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成型的保温车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67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成型的保温车厢板。复合结构由上到下依次为:增强层、粘结层、保温芯层、粘结层、增强层,增强层是热塑性单向带,由聚丙烯与长玻纤多层叠加而成,叠加方式为90度垂直叠加或水平45度米字结构叠加。增强层采用热塑性单向带,即为浸过聚丙烯的均为同一个方向的长玻纤,与传统增强层不同,可以进行热成型加工,造型,以及个性化,成90度或45度叠加,使用板材横纵向强度达到均衡,车厢板重量轻、强度高,冲击韧性好,可以进行热成型加工,造型,以及个性化。以及个性化。以及个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成型的保温车厢板


[0001]本技术涉及车厢板
,具体涉及一种可成型的保温车厢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冷藏运输车、医疗车、房车、通信车、大型集装箱运输车等车厢提出更高要求,除了保温功能外,环保健康、便于安装、轻质高强、节能减排等特性都是必然发展趋势。目前,传统的车厢板采用增强层是玻璃钢板或者金属板,芯层是保温材料,通过胶水粘接。
[0003]存在如下不足:
[0004]1、涉及造型、开槽、拼接等要求时,就要对车厢板进行再加工、再组装,造成密封效果差、保温性能下降,而且加工复杂,耗时费力,成本高。
[0005]2、使用大量胶水,产生大量甲醛等有害物质,气味大,造成健康问题。
[0006]3、玻璃钢类车厢板,由于是热固性材料,无法回收再加工,对环境、可持续发展不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产品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可成型的保温车厢板,不仅解决气味、VOC问题,而且可成型、回收再利用,具体,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000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成型保温车厢板,复合结构由上到下依次为:增强层、粘结层、保温芯层、粘结层、增强层,增强层是热塑性单向带,由聚丙烯与长玻纤多层叠加而成,叠加方式为90度垂直叠加或水平45度米字结构叠加。增强层采用热塑性单向带,即为浸过聚丙烯的均为同一个方向的长玻纤,与传统增强层不同,可以进行热成型加工,造型,以及个性化,成90度或45度叠加,使用板材横纵向强度达到均衡。
[000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技术所述的粘结层是改性聚乙烯胶膜,通过马来酸酐、活性炭改性,活性炭目数在100

200目。除了粘接保温芯层,还能降低气味。
[001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技术所述的粘结层改性聚乙烯胶膜是微孔发泡聚乙烯,泡孔直径在0.1

0.5mm,厚度在1

3mm,能增加表面微孔与聚氨酯泡沫的表面泡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强与聚氨酯泡沫芯层的粘结力。
[001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技术所述的保温芯层是聚氨酯泡沫,密度在 50

110kg/m3,聚氨酯发泡A料中含有5%

20%环氧树脂、40

60%可再生聚醚。前者能够利用聚氨酯发泡产生的热量反应固化,提高聚氨酯泡沫的强度;后者可再生聚醚是一种聚氨酯泡沫通过化学回收方式得到回收聚醚,含有一定量的胺类残留物可作为前者的固化剂。
[0012]作为进一步改进,本技术将车厢板结构由上到下依次的增强层、粘结层、保温芯层、粘结层、增强层通过高压复合机在50

100Mpa压力和200

230℃温度下滚压复合而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车厢板重量轻、强度高,冲击韧性好。
[0015]2、车厢板可以进行热成型加工,造型,以及个性化。
[0016]3、生产过程不使用胶水,甲醛等有害物质释放量远低于传统车厢板,而且可回收再加工,环境友好。
[0017]4、本技术粘结层的改性聚乙烯胶膜是微孔发泡聚乙烯,泡孔直径在 0.1

0.5mm,厚度在1

3mm,能增加表面微孔与聚氨酯泡沫的表面泡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强与聚氨酯泡沫芯层的粘结力。
[0018]5、本技术粘结层是改性聚乙烯胶膜,通过马来酸酐、活性炭改性,活性炭目数在100

200目,除了粘接保温芯层,还能降低气味。
[0019]6、本技术的增强层选用热塑性单向带,由聚丙烯与长玻纤多层叠加而成,叠加方式为90度垂直叠加或水平45度米字结构叠加,与传统增强层不同,可以进行热成型加工,造型,以及个性化,成90度或45度叠加,使用板材横纵向强度达到均衡。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车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热塑性单向带之间叠加角度为0度、30度和90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增强层;2

粘结层;3

保温芯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可成型保温车厢板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成型保温车厢板,图1是本技术车厢板的结构示意图;复合结构由上到下依次为:增强层1、粘结层2、保温芯层3、粘结层2、增强层1,增强层1是热塑性单向带,由聚丙烯与长玻纤多层叠加而成,叠加方式为90度垂直叠加或水平45度米字结构叠加。粘结层2是改性聚乙烯胶膜,通过马来酸酐、活性炭改性,活性炭目数在100

200目,保温芯层3是聚氨酯泡沫,密度在50

110kg/m3,聚氨酯发泡A料中含有5%

20%环氧树脂、40

60%可再生聚醚。
[0025]实施例1
[0026]本技术公开一种可成型保温车厢板。不同类型的增强层1对车厢板的强度与韧性进行试验。
[0027]增强层1一:热塑性单向带,由聚丙烯与长玻纤组成,克重1800g/m2。
[0028]增强层1二:CMT(短切玻纤预浸料),由聚丙烯与短切玻纤组成,克重 1800g/m2。
[0029]增强层1三:玻璃钢,由环氧树脂与长玻纤组成,克重1800g/m2。
[0030]此外,粘结层2是活性炭150目数的改性PE胶膜,芯层是80密度的聚氨酯泡沫,然后将车厢板按增强层1、粘结层2、保温芯层3、粘结层2、增强层1 通过高压复合机在一定50Mpa压力和220℃下滚压复合而成,分别得到单向带车厢板、CMT车厢板、玻璃钢车厢板,并对这三种板材作弯曲强度与落球冲击试验,来考察车厢板的强度与韧性,结果如下:
[0031]表1
[0032]车厢板种类弯曲模量冲击表观情况单向带车厢板2500Mpa表面凹陷,未破裂
CMT车厢板1540Mpa表面凹陷,破裂玻璃钢车厢板2380Mpa碎裂
[0033]从表一可以看到单向单车厢板的强度与玻璃钢车厢板相比,强度稍微好一些,但韧性玻璃钢车厢板太差,直接碎裂。综合评价,同样重量下,增强层1 为热塑性单向带的强度与韧性最佳。
[0034]实施例2
[0035]本技术公开一种可成型保温车厢板。增强层1热塑性单向带为多层叠加可来调控板材的强度,不同叠加角度对车厢板横纵向强度的对比,图2是本技术热塑性单向带之间叠加角度为0度、30度和90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6]增强层1为热塑性单向带,克重1200g/m2;粘结层2是活性炭120目数的改性PE胶膜,芯层是70密度的聚氨酯泡沫,然后将车厢板按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成型的保温车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车厢板的复合结构由上到下依次为:增强层(1)、粘结层(2)、保温芯层(3)、粘结层(2)、增强层(1),所述的增强层(1)是热塑性单向带,由聚丙烯与长玻纤多层叠加而成,叠加方式为90度垂直叠加或水平45度米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培林卢成勇段鹏飞方腾飞刘国旺楼娣朱博炘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