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671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刺装置,包括穿刺注射器,穿刺注射器包括筒体和活塞杆,穿刺注射器还包括操作部,操作部沿筒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操作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位于筒体的外侧,第二端部与活塞杆连接,用于操作者通过操作部推动活塞杆沿长度方向运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操作部,操作者能够使用四指将穿刺装置固定,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针头移位和针头晃动的问题,确保穿刺装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使用拇指推动操作部带动活塞杆运动,在保证穿刺装置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抽吸或者注射,能够避免出现穿刺的偏差或注射错位等问题,提高手术的便利性和稳定性,给患者带来更安全的手术过程,整个穿刺装置结构合理、便于使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穿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穿刺装置或者注射器在使用时,都需要单手进行操作,在单手操作过程中会导致针头移位和针头晃动的问题,进而出现穿刺的偏差或注射错位等问题。
[0003]例如,在鼓膜穿刺抽吸鼓室积液和鼓膜注射给药的过程中,由操作人员使用注射器将针头刺入鼓膜进入鼓室内,抽取鼓室积液。但在实际的穿刺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一只手固定耳廓,调整耳镜位置,以便观察鼓膜,另一只手操作注射器进行鼓膜穿刺。但是在单手将注射器针头插入鼓膜后,在吸取或者注射药物时,往往需要另一只手或者护士辅助才能实现注射器活塞向外拔出或向内挤压以达到抽吸或注射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操作人员就无法窥视鼓膜,在盲操作的过程中可能导致针头移位甚至脱出,造成多余伤口,引起鼓膜撕裂,严重时甚至会误伤鼓室内重要结构。同时,如果采用护士辅助的双人操作方式,常常会引起穿刺针摇晃不定,使鼓膜穿刺孔变大,从而造成较大的穿刺创伤、鼓膜难以愈合。如需注射药物,就需进行第二次穿刺,则可能会导致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装置,包括穿刺注射器,所述穿刺注射器包括筒体和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注射器还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操作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筒体的外侧,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活塞杆连接,用于操作者通过所述操作部推动所述活塞杆沿所述长度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靠近所述筒体的侧面与所述筒体的外表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设有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上设有纹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设有凸起和纹路,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纹路位于所述凸起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玥彭一凡陈梦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路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