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T或核磁共振穿刺所用定位及引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CT或核磁共振穿刺所用定位及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穿刺装置在外科医疗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在诊疗过程中,会配合使用CT和核磁共振,在CT和核磁共振在诊疗时,在进行周密的治疗计划后,通常需要对病灶区域进行穿刺,取得病变组织。
[0003]但是在现有穿刺过程中,通常需要医生手动持针进行穿刺工作,对医生的手部稳定性和穿刺深度控制准确性有极高的要求,其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对于新手医生来说,往往很难达到穿刺过程中持针的稳定性,导致固定效果差,且不能精确控制穿刺深度,影响穿刺效果,无法有效起到积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T或核磁共振穿刺所用定位及引导装置,具备保证穿刺过程的稳定性,和对穿刺深度控制的准确性的有效,且该设备适配不同型号穿刺针的使用,有效提高该装置的使用范围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T或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或核磁共振穿刺所用定位及引导装置,包括驱针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针器(1)包括用于导向的定位底座(11),定位底座(11)顶部活动连接有驱动丝杆(12),定位底座(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槽(13),驱动丝杆(12)和限位滑槽(13)的外部活动连接有上推块(14),上推块(14)和驱动丝杆(12)螺纹连接,上推块(1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槽(13),限位滑块(15)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13)的内部,上推块(14)的外部卡接有上套位块(16),上推块(14)的顶部转动连接限位转杆(17),限位转杆(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叉杆(18),定位底座(11)和上推块(14)之间设置有穿刺针(2),穿刺针(2)的顶部插接有引流管(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或核磁共振穿刺所用定位及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座(1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角度齿轮(111),定位底座(11)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112),限位槽(112)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113),定位底座(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套管(114),定位套管(114)的外部设置有与限位槽(112)适配的定位块(115),定位块(115)和定位套管(114)之间设置有限位弹簧(1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或核磁共振穿刺所用定位及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管(114)可在定位底座(11)内部开设的限位槽(112)内部滑动,且当定位套管(114)在定位底座(11)内部位置固定定位块(115)卡接在定位孔(113)的内部,且穿刺针(2)活动连接在定位套管(114)的内部,定位套管(114)内孔径与穿刺针(2)的针管外径适配,且定位套管(114)设置有若干组,使定位套管(114)的内孔径与不同型号的穿刺针(2)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或核磁共振穿刺所用定位及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位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