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信号检测组件使得上料机械手和上料装置同一时间内仅一个工作,避免工作人员或上料装置和上料机械手发生撞击或触碰所造成人员或财产损害;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信号检测组件能够使得双极板在接触传送带时传送带工作。送带时传送带工作。送带时传送带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检测双极板气密性的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的检测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检测双极板气密性的生产线的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常用的双极板气密检测设备大多只是通过手动上下料或者采用传送带的方式实现上料,或者完全用压降法测试双极板的气密性;但是由于手动或传送带设置的缓慢移动,无法保证快速的测试效率;另外对于进料装置和气密性检测部之间的节拍设置也未能全面考虑,导致无法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同样导致对双极板的保护不佳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现有进料装置也未设置传感器组件,因此进料时也易于产生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检测双极板气密性的生产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双极板保护不佳的情况以及解决进料装置和测试装置之间的配合不协调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检测双极板气密性的生产线,包括:
[0005]上料部、气密性检测部、下料部沿进料方向依次设置;
[0006]所述上料部包括第一信号检测组件、上料盒和上料机械手;所述第一信号检测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上料盒的进料侧发送上料信号的第一检测单元以及位于所述上料盒的出料侧发送下料信号的第二检测单元,所述上料机械手设于所述上料盒与所述气密性检测部之间;
[0007]所述气密性检测部,用于检测双极板的气密性;
[0008]所述下料部包括下料机械手、传送带和第二信号检测组件;所述下料机械手设置于所述传送带和所述气密性检测部之间;所述第二信号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侧发送信号的第三检测单元;
[0009]控制器,所述第一信号检测组件、所述第二信号检测组件、所述上料机械手、所述下料机械手和所述传送带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且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检测组件所发检测信号控制所述上料机械手动作,根据所述第二信号检测组件所发检测信号控制所述传送带和所述下料机械手动作。
[0010]优选地:所述上料部、所述气密性检测部和所述下料部均置于一保护壳体中。
[0011]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械手和所述下料机械手均设有吸附所述双极板用的吸盘。
[0012]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械手和所述下料机械手均设有检测是否接触所述双极板的位置检测器。
[0013]优选地:所述气密性检测部包括检测模具,所述检测模具上设有压差检漏仪以及
流量计;所述检测模具包括上压模块以及下压模块,所述上压模块和所述下压模块合模时形成容置所述双极板的检测腔。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侧发送信号的第四检测单元。
[0015]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全自动检测双极板气密性的生产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第一信号检测组件能够使得上料盒的进料侧进料时上料机械手停止,并能够使得上料盒的出料侧出料时工作人员或上料装置不会进行上料,避免工作人员或上料装置和上料机械手发生撞击或触碰所造成人员或财产损害;另外,本技术通过第二信号检测组件能够使得双极板在接触传送带时,下料机械手停止,传送带开始运输双极板,有效增加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显示为本技术一种全自动检测双极板气密性的生产线的示意图。
[0018]元件标号说明
[0019]1上料部
[0020]11第一信号检测组件
[0021]111第一检测单元
[0022]112第二检测单元
[0023]12上料盒
[0024]13上料机械手
[0025]2气密性检测部
[0026]21检测模具
[0027]211压差检漏仪
[0028]212流量计
[0029]3下料部
[0030]31下料机械手
[0031]32传送带
[0032]33第二信号检测组件
[0033]331第三检测单元
[0034]332第四检测单元
[0035]4保护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7]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
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8]双极板(又称隔板)的功能是提供气体流道,防止燃料电池气室中的氢气与氧气串通,并在串联的阴阳两极之间建立电流通路。在保持一定机械强度和良好阻气作用的前提下,双极板的厚度应尽可能地薄,以减少对电流和热的传导阻力。
[0039]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检测双极板气密性的生产线,包括:
[0040]上料部1、气密性检测部2、下料部3沿进料方向依次设置;
[0041]上料部1包括第一信号检测组件11、上料盒12和上料机械手13;第一信号检测组件11包括位于上料盒12的进料侧发送上料信号的第一检测单元111以及位于上料盒12的出料侧发送下料信号的第二检测单元112,上料机械手13设于上料盒12与气密性检测部2之间;
[0042]气密性检测部2,用于检测双极板的气密性;
[0043]下料部3包括下料机械手31、传送带32和第二信号检测组件33;下料机械手31设置于传送带32和气密性检测部33之间;第二信号检测组件33包括设置于传送带32的进料端侧发送信号的第三检测单元331;
[0044]控制器,第一信号检测组件11、第二信号检测组件33、上料机械手13、下料机械手31和传送带32均与控制器相连,且控制器根据第一信号检测组件11所发检测信号控制上料机械手13动作,根据第二信号检测组件33所发检测信号控制传送带32和下料机械手31动作。
[0045]本技术的原理在于:
[0046]先人工或通过上料装置在上料盒12处进料(将双极限板置于上料盒12内),再通过上料机械手13将上料盒12内的双极板出料后上料至气密性检测部2处。并且,在上料盒12处进料时,人或者上料装置均会使第一信号检测组件11触发,触发时通过控制器可使得上料机械手13保持停止,从而避免对上料处的人或上料装置造成损伤。而当上料机械手13对置于上料盒12内双极板下料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检测双极板气密性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部、气密性检测部、下料部沿进料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上料部包括第一信号检测组件、上料盒和上料机械手;所述第一信号检测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上料盒的进料侧发送上料信号的第一检测单元以及位于所述上料盒的出料侧发送下料信号的第二检测单元,所述上料机械手设于所述上料盒与所述气密性检测部之间;所述气密性检测部,用于检测双极板的气密性;所述下料部包括下料机械手、传送带和第二信号检测组件;所述下料机械手设置于所述传送带和所述气密性检测部之间;所述第二信号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侧发送信号的第三检测单元;控制器,所述第一信号检测组件、所述第二信号检测组件、所述上料机械手、所述下料机械手和所述传送带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且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检测组件所发检测信号控制所述上料机械手动作,根据所述第二信号检测组件所发检测信号控制所述传送带和所述下料机械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文俊张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韵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